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CN109809974A】苯乙酮类衍生物芳环溴代的合成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21)申请号201910048412.5(22)申请日2019.01.18(71)申请人湖北海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430200湖北省鄂州市葛店开发区润阳路26号三号工业园(72)发明人王力 胡水 郑玲 (74)专利代理机构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代理人马辉(51)Int.Cl.C07C45/63(2006.01)C07C49/807(2006.01)C07C49/84(2006.01)C07C49/825(2006.01)(54)发明名称苯乙酮类衍生物芳环溴代的合成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苯乙酮类衍生物芳环溴代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它包括两种合成方法,方法A为向第一氧化剂中加入苯乙酮衍生物后搅拌形成悬浊体系,控制悬浊体系的温度为10~50℃,再加入第一还原剂或第二还原剂,搅拌反应2~20h,反应完毕后经后处理即制备得到芳环溴代的苯乙酮衍生物;方法B为向第二还原剂中加入苯乙酮衍生物后搅拌形成悬浊体系,控制悬浊体系的温度为10~50℃,再加入第二氧化剂或第一氧化剂,搅拌反应2~20h,反应完毕后经后处理即制备得到芳环溴代的苯乙酮衍生物。本发明的合成方法使用无机无毒的溴代试剂,以水作为反应溶剂,制得的产品与水互不相容,便于分离及后处理,故本发明的合成方法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苯乙酮类衍生物芳环溴代的中间产物。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CN109809974A2019.05.28CN109809974A1.一种苯乙酮类衍生物芳环溴代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方法A:向第一氧化剂中加入苯乙酮衍生物后搅拌形成悬浊体系,控制所述悬浊体系的温度为10~50℃,再加入第一还原剂或第二还原剂,搅拌反应2~20h,反应完毕后经后处理即制备得到芳环溴代的苯乙酮衍生物;还包括如下方法B:向第二还原剂中加入苯乙酮衍生物后搅拌形成悬浊体系,控制所述悬浊体系的温度为10~50℃,再加入第二氧化剂或第一氧化剂,搅拌反应2~20h,反应完毕后经后处理即制备得到芳环溴代的苯乙酮衍生物;所述苯乙酮衍生物的分子结构式如下式I所示;所述芳环溴代的苯乙酮衍生物的分子结构式如下式II-1或式II-2所示;上述式I、式II-1和式II-2中的取代基R1、R2、R3分别选自H、F、Cl、Br、CH3、C2H5、C3H7、C4H9、CH3O、C2H5O、C3H7O或OH中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苯乙酮类衍生物芳环溴代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A中,第一氧化剂与第一还原剂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1:3,第一氧化剂与苯乙酮衍生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苯乙酮类衍生物芳环溴代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A中,第一氧化剂与第二还原剂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1:6。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苯乙酮类衍生物芳环溴代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A中,将第一还原剂或第二还原剂溶解到水中形成质量百分比为10~30%的溶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苯乙酮类衍生物芳环溴代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B中,第二还原剂与第二氧化剂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5:1~4:1,第二还原剂与苯乙酮衍生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1~5: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苯乙酮类衍生物芳环溴代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B中,第二还原剂与第一氧化剂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5:1~4:1。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6所述苯乙酮类衍生物芳环溴代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权 利 要 求 书1/2页2CN109809974A2方法B中,将第二氧化剂溶解到水中形成质量百分比为5~25%的溶液或将第一氧化剂溶解到水中形成质量百分比为5~35%的溶液。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苯乙酮类衍生物芳环溴代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氧化剂为溴酸钠、溴酸钾、溴酸钙、溴酸镁、溴酸锂或溴酸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氧化剂为五氧化二碘;所述第一还原剂为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钾、亚硫酸氢钙、亚硫酸氢镁、亚硫酸氢锂或亚硫酸氢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还原剂为溴化钠、溴化钾、溴化钙、溴化镁、溴化锂或溴化铵中的至少一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苯乙酮类衍生物芳环溴代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苯乙酮衍生物采用醇类溶剂溶解,所述醇类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甘油、四氢呋喃或1,4-二氧六环中的至少一种。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苯乙酮类衍生物芳环溴代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为冷却、过滤、洗涤、干燥,且干燥后再进行重结晶,所述重结晶采用的溶剂为醇、烷烃、卤代烷、环烷烃、芳香烃、醚、硝基苯或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所述醇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或正丁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烷烃为正己烷、庚烷或辛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卤代烷为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或1,2-二氯乙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环烷烃为环己烷、环庚烷或环辛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芳香烃为苯、甲苯、二甲苯或乙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醚为乙醚、苯甲醚、正丙醚、异丙醚、正丁醚、四氢呋喃或1,4-二氧六环中的至少一种。权 利 要 求 书2/2页3CN109809974A3苯乙酮类衍生物芳环溴代的合成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化学中间体的制备,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苯乙酮类衍生物芳环溴代的合成方法。