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19安徽皖东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18-19第二次联考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答案】A【解析】根据题给信息可知“蔡侯纸”的主要成分为天然纤维,故A项正确。2.【答案】B【解析】A项元素符号左上方应为质量数-37,A项错误;B项氟离子的核内有9个质子,核外有10个电子,故B项正确;C项比例模型需考虑微粒半径,图中所示只能表示甲烷分子模型,不能表示四氯化碳,C项错误;D项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书写要求各离子不能合并,D项错误。3.【答案】D【解析】A项市售苏打水的pH约为8,A项错误;B项光导纤维不导电,B项错误;C项空气中的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反应生成NO,NO与O2反应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的硝酸随雨水降到地面,同土壤中的矿物相互作用,生成溶于水的硝酸盐可作氮肥,该过程属于自然固氮,C项错误;D.镁铝合金质量轻、强度大,可用作高铁车厢材料,D项正确。4.【答案】D【解析】①水玻璃和水煤气是混合物,水银是单质,错误;②氧化钠、冰醋酸、石膏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电解质,正确;③CO2、SO3都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CO不能与碱反应,是不成盐氧化物,错误;④同位素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1H、3H是氢元素的同位素,2H2是单质,错误;⑤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C60、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正确;⑥液氯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液氯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错误。5.【答案】C【解析】A项Na2O2因与CO2、水蒸气等反应产生O2,与其强氧化性无关联,A项错误;B项Fe2(SO4)3因水解可净水,B项错误;C项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C项正确;D项NaHCO3与酸反应产生CO2,用作发酵粉,D项错误。6.【答案】A【解析】A项中Al不能直接转化为Al(OH)3,故选A项。7.【答案】D【解析】A项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呈碱性,OH-与Al3+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B项A1O2-、CO32-水解,溶液呈碱性,不可能大量存在于pH=7的溶液中,B项错误;C项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为酸溶液或碱溶液,若酸性中存在NO3-则不产生氢气,若碱性则Fe2+会产生沉淀而不能大量存在,C项错误;D项WKcH=110-13mol/L的溶液为酸性溶液,H+、NH4+、Ca2+、Cl-、NO3-各离子相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D项正确。8.【答案】C【解析】C项是利用了“钝化”现象,故C正确。9.【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原子A是H,B是N,甲是NH3,乙是H2,丙是N2。A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A项错误;B项甲的摩尔质量为17g·mol-1,B项错误;C项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可知,C项正确;D项所得溶液的体积未知,求算不出其浓度,D项错误。10.【答案】B【解析】A项2.8g铁粉与氯气充分反应,消耗0.075molCl2,分子数为0.075NA,A项错误;B项S2和S8的混合物共6.4g,其中所含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6.4g32g·mol-1=0.2mol,数目一定为0.2NA,B项正确;C项80mL10mol·L-1盐酸中含有0.8molHCl,消耗0.8molHCl能够生成0.2mol氯气,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会变成稀盐酸,反应停止,则反应生成的氯气小于0.2mol,产生氯气的分子数小于0.2NA,C项错误;D项标况下11.2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由于氯气与水反应为可逆反应,溶液中还存在氯气分子,所得溶液中Cl-和ClO-两种粒子数之和小于NA,D项错误。11.【答案】D【解析】A项分离碘应该用萃取、分液的方法,A项错误;B项NH4Cl受热易分解,得不到NH4Cl晶体,B项错误;C项实验室制乙烯需测反应液的温度,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入反应液中,C项错误;D项具有防倒吸功能,且NaOH溶液能充分吸收二氧化硫气体,D项正确。12.【答案】C【解析】A项题给溶液的成分可看作是Fe(SCN)3,由于SCN-是“类卤离子”,性质与卤素离子(Cl-、Br-、I-)相似,因此可通过卤素离子的性质推测SCN-的性质,A项正确;B项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将SO2氧化为H2SO4,本身被还原为Fe2+,B项正确;C项SO2漂白性属结合漂白,不能使该红色褪去,C项错误;D项同A项,正确。13.【答案】D【解析】A选项应该说铬的含量大于13%,稀硝酸对合金的腐蚀速率比盐酸硫酸弱,A项错误;B项稀硝酸与铁反应生成NO,B项错误;C项因三种稀酸的摩尔质量不同,其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C项错误;由图示可知D项正确。14.【答案】B【解析】A项金属钠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反应,通常保存在煤油中,A项正确;B项中H2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B项错误;C项采用过滤的方法将Na2SiO3(s)和NaBH4的异丙酸溶液分离开,C项正确;D项异丙酸可循环利用,D项正确。15.【答案】B【解析】A项四氧化二氮可污染环境,A项错误;B项C2H8N2中C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4价,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偏二甲肼是还原剂,B项正确;C项C元素化合价升高,则CO2为氧化产物,C项错误;D项由方程式可知,每有0.6molN2生成,则消耗0.4molN2O4,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4×2=3.2mol,D项错误。16.【答案】D【解析】A项当x=10时,NH+4不会与OH-反应,c(NH+4)>c(Al3+),A项错误;B项x=20时,溶液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Al3++2SO2-4+2Ba2++4OH-===Al(OH)3↓+NH3·H2O+H2O+2BaSO4↓,B项错误;C项x=30时,由于AlO-2水解,所以c(OH-)>c(AlO-2),C项错误;D项当x=20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为0.003mol,D项正确。