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满江红》优秀课件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满江红2020/12/28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四首词。2、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品味、赏析词的语言内涵。3、掌握典故在词中的运用,并灵活运用。4、把握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爱国思想。学习目标范仲淹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发的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感动了历代的文人墨客,除了文学家这一身份为人称道外,范仲淹还是一名武将,他曾驻守边塞多年,今天我们就通过《渔家傲·秋思》这首词来领略一下他的边塞情怀。导入新课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人。他幼年丧父,生活贫苦,但刻苦读书,年少有志,26岁中进士。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范仲淹的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有《范文正公集》传世。作者简介北宋仁宗即位后,国家逐渐形成积弱积贫之势,表面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宋朝从建立之后,就采取了重内轻外的政策,对内加紧控制,把禁军分驻全国各地,而在边疆上长期放松戒备,武备松弛。宝元元年(1038)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讨伐,但事起仓促,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以致每战辄败。在这种情况下,范仲淹移知延州,可以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到任后,他一方面加紧军队训练,一方面在延州周围构筑防御工事,始终居于守势,不敢轻易出击,延州局势在暂时稳定下来,但就整个形势来说,延州仍处于孤立状态,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写作背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角连声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zhàngzhuóyānlèqiāngmèi读准字音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角连声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他们须发都变白了,流下了伤心的眼泪。疏通文意这首词分为上下阕,写的内容各是什么?上阕:写景,展现了一幅荒凉凄清的边塞秋季风光图。下阕:抒情,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思乡之情,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情怀。整体把握上阕的景物紧扣哪一个字描写?异寒、异声、异势。合作探究“异”。异在何处呢?上阕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描绘了哪几幅画面?渲染了战地苍凉萧瑟的气氛。描绘了衡阳雁去、边声四起、落日中孤城紧闭的画面。合作探究此景会让人产生什么样的感觉?悲凉、孤寂、思乡。合作探究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并谈一谈在词中的作用。画面:在崇山峻岭之中,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作用:描写出边塞地区孤寂荒凉之景,也暗示出宋朝军队不利的军事形势。合作探究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前句表达思乡之情,后句运用了《后汉书》中窦宪的典故表达报国之情。揭示了将士们矛盾的心理,委婉含蓄地抒发了戍边将士们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壮志难酬的爱国之情。合作探究“浊酒”还表明了什么?表明边塞生活的艰苦。合作探究“羌管悠悠霜满地”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营造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氛围,衬托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合作探究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说说“羌管悠悠”的妙处。“悠悠”运用叠音词,写出了羌管之音的悠扬、哀伤,更能衬托守边将士的思乡情结。合作探究从文中找出“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原因?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合作探究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面对浊酒一杯,映着将军花白的头发和士兵的眼泪。表现了将士壮志难酬,怀念故乡的心情。合作探究主旨这首词表现了守边将士的英雄气概和思乡之情,也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合作探究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何特点?(1)写景、抒情、用典结合(2)意境开阔、情调悲壮合作探究这首词词寥寥几十字,词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了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在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思乡之愁,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悲壮情怀,慷慨而又惆怅的情绪。整首词不失为一篇抵御外辱、报国立功的爱国诗篇。这首词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大手笔。从词史上说,这首词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对苏轼、辛弃疾等也有影响。课堂小结写景抒情板书设计思家忧国渔家傲·秋思衡阳雁去——萧索边声角起——悲凉孤城紧闭——荒僻家万里——思乡霜满地——秋凉白发、泪——悲壮积累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2)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四首》拓展延伸1、按要求填空。