背景技术[0002]苯乙酮类衍生物的溴代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在医药、农药、染料、香料等行业具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可以进一步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制备各种目标化合物。对于苯乙酮类衍生物的溴代可发生在苯环上或支链上,但目前主要发生在支链羰基的α位,这是因为α位上的C原子较易受到羰基的极化作用,表现出电负性。[0003]目前,各种α-溴代苯乙酮通常是采用苯乙酮与溴化剂,如液溴、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溴化氢等反应制备得到(如(高国锐,管细霞,邹新琢.(有机化学,2007,27(1),109-111.)及(Satya,P.;Varinder,G;Rajive,G;Andre,L.Tetrahedron Letters,2003,44(3),539-542.)等)。[0004]然而目前关于采用比较经济环保的合成方法制备苯乙酮类衍生物的芳环上溴代物的报道比较少。发明内容[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大量水作为溶剂且溴化剂价廉易得的苯乙酮类衍生物芳环溴代的合成方法。[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乙酮类衍生物芳环溴代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方法A:[0007]向第一氧化剂中加入苯乙酮衍生物后搅拌形成悬浊体系,控制所述悬浊体系的温度为10~50℃,再加入第一还原剂或第二还原剂,搅拌反应2~20h,反应完毕后经后处理即制备得到芳环溴代的苯乙酮衍生物;具体反应过程如下:[0008][0009]还包括如下方法B:[0010]向第二还原剂中加入苯乙酮衍生物后搅拌形成悬浊体系,控制所述悬浊体系的温度为10~50℃,再加入第二氧化剂或第一氧化剂,搅拌反应2~20h,反应完毕后经后处理即制备得到芳环溴代的苯乙酮衍生物;具体反应过程如下:说 明 书1/7页4CN109809974A4[0011][0012]所述苯乙酮衍生物的结构式如下式I所示;[0013][0014]所述芳环溴代的苯乙酮衍生物的结构式如下式II-1或式II-2所示;[0015][0016]上述式I、式II和式III中的取代基R1、R2、R3分别选自H、F、Cl、Br、CH3、C2H5、C3H7、C4H9、CH3O、C2H5O、C3H7O或OH中的一种。[0017]优选的,上述式I、式II和式III中的取代基R1、R2、R3分别选自H。[0018]优选的,上述式I、式II和式III中的取代基R1、R2分别选自H,R3选自CH3O、F、Cl、Br或OH。[0019]优选的,上述式I、式II和式III中的取代基R1、R2选自H,R3选自CH3O。[0020]优选的,上述式I、式II和式III中的取代基R1、R3选自H,R2选自CH3O。[0021]优选的,上述式I、式II和式III中的取代基R1、R2选自CH3O,R3选自H。[0022]优选的,上述式I、式II和式III中的取代基R1、R3选自CH3O,R2选自H。[0023]优选的,上述式I、式II和式III中的取代基R1、R2、R3选自CH3O。[0024]最优的,所述芳环溴代的苯乙酮衍生物的结构式如下式II-a、II-b、II-c、II-d所示:说 明 书2/7页5CN109809974A5[0025][0026]最优的,所述芳环溴代的苯乙酮衍生物的结构式如下式II-e、II-f、II-g所示:[0027][0028]最优的,所述芳环溴代的苯乙酮衍生物的结构式如下式II-h所示:[0029][0030]最优的,所述芳环溴代的苯乙酮衍生物的结构式如下式II-i、II-j所示:[0031][0032]进一步地,所述方法A中,第一氧化剂与第一还原剂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1:3,第一氧化剂与苯乙酮衍生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4:1。[0033]最优的,所述方法A中,第一氧化剂与第一还原剂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1:2或1:3。[0034]最优的,所述方法A中,第一氧化剂与苯乙酮衍生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1、3:1或4:1。[0035]进一步地,所述方法A中,第一氧化剂与第二还原剂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说 明 书3/7页6CN109809974A61:6。[0036]最优的,所述方法A中,第一氧化剂与第二还原剂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1:4、1:5或1:6。[0037]进一步地,所述方法A中,将第一还原剂或第二还原剂溶解到水中形成质量百分比为10~30%的溶液。[0038]进一步地,所述方法B中,第二还原剂与第二氧化剂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5:1~4:1,第二还原剂与苯乙酮衍生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1~5:1。[0039]最优的,所述方法B中,第二还原剂与第二氧化剂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5:1、2:1、3:1或4:1。[0040]最优的,所述方法B中,第二还原剂与苯乙酮衍生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1、3:1、4:1或5:1。[0041]进一步地,所述方法B中,第二还原剂与第一氧化剂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5:1~4:1。[0042]最优的,所述方法B中,第二还原剂与第一氧化剂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5:1、2:1、3:1或4:1。[0043]进一步地,所述方法B中,将第二氧化剂溶解到水中形成质量百分比为5~25%的溶液或将第一氧化剂溶解到水中形成质量百分比为5~35%的溶液。[004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氧化剂为溴酸钠、溴酸钾、溴酸钙、溴酸镁、溴酸锂或溴酸铵中的至少一种;[0045]所述第二氧化剂为五氧化二碘;[0046]所述第一还原剂为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钾、亚硫酸氢钙、亚硫酸氢镁、亚硫酸氢锂或亚硫酸氢铵中的至少一种;[0047]所述第二还原剂为溴化钠、溴化钾、溴化钙、溴化镁、溴化锂或溴化铵中的至少一种。[0048]优选的,所述第一氧化剂为溴酸钠或溴酸钾。[0049]优选的,所述第一还原剂为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钾或亚硫酸氢铵。[0050]优选的,所述第二还原剂为溴化钠或溴化钾。[0051]进一步地,所述苯乙酮衍生物采用醇类溶剂溶解,所述醇类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甘油、四氢呋喃或1,4-二氧六环中的至少一种。[0052]进一步地,所述后处理为冷却、过滤、洗涤、干燥,且干燥后再进行重结晶,所述重结晶采用的溶剂为醇、烷烃、卤代烷、环烷烃、芳香烃、醚、硝基苯或乙酸乙酯中的一种;[0053]所述醇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或正丁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烷烃为正己烷、庚烷或辛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卤代烷为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或1,2-二氯乙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环烷烃为环己烷、环庚烷或环辛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芳
本文标题:【CN109809974A】苯乙酮类衍生物芳环溴代的合成方法【专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471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