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关于农民工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民工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一、农民工队伍基本现状XX县位于XX省XX,辖XX个乡镇,XX个社区,XX个行政村,有汉、苗、彝等XX个民族,共XX万人。外出农民工总数为21.5万人,省外务工16.3万人,省内务工人数为5.2万人,省外主要流入地是上海、浙江、广东、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以及邻近省市贵州、重庆等地,省内流入地主要集中在成都、绵阳等地区。从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等行业。全县有农民工党员1747人,其中男性1547人,40岁以下941人,高中及以上学历724人;优秀农民工200人,其中党员80人,党外群众中有入党意愿的64人,有返乡创业愿意的人数为103人,目前已返乡77人,有担任村“两委”干部意愿的74人;农民工村干部59人,其中任职3年以上的22人,党员50人,党外群众中有入党意愿的5人,高中以上学历31人,有致富产业的50人,其中42人是产业带头人,在外出务工经历中,有11人从事经商和创业;农民工后备力量165人,其中挂职顶岗锻炼23人,35岁及以下104人,党员73人,党外群众中有入党意愿的45人,高中及以上学历102人,有致富产业的73人,60人是产业带头人。XX县于2018年10月在XX市建立XX商会流动党组织,2019年1月29日县委批复成立中共XX农民工综合党委。近3年发展农民工党员共计92人,2016至2018年分别为26人、31人、35人。二、农民工党建主要做法及成效(一)发挥基层组织“吸附力”,定向回引一批。一是以“乡情聚才工程”为抓手,利用“三会一课”等党内政治活动为契机,各级党组织采取走访慰问、座谈会、乡贤会等方式,及时传递家乡的关怀支持,宣传介绍XX乡村振兴规划,推进脱贫攻坚成效以及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情况,切实增强农民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元旦春节期间,开展280余次宣传活动,召开340余场次返乡农民工座谈会,慰问农民工4.8万余人次,送去慰问金51万元。二是制订出台《加强农民工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开通“绿色服务通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落实好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创业专家指导等惠民政策。设置1600万元的人才发展基金和1亿元的农业特色产业扶持发展基金,优先保障回引农民工创业项目,回引农民工2270人,累计发放返乡创业贷款、补助等各类资金2750万元。(二)用好产业项目“牵引力”,重点扶持一批。一是设立基层服务平台,创新技能培训方式。在县乡村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设立了创业服务窗口211个,综合运用专家讲授、案例剖析、实践锻炼、讨论交流等教学方式,对回引农民工进行集中“充电”,实施扶贫车间在岗技能培训500余人、产业基地技能培训1200余人,帮助返乡人员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640个、家庭农场508个,成功打造“XXXX”、“XXXX”、“XXXX”等一众知名品牌。二是大力创建农民工创业产业园,建立产业集中发展区。重点依托“四大农业特色产业”和“五大传统优势产业”,采取“一村一品”“跨区合作”“飞地扶贫”等多种模式,确保返乡农民工“入股有股金、就业有薪金、劳作有酬金、流转土地有租金”。全县建成返乡农民工创业园145个,开办扶贫车间23个,引进XXXX等10余家企业入驻XX,实现2.62万农民工转移就业或就近就业。以三星级标准打造的“XX观光园区”总投资7600万元,惠及3个乡镇13个村,培养了XX、XX等130名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三)激活基层队伍“源动力”,培养任用一批。一是实施“推优育苗”工程,建立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与农民工后备力量结对帮带机制,注重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历练,确保“苗子”长得快。通过本人自荐、支部初审、乡镇考察的方式,确定后备干部对象165人,其中23人实行顶岗锻炼。二是对回引的各类优秀农民工按创业创富能手、专业技术能手、经济管理能手等登记造册、一人一档、分类管理,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新党员的“源头活水”,进行跟踪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中有农民工550人。印发《激励村(社区)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十条措施》,从待遇报酬、评先评优、政治激励等方面给予村干部更多保障,让返乡农民工担任村干部后有盼头、有奔头,彻底解决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目前,村干部队伍中有农民工88人,XX镇XX村XX回乡担任村支书后,带领2000余户群众发展XX产业脱贫致富,获得领导肯定和群众点赞。三、农民工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党员管理不够到位。1.入党难实现。部分农民工“想入党没人管”,想入党不知道是找流入地党组织还是找流出地党组织;部分农民工已经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或者预备党员,由于出外打工,中断了培养进程,不能按期入党。2.去向难把握。党组织难以有效地掌握农民工流动党员的各种信息,难以实现党组织与流动党员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部分农民工流动党员认为党员身份对其流动意义不大、作用不大、价值不大,因而不反馈情况、不寻找组织、不亮出身份,不及时向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报告出行情况。3.教育难实施。大部分农民工党员重视物质收入,忽视精神提升;重视专业素质学习,忽视党的基本理论教育。这些流动党员数量多、分布广、流动频繁、情况千差万别,学习不能统一组织,教育缺乏载体创新。4.管理难到位。在农民工流动党员呈现出组成结构复杂化、从事行业多样化、活动范围扩大化等特点背景下,流出地党组织对其“不掌握去向、不知联系方式、不了解思想动态”,流入地党组织对其“没权管、不愿管、管不好”,从而使这部分党员处于“两不管、两不找、形式管、实不管”的边缘地带。5.作用难发挥。大部分农民工党员在外流动,找不到党组织,对党组织这个“家”无心理归属;找不到主人感觉,对城市这个“家”无融入渠道;找不到认同感,对社会这个“家”无参与渠道,这些因素影响其发挥主体作用。6.领导不够重视。部分党委、基层党组织和非公企业党组织领导,没有正确处理好抓发展“显绩”与抓党建“潜绩”的关系,对加强农民工流动党员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特别是疏于对流出流入党员的跟踪和调查,疏于对外来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二)党组织建立运行不够到位。1.党组织组建率低。农民工流动党员进入城市后,从大的范围讲主要是进入了城市社区和“两新”组织。但是现在的成熟社区的流动党员党组织组建率很低,城乡结合部社区的流动党员党组织组建率更低;因为“两新”组织党员少,党员比例小,党员流动性强,相当数量的“两新”组织中党组织组建率也很低。2.党组织领导班子后备力量匮乏。