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土地征用制度全文案例分析电子版
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土地征用制度作者:张莹学位授予单位:长春理工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邓蓉敬公私伙伴关系的建立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基于浙江磐安饮用水工程建设的调查与研究-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2)通过启动民营化机制,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是当今世界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基本经验之一.磐安县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饮用水产权和经营权出让,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农村饮用水的投资建设和管理中.磐安县的这一举措,解决了20多年来一直困扰政府和农民的难题,也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提供了崭新思路,值得很好地总结和研究.磐安的实践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2.期刊论文张汉松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创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公私合作制在农村供水中的实践-水利发展研究2008,(8)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个准公益性或准公共性工程,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将有利于缓解政府资金的压力,减少政府财政负担,也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关键在于,政府与企业间应确定清晰、合理的责任边界,即政府承担监管责任和为公益性买单,而企业在提供合格服务的前提下追求合理利润.本文主要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公共产品属性、引入市场机制的必要性、国外的经验借鉴与启示以及有关政策建议等方面论述如何利用市场机制,保证向农民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和促进工程的良性运行.3.学位论文张毅公共基础设施BOO项目风险管理研究——以吴江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例2008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有效的基础设施建设途径的寻求对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BOO及其相近模式为代表的私人资本的引入解决了我国短缺的财政资金与急需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BOO是BOT的一种衍生模式,其代表着公共基础设施最高级别的私有化。我国公共基础设施BOO项目实施日益增多,发展日趋成熟、完善,其在工程建设中的位置也日渐突出,它的顺利实施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对公共基础设施BOO项目进行风险管理研究不仅关系到该项目是否能够顺利实施,是否能够成功完成,而且关系到整个私人资本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公共基础设施BOO项目进行风险管理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公共基础设施BOO项目风险进行了界定,然后由一个在建BOO项目案例出发,提出该项目案例遇到的风险问题,进而引入项目风险识别的理论与方法、风险评价的方法和体系、风险应对的方法和监控体系,对项目案例进行风险管理分析研究,对遇到的风险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和监控方案,为该项目风险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最后,在此项目案例风险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将此套风险管理研究体系推广到公共基础设施BOO项目的风险管理上,建立一整套公共基础设施BOO项目风险管理的模式体系,供相关项目、相关人士参考,借鉴。4.期刊论文刘香.LiuXiang市政工程建设代建制管理模式的研究-建筑施工2005,27(3)代建制是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产物.结合上海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推行代建制的实践,阐述了代建制与国际流行的CM(阶段发包或快速轨道方式)模式的区别、建设代理单位的现状,为适应市场化发展趋势及与国际接轨的需求,指出现行代建制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5.学位论文周健海河口清淤项目管理研究2005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公共财政体系的逐渐完善,政府职能由原来对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全面干预,逐步转变为只对市场调节失灵部分进行补充。政府职能的转变,促使政府投资的范围逐步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土开发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包括公益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等,政府公共工程投资规模的规模、质量、效益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对于如何提高公共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公共投资效益尚缺乏理论支持。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重视,但研究和应用范围多局限于企业内部循环以及工业园区企业间循环设计和建设等方面,在工程建设领域中对于循环经济的研究及应用远远不如企业生产领域来得广泛和深入。该文在对循环经济理论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海河口清淤工程组织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阐述,并从循环经济的观点和视角、按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对海河口清淤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和进一步分析,并以循环经济的思维方式对海河口清淤项目建设管理进行了设计和构建,提出了改进清淤工程建设管理的建议。该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选用了适合清淤工程特点的循环经济理论作为清淤工程管理问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为优化公共建设项目管理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并对清淤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方案进行了大胆的设计,构建了包含两个闭合循环的清淤工程良性循环体系,目的在于通过研究水利清淤工程这种典型的公共建设项目,对循环经济理论在政府投资的公共建设领域发挥指导作用进行初步探索,对于政府部门改进公共建设项目管理,提高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6.会议论文张汉松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创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公私合作制在农村供水中的实践2008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个准公益性或准公共性工程,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将有利于缓解政府资金的压力,减少政府财政负担,也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关键在于,政府与企业,问应确定清晰、合理的责任边界,即政府承担监管责任和为公益性买单,而企业在提供合格服务的前提下追求合理利润。本文主要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公共产品属性、引入市场机制的必要性、国外的经验借鉴与启示以及有关政策建议等方面论述如何利用市场机制,保证向农民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和促进工程的良性运行。7.