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中生物复习 用药与急救
第二章用药与急救本章综合解说本章容概览本章是从传染病到健康问题的一个过渡部分,主要讲述了两方面的知识:一是基本的用药常识;二是基本的急救方法。本章从安全用药入手,首先说明了用药与每个人的关系都很密切,然后讲述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同时又强调了两者在服用时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在此基础上,引导我们设计一个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加深对安全用药的理解,并学以致用。关于急救,从最基本的如何拨打“120”开始,到遇到意外事故时如何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在介绍了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了成年人和儿童心肺复苏要点的异同。最后,重点讲述了出血和止血。对于内出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救治。对于外出血,首先根据出血的特点判断是哪类血管出血,然后根据不同血管运输血液的方向不同,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重点难点提示重点:1.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安全用药的常识。2.常见的急救方法,特别是止血的原理和方法。难点:1.设计旅行小药箱。2.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3.止血的原理和方法。本章学法点津本章内容与日常生活和自身健康有密切关系,学好本章的关键是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1.通过收集家庭常用药物的使用说明及标签,小组间相互交流、讨论,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认识常见药物的作用及使用方法。2.学习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时,根据教材中的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原理、方法和基本要领,并对照教材示意图,使用急救模型轮流进行练习,以及时发现与糾正操作不当和不规范的动作。同时,建议同学们回家与父母交流,配合完成模拟心肺复苏的操作,以达到巩固及宣传教育的目的。3.在学习出血和止血的内容时,可以先回忆、讨论七年级下册中有关血液、血管和人体循环系统的内容,再进行实践和模拟活动,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应改进的地方,总结得出结论。4.学习本章内容时,还可以请学校医务室的医生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介绍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操作注意事项,便于更形象地学习和掌握急救的要点。教材预习全解趣味情景导入自从20世纪发现了抗生素后,威胁人类健康的许多疾病得到了快速、彻底的治疗。因此,有些人把抗生素当成了“灵丹妙药”,大病小病都用抗生素治疗。然而滥用抗生素也导致了一些伤害事件的发生。我国20世纪80年代统计的182万聋哑儿童中,有50%〜73%是由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近年来出现的对几乎所有抗生素有抗药性的“超级细菌”,也是人们滥用抗生素造成的(如图8-2-1-1)。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安全用药呢?图8-2-1-1学习目标导航1.区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2.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3.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4.了解基本的急救方法,学会运用一些急救方法。相关知识链接1.有些真菌、细菌等微生物能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致病细菌引起的疾病。2.人的呼吸运动是通过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有规律地扩大和缩小完成的。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肺在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3.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血流速度快;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管腔很小,血流速度最慢。教材内容全解想一想,议一议(见教材第86页)不赞同。这违背了安全用药的原则,药物一般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用量越大,毒副作用可能就越大。知识点一安全用药1.概念(重点)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拓展药物的不良反应①副作用:指药物在正常治疗剂量下使用时所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较轻微,例如,麻黄碱在解除支气管哮喘时,也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引起失眠。②过敏反应:指药物或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作为抗原刺激机体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如青霉素过敏反应,轻者会出现皮疹及哮喘发作,严重时会发生过敏性休克,若抢救不及时会死亡。③毒性反应: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过于敏感而产生的对机体有损害的反应,一般较严重。如长期或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引起胃肠溃疡、出血或穿孔。④致畸作用:是指有些药物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而导致畸胎。如沙利度胺会导致胎儿四肢短小。2.药物分类(重点)(1)处方药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2)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简称OTC。非处方药主要是用于治疗患者容易自我判断和治疗的小伤小病,具有安全性较强,不会引起药物依赖性、耐药性和耐受性,不会在体内蓄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非处方药虽然其安全性相对来说高一些,但非处方药毕竟是药物,具有药物的各种属性,要严格按使用说明服用。拓展①中药和西药。中药:属于我国传统的药物,其主要成分是从各种药用植物、动物、矿物中提取出来的,包括中药材和中成药等。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等各种剂型。西药:其有效成分主要是由化学物质合成的,因此又被称为化学药物制剂。②非处方药又可分为甲类和乙类两大类。甲类非处方药:须在药店由执业医师指导购买和使用,OTC标识是红色的。乙类非处方药:除可在药店出售外,还可在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超市、宾馆、百货商店等处销售,OTC标识是绿色的。例1(湖南益阳)关于“OT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需医师处方才能购买的药物B.可自己在药店、超市或宾馆购买的药物C.适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D.