由于农民工大量外流,在基层党组织中年轻的农民工党员干部少、女性农民工党员干部更少、农民工党员干部文化层次低等问题突出,造成部分农村“两委”班子后备力量不足,优秀干部难选。3.党组织设置方式不适应。原先完全遵照地区原则、以行政村为主的党组织设置方式,已经不适应农民工党员从业流动性、多样性、分散性特点;不适应农村经济市场化、经济结构多元化、经济组织多样化特点;不适应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建立渠道多样、涉及范围广阔的特点。4.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没有建立。城乡统筹党建背景下,加强农民工党建工作,必须考虑城乡基层党组织设置体系的优化,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体系的完善,整合城乡资源的基层党组织互助体系的构建,城乡一体的农民工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互助体系的创新。5.党组织功能发挥不够。部分基层党组织自身凝聚力不强,还不能很好的解决农民工和农民工党员遇到的问题,不能充分调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主力军的积极性,服务群众的功能需要强化。四、农民工党建工作的趋势研判随着脱贫攻坚工作进入攻坚克难阶段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经济将快速发展,对于农民工群体而言是一个机遇。在农村不断发展的同时,不少背井离乡的农民工也会选择返回自己的家乡就业创业,他们随之带回的先进技术、观念也能服务于农村产业发展。我县XX个乡镇建立农民工创业产业园,回引创业基础条件改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加强农民工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的出台,对农民工的服务保障、返乡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等使得农民工这一群体在未来发展中会逐渐向农村汇集,外出务工逐渐呈减少趋势。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根本在组织。优秀农民工是农村“土生土长”的优质劳动力资源,是经过市场经济洗礼、代表农村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群体,是乡村振兴的力量所在、乡村组织的希望所在。农民工出去散作“满天星”,回来聚成“一团火”。抓好农民工党建既是党建工程、人才工程,也是强基工程、民心工程。目前来说,农民工党建工作在起步阶段,在制度规范、管理方法上面还有很多不足,随着农民工队伍的蓬勃发展,农民工队伍中的党员人数将不断增加,做好农民工党建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已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农民工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壮大党在农村执政骨干力量的战略高度抓农民工党建,深入实施优秀农民工的回引工程,为乡村振兴培养中坚力量,加强对农民工党建工作方法的探索创新,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把人才回引与建强组织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加强。五、抓好农民工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农民工群体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加强和改进农民工党员的教育管理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必须从实际出发,以观念创新为前提,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模式探索为关键,以联合互动为保证,使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掌握主动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创农民工群体党建工作新局面。(一)明确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新局面。农民工党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明确各方职责,真正建立起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输出地和输入地党组织共同负责,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农村、企业、社区共同参与的职责明确、沟通顺畅、管理有序的领导体制。农村要建立党员登记制度,对外出党员的相关情况进行详细记载,准确把握其流向,及时掌握其工作情况。企业要将农民工党员编入党的组织,卓有成效地面向他们开展各项活动。社区要加强排查和清理,对党员要指导督促其接转组织关系,充分发挥社区的优势,加强对农民工党员的教育管理,定期组织活动,发挥好农民工党员的作用。(二)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方式。针对农民工群体就业和居住的特点,改进党组织的设置方式,理顺组织关系。在农民工集中的建筑工地、摊群市场、租房居住的城郊村、社区、外来人公寓等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把零散就业、频繁流动的党员纳入组织管理中。在此基础上探索“支部+工会”的模式,依托农民工党支部建立工会组织,同步开展农民工培训、组织活动、进行维权等活动。同时,加大非公经济党组织建设力度。对正在进行有效生产的企业,要严格落实有3名正式党员的必须建立党组织的要求,做到应建必建,不留死角。(三)建立“双向服务两头管”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双向通报制度。输出地要在农民工外出一定时间内,将农民工的相关情况告知输入地党组织,输入地要根据输出地党组织通报的情况及时建立人员信息库,并对其工作表现、生活情况、就业情况等定期反馈。二是建立双向联系制度。双方可采取电话交流、召开座谈会、发信函等多种形式,每季度至少交流一次,就农民工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培训、维权服务、农民工就业等方面工作,共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和办法。三是建立双向考核制度。对农民工中的入党积极分子,由农民工所在地党组织负责考察,双方相互沟通培养考察结果,并将政治上成熟,工作表现突出的农民工发展入党。(四)加强农民工发展党员和培养选拔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把返乡创业农民工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群众口碑好、发展潜力大的农村基层骨干力量,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一是要将农民工入党纳入发展党员的整体规划,实行统筹考虑。二是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严格落实公示、预审、考察谈话制度,采取个别交谈、审查材料、到原户籍地征询意见等形式,全面考察,全面摸清其入党动机和现实表现。在外来农民工中发展党员,要充分听取户籍所在地党组织意见。同时,鼓励、引导优秀农民
本文标题:关于农民工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473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