学位论文宋佩娣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方法研究2006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属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其工程项目通常由政府筹资建设。但目前其在投融资、建设和运营方面暴露出的种种弊端,反映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难以充分发挥实效,直接或间接威胁城市水环境安全。本研究结合亚行贷款的某省污水管理项目的实践,通过国内外相关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模式的比较,结合案例项目,在组织实施管理模式上进行了扬长避短的借鉴和尝试;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的工程建设管理方法、污水处理公司的财务和机构管理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绩效管理系统”,以期为其他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确保工程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使项目建成后在组织机构和财务上具有独立性和可持续性,使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能够有效运营、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系统地对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组织实施和建设实施管理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各种组织实施和建设管理模式的优缺点,包括政府投资管理模式(工程指挥部、业主制、代建制)和市场化运作模式(BOT、PFI、TOT等)。研究并建立与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组织实施和建设管理模式,是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2)结合案例项目,研究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的工程建设管理方法,包括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进度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移民安置、环境管理等,以便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科学、合理和有效管理,确保工程建设的可持续性,缩短项目建设周期,降低投资成本。(3)结合案例项目,研究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运营保障关键——机构建设和财务管理方面的措施,包括污水处理公司组织机构建设、财务管理方法、污水处理费管理等,以确保项目建成后在组织机构和财务上的独立性和可持续性,使污水处理企业成为市场经营的主体,完成公司制改革,建立富有活力的企业经营机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4)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绩效管理系统,以跟踪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绩效指标内容包括工程施工进展、公司机构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移民安置进展、环境改善措施、财务和运营状况、项目服务区域的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改善等,以确保相关单位能及时地、全面地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8.期刊论文吴敬学韩国的新村运动-西部财会2006,(3)在上个世纪70代初,韩国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城市居民和农民的年平均收入水平差距拉大,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农村人口的大量无序迁移等带来了诸多的城市问题和社会难题.在这种背景下,韩国政府开始实施新村运动,其主要做法:一是在新村运动发展初期主要采用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由政府通过对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新村项目开发和工程建设、新村教育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来扩大内需,消化过剩的产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充分调动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二是在新村运动发展中期采取政府培育、社会跟进的发展模式,政府把工作重点转移到鼓励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农业、农村保险业以及农协组织的建设上来,逐步培育社会发展实体,为今后国民自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在新村运动发展的后期逐步转入国民主导型发展模式,让既具有客观生存与发展规律又有助于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机构,如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机构、农村经济研究等组织机构在新农村运动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只是通过制定规划、协调、服务,运用财政、服务等手段,为国民的自我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9.学位论文廖圆圆基于标杆管理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研究2008随着国家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高速公路的建设质量也越来越被重视起来。业主作为工程建设的主体,如何有效地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如何在质量管理过程中不断提高工作绩效,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标杆管理作为一种已被证实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有必要将它引入到工程建设领域中来,通过与高速公路质量管理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高和加强高速公路建设的质量水平。本文站在高速公路建设业主方的角度,介绍了标杆管理的具体理论和方法,分析了标杆管理在质量管理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了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障碍并进行了对策分析。按照其固定的一套操作模式,结合业主质量管理的特点,把标杆管理应用到高速公路的质量管理中来,具体说明了业主进行标杆管理的流程和方法,成功实施的关键要素,并提出了在标杆管理实施过程中业主组织必需的改进和创新举措。为了有效的评价业主质量管理的绩效,本文构建出业主质量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并将该体系分为质量保证性指标、质量操作性指标和质量结果性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这些指标进行降维,得到综合主成分,运用结合标杆管理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来评价业主的质量管理绩效,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它的运行结果相对于单一的DEA算法更加有效,并指出了业主质量管理的改进方向。本文的研究结论适用于高速公路建设业主单位的质量控制,对于高速公路施工企业和其他建筑相关企业也具有参考借鉴价值。10.期刊论文游庆仲.YouQingzhong培育企业创新能力是苏通大桥建设的重要使命-中国工程科学2009,11(3)分析了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创新体系的现状,探讨了业主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定位与职责;提出了重大工程建设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资源,结合苏通大桥工程实践,阐述了依托重大工程培育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做法.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0bcda90c-44b1-4ba5-9679-9de801221a01下载时间:2010年9月5日
本文标题: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土地征用制度全文案例分析电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489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