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对如何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林区落地生根的几点思考
如何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林区落地生根的几点思考近期,参加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第二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轮训班,结合赴云南、福建、北京等地考察调研和满归、金河等地调研,对如何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林区落地生根有了几点思考。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等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断。xx国有林区是我国五大重点国有林区之一,地跨xx市、xx盟xx个旗市,林业生态功能区总面积xx万平方公里,森林面积xx万平方公里,活立木蓄积xx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xx%,是我国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区。其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着xx大草原和东北粮食主产区的生态安全,被誉为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改革发展任务,林区要乘党的十九大东风,谋生态建设、转型发展、民生改善新路,切实肩负起建设亮丽xx的历史责任。一、牢记职责定位,全力推进生态保护建设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林区要坚决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发挥生态功能、维护生态安全、提供生态服务。一是切实增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大生态资源观,将生态功能区的各类自然资源纳入保护范围。严格落实林地管理和林地征占用定额制度,建立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推广林地“一张图”成果应用。做好编制《xx重点国有林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各项准备工作。严格落实湿地红线制度,做好湿地分级准备工作,科学修复退化湿地,建立湿地保护修复、征占用审批、监测评估等制度。从促进林区生态系统整体健康稳定的高度,对生物链条实行整体全面保护,进一步健全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机构,建立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档案和数据库,高度重视对水生生物、昆虫、候鸟等关键链条要素的保护,明确重点保护物种和区域,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保护救助等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大对非法侵占林地、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大力推广无人机监测、卫片判读等技术手段应用,及时准确查处资源林政案件。二是全面做好生态效益监测和资源调查工作。在成立林业局级森林资源监测站的基础上,设立监测点,构建起三级森林资源监测网络体系。组织完成好泥炭沼泽碳库调查、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和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等其他资源调查任务。三是健全森林管护管理体制,探索“全员大管护”管理模式,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四级管护网络责任体系,确保管理责任百分之百落实到山头地块、单位人头,管护成效与各级管护机构、人员的收益挂钩。创新保护模式,探索在林农交错、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矛盾比较突出的区域,大力发展沙棘、蓝莓、榛子等经济林果的种植,转变林农的致富观念,引导当地群众依靠经济林培育和发展林下经济实现就业增收,缓解林农、林牧矛盾,巩固林缘红线。努力争取国家管护用房建设投资,在重点区域、交通节点高标准规划、高起点改扩建一批集执法检查、森林管护、旅游休憩、文化宣传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森林管护站,提升林业执法水平和管护能力,发挥管护站点在宣传林业生态知识、发展旅游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效能;加强管护站队伍建设,提高管护人员业务技能和综合能力。四是科学开展森林经营。保质保量完成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任务,编制完成林业局级《森林经营方案》。全力争取国家增加森林抚育、人工造林、补植补造资金投入,科学分配森林经营任务。五是提高森林灾害防控能力。按照“一个实现,两个确保”的总体要求和“投重兵、打小火、当日火、当日灭”的扑火理念,力争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和损失“双下降”,实现由“人防”向“技防”的转变。六是加强林业科技和信息化建设。通过引进视频监控、北斗导航、自动传感、无人机巡护监测等先进技术,提升资源管理、生态监测、林火监测扑救、森林调查、湿地和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的能力水平。积极推广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加快传统林业向智慧林业、现代林业转变。七是全面加强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推动一批重点保护区和公园提档晋级。认真研究北部原始林区泰加林自然遗产申遗工作,保护好国内唯一的泛北极、北极高山、西伯利亚等生物区系的珍稀物种和生物基因库,探索林区重点区域保护建设新模式。二、立足优势资源,全力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产业不仅是富民兴林的需要,更是巩固改革成果、保证地区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符合改革要求,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林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具有独特优势。一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林区转型发展就是让绿水青山、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打造林区特色的“美丽经济”。经过多年连续开发建设,已建成总面积177.3万公顷的9家国家级森林公园,8家国家级湿地公园,11家自然保护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3个、3A级旅游景区2个、2A级旅游景区2个,基本形成覆盖全域分布合理的景区景点布局。今年,承办了金秋赏山节、自驾车国际露营大会等中国旅游协会设立的重大活动,提升了xx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旅游发展大会提出: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实施“旅游+”战略,实现旅游从局部工作向全局工作的转变,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这为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林区将深入发掘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按照“旅游+”的新思路,探索形成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特色种养殖、+北药种植、+矿泉水等综合产业集群,推动形成旅游经济新发展。二是支持发展家庭经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停伐之后,原木材生产战线1.65万名职工面临转岗分流,富余职工就业安置压力巨大。