17.【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得出以下流程:A项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A项正确;B项由于SiO2不溶于硫酸,则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为了使溶液中的Al3+转化成Al(OH)3沉淀,故用NaOH溶液控制pH,得固体2为Al(OH)3,B项正确;C项由于Fe2+易被氧化、FeSO4·7H2O易分解,故在从FeSO4溶液中得到FeSO4·7H2O产品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C项正确;D项若在溶液1[Fe2(SO4)3和Al2(SO4)3溶液]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为Fe(OH)3,用硫酸溶解得到Fe2(SO4)3溶液,故经结晶不能得到FeSO4·7H2O,D项错误。18.【答案】C【解析】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金属铝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气3.36L(标准状况),氢气的物质的量为3.36L÷22.4L·mol-1=0.15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n(Al)=0.15mol×2÷3=0.1mol,金属铝的质量为0.1mol×27g·mol-1=2.7g,金属铝提供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3mol,将合金溶于过量稀硝酸中,分别生成Al3+、Fe3+、Cu2+,得到沉淀的质量为25.4g,根据电子守恒,反应中金属铁、铜提供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碱的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即n(OH-)=[25.4-(17.9-2.7)]g÷17g·mol-1=0.6mol。金属共提供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6mol+0.3mol=0.9mol,反应中,硝酸中N元素由+5价得电子生成+2价,则生成NO的体积为0.9mol÷3×22.4L·mol-1=6.72L。19.【答案】(12分)(1)大(1分)(2)防止空气中的CO2与水蒸气进入U形管(1分)(3)偏高(2分)(4)将反应产生的CO2全部赶入U形管中(2分)(5)保证产生的CO2被充分吸收、减小误差(2分)(6)106(d-b)44a×100%(2分)(7)向一定量的纯碱样品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量沉淀质量的方法测定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分)【解析】题目所提供的装置图根据功能不同划分为五个部分:①净化(洗气)装置——除去空气中的CO2;②气体发生装置——Na2CO3与硫酸反应产生CO2;③干燥(洗气)装置——除去CO2中的水蒸气;④气体吸收装置——用碱石灰吸收CO2;⑤尾气处理装置——防止空气中的CO2与水蒸气进入U形管。20.【答案】(12分)(1)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分)(2)测定溶液中Fe2+的含量,以确定加入NaClO3的量(2分)(3)6Fe2++6H++ClO-3===6Fe3++Cl-+3H2O(2分)(4)①BC(2分)②Al2O3Fe2O3(2分)③洗涤冷却(2分)【解析】(1)用10mol·L-1的浓盐酸配制500mL2mol·L-1的稀盐酸,所用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5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2)溶液中含有Fe2+需用NaClO3氧化,所以取样分析的目的是测定溶液中Fe2+的含量,以确定加入NaClO3的量。(3)向溶液中加入NaClO3时,ClO-3与Fe2+反应生成Cl-和Fe3+,离子方程式为6Fe2++6H++ClO-3===6Fe3++Cl-+3H2O。(4)①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然后通入CO2转化为Al(OH)3沉淀,灼烧得到Al2O3,Fe(OH)3不溶于强碱溶液,所以测定时所需的试剂有NaOH和CO2。②根据①中分析可知,直接测定的是Al2O3、Fe2O3的质量。③在测定过程中的操作顺序是:过滤、洗涤、灼烧、冷却、称量。21.【答案】(10分)(1)①+2(1分)②64144(2分)7∶4(1分)(2)①(NH4)3AlF6+9F2===3NF3+12HF+AlF3(2分)33.6(1分)②9(1分)(3)观察到有红棕色气体和白雾产生(1分)NaNO3(1分)【解析】(1)①由于氟的非金属性强于氧的,氟和氧成键时共用电子对偏向氟,因此OF2中氧元素呈+2价,同理知NF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②根据题意知OF2+N2+O2―→NO2+NF3,设当有1molN2反应时,生成NO2xmol,NF3ymol,根据N原子守恒得x+y=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4x+3y=7,联立解得x=y=1,由此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OF2+4N2+O2===4NO2+4NF3,反应中氧化剂是OF2和O2,还原剂是N2,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4。(2)①消去中间产物NH4AlF4,①+②得总反应方程式为(NH4)3AlF6+9F2===3NF3+12HF+AlF3,同时得当有0.5mol(NH4)3AlF6完全氧化可得1.5molNF3,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6L。②由总反应方程式可知,制备3molNF3,共转移18mol电子,因此制备1.5molNF3,共有9mol电子发生转移。(3)根据题干信息,NF3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有HF、NO和HNO3,NO遇空气呈红综色,同时氢氟酸、硝酸小液滴在空气中产生白雾。这些产物和NaOH反应后,除了生成NaNO2、NaF、H2O外,还应有NaNO3生成。22.【答案】(12分)(1)Ba2++HCO-3+OH-===BaCO3↓+H2O(2分)(2)Fe3+、Ba2+(2分)(3)是(2分)0.1mol·L-1(2分)(4)①CO2-3、HCO-3、SO2-3(2分)②BaCO3、BaSO3(2分)【解析】待测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得到沉淀A,则溶液中可能含有CO2-3、SO2-3、SO2-4,向沉淀中加入稀硝酸生成气体,且有部分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存在CO2-3,可能存在SO2-3、SO2-4中的两种或一种,根据离子共存知,溶液中不存在Ba2+;滤液A中有Ba2+,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得到气体B、白色沉淀B,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H+4、HCO-3,一定不存在Fe3+,气体B为NH3,白色沉淀B为B
本文标题:2019安徽皖东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489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