“OTC”可以分为甲类和乙类【答案】A【解析】“OTC”是非处方药的标识,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适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可自己在药店、超市或宾馆购买,“OTC”可以分为甲类和乙类,在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上红色标识的为甲类非处方药,绿色标识的为乙类非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须在药店由执业药师指导购买和使用,乙类非处方药除可在药店出售外,还可在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超市、宾馆、百货商店等处销售。3.安全用药应注意的问题(难点)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是在自己购买非处方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病症,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疾病时,首先应找准病因、明确病症,根据病症对症下药,切勿胡乱用药,因为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对人体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治疗时也不是药物的种类越多效果越好,要尽量避免多种药物混合使用。(2)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服用药物时,为了确保用药安全,首先要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中的信息。了解药物的名称、主要成分、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不良反应(副作用)、注意事项、用法与用量、制剂与规格以及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应特别注意适应症、有效期和注意事项。(3)检查药物期限①有效期是指药物被批准的使用期限,其含义为药物在一定贮存条件下,能够保证质量的期限。若药物已经过期,则不能使用,否则会降低或失去疗效,甚至危及生命。②失效期是指药品开始不能使用的日期。拓展药品有效期的识别①根据药品标明的有效期识别:如标有“有效期:2016年7月”的药,该药可用到2016年7月31日。②根据药品标明的失效期识别:如标有“失效期:2016年10月”的药,该药只能使用到2016年9月30日。③根据药物的生产批号识别:国产药物的生产批号一般由6〜8位数字组成,前两位为生产年份,紧接的后两位表示生产月份,最后2〜4位表示该药是第几批。例如,批号为150323,有效期为2年,表示该药是2015年3月生产的第23批,可使用至2017年3月31日。(4)合理的剂量合理的剂量可获得良好的效果,若用量不足,非但无效,反而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若用量过大,又会增加毒副作用,甚至引起药物中毒。(5)合理的服药时间一般情况下,医生、药剂师或药物使用说明都会指出药物的服用时间与服用方法,应严格遵照这些说明在规定时间服用。(6)药物保存药物大多需要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保存,而且要密封保存,避免受潮。药物受潮后有效成分可能会分解,甚至发生霉变,影响疗效。例2我们购买非处方药“OTC”时,下列选项中不需要关注的是()A.作用与用途B.用法与用量C.有效期D.包装是否精美【答案】D【解析】购买药物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注意药物的作用与用途、用法与用量、有效期等,不需要关注包装是否精美。4.教材第88页“资料分析”全解我们平时使用的各种药物,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都附带有药物说明书,使用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一般药物的说明书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主要成分指药物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如果有效成分主要是从各种药用植物、动物、矿物中获取的,则属于中药;如果有效成分主要由化学物质合成,则属于西药。(2)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主要说明该药对哪些病起作用,即能治疗何种病症。(3)用法与用量“用法”主要说明药物的使用方法,如有些药是口服的,有些药是外用的,有些药是针剂等;“用量”是指用药的多少,有些时候必须与药品规格结合起来确定。(4)注意事项指使用该药物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如有些药物孕妇禁用,有些药物易引起过敏反应等。(5)贮藏指药物的贮藏方法及条件。(6)药物的生产日期及有效期在有效期内的药物可以使用,过了有效期的药物就不能再使用了。不同药物的有效期不同,一般来说,药物的有效期为1〜5年,没有规定或标明有效期的药物,有效期一般按5年计算。我们可以根据药物的生产日期来判断是否过期。讨论(见教材第88页)1.提示:中药是我国传统的药物,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从各种药用植物、动物、矿物中获取的。而西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由化学物质合成的,因此又被称为化学药物制剂。2.使用说明中的药物名称、作用类别、适应症、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有效期、批准文号、制造单位和注意事项对于安全用药都是十分重要的。3.药物大多需要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而且要密封保存,避免受潮。药物受潮后有效成分可能会分解,甚至发生霉变,影响药效。4.提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5.家庭小药箱(1)配备原则根据家庭成员的多少和健康状况而定,一般以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药物为主。注意必须备有某些家庭成员特殊需要的药物。(2)注意贮藏备用的药物应放在干燥、通风、阴暗处保存。(3)定期检查药物质量看其是否过期、霉变、失效等。(4)常备药物内服药:感冒冲剂——治疗感冒,阿司匹林——解热镇痛,黄连素——急性肠炎。外用药:酒精——消毒、杀菌,碘伏——杀菌、清洗伤口。医疗用具:棉签、纱布、胶布、创可贴、体温计等。(5)特殊药物硝酸甘油——心脏病急救。6.教材第89页“设计”全解(设计一个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1)目的要求:通过设计一个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学会把用药常识应用到生活中。(2)药物清单(仅供参考):根据教材中的提示,旅行时需要携带的药品有:防止腹泻的吡哌酸片等;治疗感冒的新速效感冒片或速效感冒胶囊等;退烧的阿司匹林泡腾片等;用于外伤的创可贴等。如果晕车还要带乘晕宁,如果有患心脏病的人要配备硝酸甘油。还要根据目的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准备。(3)注意事项:①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要根据旅行人员的健康状况及体质来设计。②药箱中所带药物要少而精,且所带药物应当是用法简单、携带方便、疗效确切。③旅途中一旦发生了不能靠小药箱中的药物救治的意外伤害或疾病,要及时找当地的医疗机构治疗。例3(湖南常德)小明一家人寒假外出旅游,由于他的奶奶有心脏病,妈妈晕车,爸爸有胃病,为了能够照顾好家人,他的旅行小药箱里备用的常用药必须要有()A.晕海宁、珍视明、咽喉片B.止痛片、止泻灵、感康C.乘晕宁、胃安、白加黑D.硝酸甘油、乘晕宁、胃肠宁【答案】D【解析】A项分别是治疗晕车晕船、眼疾、咽喉疾病的药物;B项分别是治疗疼痛、腹泻、感冒的药物;C项分别是治疗晕车、胃病、感冒的药物;D项中硝酸甘油主要用于心脏病急救,乘晕宁是防止晕车的药物,胃肠宁主要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道痉挛所引起的疼痛及胃
本文标题:初中生物复习 用药与急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511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