(1)《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渔家傲·秋思》中从虚写的角度,突出战争持久,将士背井离乡远征边塞的痛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检测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用近乎白描的方式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笛瑟悲凉的边塞风光图。B.“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一到秋天,衡阳的大雁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生动表现了征人的内心感受。C.“将军白发征夫泪”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爱国热情,浓重相思兼而有之,构成将军、征夫复杂矛盾的情绪。D.这首词将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新身经历的场景,读来真实感人。B课堂检测苏轼苏轼一生坎坷,颇多磨难,乌台诗案后先贬谪黄州,他写了《记承天寺夜游》《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等名作,后转任密州,也创作了许多诗词。在他创作的众多的豪放词中,他唯独对《密州出猎》颇为自得,其中他在给自己的好友鲜于子俊的书信中曾这样说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首让苏轼颇为自得的豪放词。导入新课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眉州眉山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词风豪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但细数《东坡乐府》,340多首传世之作中,真正称得上“豪放”的也不过十分之一。作者简介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苏轼任密州知州时刚四十岁。他是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这首词是次年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曾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苏东坡是北宋词坛的大革新家,他作词时,正当柳词风靡一时之际,他有志于改变“花间”以来柔媚的词风。他因自己的词有别于“柳七郎风味”而颇为得意。写作背景“江城子”,词牌名。密州,今山东诸城。出猎,外出打猎。题目交代了词作的主要内容及写作缘起。题目解说擎(qíng)貂(diāo)裘(qiú)冈(gāng)鬓(bìn)酣(hān)妨(fáng)遣(qiǎn)字音字形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停顿节奏疏通文意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老夫我暂且发一发少年的狂劲,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随从将士们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酒酣之后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两鬓稍白,又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我呢?我也能拉开雕弓圆如满月,随时警惕地注视着西北方,勇敢地将利箭射向入侵之敌。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熟读成诵,思考:应以怎样的语调和气势读这首词?高亢昂扬的语调,豪迈奔放的气势。整体把握上阕:太守出猎图。下阕:太守杀敌图。整体把握分别给词的上阕、下阕起个小标题。这首词作中哪一个字总括了全词?“狂”。合作探究作者“狂”在哪些方面?(1)狂在外表(狂形),如牵黄擎苍、锦帽貂裘;(2)狂在动作(狂举),如卷平冈、亲射虎、挽雕弓、射天狼;(3)狂在神态(狂态),如酒酣、胸胆开张;(4)狂在壮志(狂志),如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都体现为国御敌、报效国家的志向。合作探究“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狂”统领全篇,是全词的核心,抒写了词人胸中的雄健豪放之气。合作探究“左牵黄,右擎苍”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借代、对偶。合作探究找出描写出猎队伍的句子,出猎队伍有什么特点?“千骑卷平冈。”特点:威武雄壮,场面浩大。合作探究古人用词往往一字传神,说说“千骑卷平冈”的“卷”字妙在何处。“卷”字生动地写出了狩猎人数之多,速度之快,描绘了出猎的壮观情景,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合作探究下阕哪句话是紧承上阕而写的?理由是什么?“酒酣胸胆尚开张。”此句话紧承上阕“亲射虎,看孙郎”而写,依然体现了作者心胸开阔,豪情万丈的情怀。“鬓微霜,又何妨”便是很好注解。合作探究“鬓微霜,又何妨”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言外之意是说:我即使年事已高,又有什么关系呢?表达了作者不服老的心境。合作探究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好经历了由杭州通判被贬官为密州太守的人生转折。当英雄老去,建功立业还只是一种向往的时候,这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既有壮志难酬的无奈,但更多流露的是渴望建功立业的紧迫感。合作探究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合作探究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他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的形象。上阕好一幅威武的群雄出猎图,勾画出一个具有少年狂气的人物形象:太守出猎而报知百姓跟随去看,其狂一也;出猎而“倾城”,其狂二也;猎必射虎,其狂三也;自比孙郎,其狂四也。下阕,好一个豪放不羁的英雄,好一腔豪情洋溢的壮志:“鬓微霜,又何妨”,此豪一也;“持节云中”,此豪二也;“会挽雕弓”,此豪三也;“西北望,射天狼”,此豪四也。合作探究“亲射虎
本文标题:《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满江红》优秀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387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