尽管国有林管理局已经通过扩充生态保护建设队伍暂时分流安置了部分人员,但解决长期就业、持续增收仍然存在一定困难。支持发展家庭经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缓解富余职工安置压力,实现职工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为此,国有林管理局积极适应改革发展新要求,从原来的直接兴办产业转变为加强管理扶持引导职工自主创业为主。在组织服务上,推动建立各类技术服务与互助合作组织,实现林下经济户由“松散型”向“联合型”转变;充分发挥产业协会、服务站和示范基地作用,为职工发展林下经济提供生产、销售、物流等信息服务指导和实训场地;在科技支撑上,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沟通协作,解决转型发展中的关键技术性问题;在产、学、研、用上,搭建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和林下经济户之间的合作平台,努力形成健全的科技开发与服务机制;在科技成果转化上,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宜林区的新品种、新技术,建立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体系;在政策资金上,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各项富民产业政策,努力在利息补贴、财政和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小额担保贷款、绿色发展基金等,解决职工创业创新的资金难题:多措并举扶持职工发展家庭经济、林下经济。三是准确把握转型发展的新体制、新模式,推进森林资源有偿使用试点。森林资源有偿使用是国家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xx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有林管理局没有处置权和收益权。随着国有林区改革深入推进,国有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正在形成和完善,以林权证范围内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为基础,探索森林景观、林下资源和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参股合作等成为可能。目前,以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体的景区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工作积极推进进展顺利,有偿使用景区资源,自主开展旅游服务,实现了旅游景区资源经营与管理管办分开。随着国家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形成和实施,提高森林资源资产收益,实现以林养林是国有林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三、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推进民生持续改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长期以来,受地理位置、管理体制、经济结构影响,林区民生水平持续低于自治区平均水平。以职工工资为例,2016年林区在岗职工人年均工资45550元,相当于自治区地平工资的73.48%,是xx市的77.98%。2014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xx阿尔山林业局时指出:林区是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忘了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林业工人;林区的政策会越来越好,林区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对林区职工的殷切关怀,我们要更加注重和改善民生。一是持续提高职工工资。林区职工工资与属地政府事业单位差距较大,同时由于长期实行企业工资,各单位之间职工平均工资不均衡的现象普遍存在。目前,林区职工工资主要来源是国家天保工程森林管护资金。增加职工工资的主要渠道就是要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投入,提高国有林区森林管护费标准,增加工资总额。同时要按照按照“提低、扩中、限高”的原则,理顺各单位间、各层级间的基本工资标准,工资增长幅度向基层一线倾斜,向水平低的单位倾斜,形成结构合理体现公平的工资分配结构。二是千方百计增加职工工资外收入。国家政策性投入是保障职工基本生活——“因养林而养人”,要想实现增收致富达小康,就必须努力增加职工工资外收入。国有林管理局正在研究制定林下资源采集利用、促进家庭经济发展、引导参与旅游服务等多项鼓励支持政策,多渠道促进职工群众提高收入。林区资源丰富,职工自发的家庭经济、林下经济内容丰富前景广阔。黑木耳、蘑菇、蓝莓、榛子等采集销售一直以来就是林区职工季节性增收的重要渠道。随着旅游产业发展,树皮画、木珠制品、根雕等手工艺品的种类不断丰富,销量逐年增加,成为林区职工创收致富的新途径。只要是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前提下,科学制定合理的管理办法,有序引导职工在完成好正常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林果采集业、手工业、服务业,职工增收致富大有可为。与此同时,积极做好技术培训服务,支持职工发挥特长,提高技能拓宽致富门路;依托林业党干校、职工培训中心和就业基地,深化与东北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xx农业大学和扎兰屯职业技术学院的培训合作,探索建立内外结合、系统高效、多层次的职工培训体系,提升职工群众劳动生产技能,促进林区转型、职工创业。三是持续实施好重大民生工程。全面完成棚改工程。xx国有林区2009年正式启动棚户区改造政策以来,截止2016年底,自治区累计下达林区棚改计划170851户。目前已完成了绝大部分工程,林区职工住房条件整体改善,城镇面貌焕然一新。下一步将继续做好在建工程的施工和分配,完成工程收尾工作。持续开展深山远山搬迁。深山远山林区职工搬迁是国有林区改革政策支持体系的重要内容,具有巨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结合棚户区改造工程已完成2.8万户。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自治区党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结合林区《十三五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重点推进做好满归至漠河铁路建设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建成满归至漠河铁路,形成根河-满归-漠河-加格达奇-阿里河-根河环线,打造林区铁路外联内通新格局。与属地政府共同对林业中心城镇和中心林场的给排水、供热、垃圾处理、防洪堤坝、文体娱乐、通讯电力、卫生医疗、宽带网络等进行统一规划,整合政策、项目争取渠道,推进一体化建设,持续改善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四、全面从严治党,全力提升党的建设水平按照党的十九大“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要求,林区各级党组织要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向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林区改革发展提供政治组织保障。一是抓思想。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自信”,补足精神之钙,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驾驭和领导改革发展的能力。二是抓制度。建立健全党委会、书记办公会、局长办公会等基本决策机制,研究部署工作,决策重大事项。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坚持民主生
本文标题:对如何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林区落地生根的几点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462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