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预防自杀手册07应心汤剑清200724033109现状•我国每2分种就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自杀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自杀在我国已成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而在15岁至34岁的人群中,自杀更是成为首位死因。这些都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的权威数据。从世界范围看,目前每年估计有100多万人死于自杀,而自杀未遂的人数则可能是自杀死亡者的10-20倍。我国自2000年以来,每年10万人中有22.2人自杀,每2分种就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自杀未遂者往往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残疾。自杀也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自我保护是人类最强大的本能,所以,自杀的驱动力肯定更为强大。但是,人们为什么会自杀呢?我们可以预先做些什么?•2005年,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自杀研究专家、心理学家乔伊纳的父亲自杀身亡,这一惨痛的打击使得他开始尝试回答这一问题。《为什么自杀》一书于2005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乔伊纳认为,人有两种基本需求,一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融入他人的圈子;二是渴望对他人有用,或者能影响他人。大体上自杀的人必须满足极度绝望和沮丧两个条件:•一、人们死于自杀,是因为他们“能”——也就是,他们对疼痛变得不再敏感,并且习惯于面对暴力;•二、人们死于自杀,是因为他们“想”——他们通常都对自己尊重的组群或关系不再有归属感,这使他们不再与他人联络,变得绝望,不能看清现实并失去亲密关系;而且感觉自己成了亲人的负担,或者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普遍存在的对自杀的误解•自杀对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心理、社会和经济上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每一位自杀者最起码严重影响到6名亲友。因自杀行为造成全球范围的经济损失,合计占全部疾病经济负担的2.5%。在中国,每年13.5万未成年的孩子经历母亲或父亲死于自杀的伤痛,1500多万自杀死亡者的亲友因无法面对亲人的现实,接受过各种类型的心理帮助。但是,我们对于自杀事件往往有不当的反应,许多是源于我们对自杀存有一些误解,例如:认为青少年人并没有重大的忧虑,应不会自杀;或自杀者一定是有精神病等。下列将列出一些常见的误解,以便我们对自杀行为有进一步的认知。•1、“自杀事件一般都是无迹可寻的”或“表明想自杀的人通常不会自杀”•大部分的自杀者都有明显或间接的求助讯息。例如与好友道别、将事情安排妥当。据一项调查老人自杀的报告显示,有70%的老人在自杀前曾经向身边的家人及朋友显示其自杀的意图;而有30%的老人曾多次向家人或其他人以不同方式表示其自杀的意图。其实自杀者在作最后的决定前,很大程度上会表现出内心的痛苦及犹豫,若自杀者身边的人能及时察觉并加以援助,可能会减少悲剧的发生。•2、“自杀未遂者并非真正想死”事实上,部分自杀未遂者死亡愿望很强烈,只是自杀的方法不足以致死或抢救及时,这些人再次自杀的可能性最大。所以,当我们面对别人透露自杀意念时应以严肃及谨慎态度处理。•3、下决心自杀的人都是坚决想死的事实上许多自杀者在行动前常常是矛盾重重的,他们只是拿死亡下赌,看看有没有人来挽救他们,很少有人是在不让别人知道他们的想法的情况下自杀的。•4、一件小事也足以令人寻死?我们在新闻报章上经常看到一些人的自杀行为是因为轻微争执或挫败事件引致,例如曾报道一女生因被老师及同学怀疑她偷东西而寻死。其实自杀行为并不能以单一件事去理解,因为自杀者长期面对的压力或被其它所困扰的问题经常被忽略。该次引发自杀行为的事件其实是一条导火线。若自杀者的根本问题未被察觉以致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另一次简单的小事亦可能再次引发自杀的行为。•5、“自杀者都有精神病”事实上并非如此,给自杀未遂者贴上“精神病”的标签,会使他们觉得受到了侮辱和歧视,往往成为他们再次自杀的原因。•6、不能与有自杀可能性的人谈自杀,否则会促发他死亡事实上跟可能自杀的人讨论自杀的问题,可以及时发现他的自杀企图,对其自杀的危险性进行正确的评估,使他体会到关爱、同情、支持和理解,因而不会促发他自杀。当然,谈话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在涉及有关自杀的方法、手段时要谨慎。心理解剖•为了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应该对引起每一次自杀现象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和了解。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心理解剖工作。•这里所谈到的“心理解剖”(psychologicalautopsy)概念是相对于“尸体解剖”的概念而言的。虽然二者针对的都是已经死亡者.但心理解剖是指一种通过与已经死亡者有关的活着的人的访谈而重建自杀死亡者信息的方法。作用•通过该方法,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明确已经死亡者的死亡方式,如自然死亡、意外死亡或是自杀死亡。同时还可以更好地了解死亡原因和其他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自杀提供信息。•我国是自上个世纪末才开展心理解剖工作研究的。对于已经确定是自杀死亡的人员进行心理解剖,不仅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再次验证和明确其死亡的原因是自杀。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心理解剖工作,更深入地了解自杀死亡的心理学原因,以及死亡者生前周围的社会心理环境,同时了解自杀死亡后对其周围人员所产生的心理影响,从而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以后的自杀现象、为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积极有益的线索和相关的经验、教训。具体操作•在心理解剖工作中,为便于叙述,一般把进行具体操作的专业人员称为“访谈人”(一般是应该由经过系统培训的心理咨询人员和精神医学工作者共同来担任,必要时还应该聘请社会上的其他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把接受调查和询问并被要求提供死亡者信息的其他人员称为“信息人”(主要包括自杀者的家庭成员、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同事同学或是战友、参与过急救工作的医务人员、自杀的发现者或目击者以及其他一切相关人员)。•1.首先应全面收集并准确掌握死者的基本情况。•2.对信息人开展访谈。访谈的方式主要应该采用面对面访谈。•3.对信息人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心理学或社会学方面的各种问卷对信息人的社会心理状况进行问卷调查。•4.最后,根据上述所有材料予以综合,对死者采取自杀行动的可能原因以及影响其自杀行为的可能的心理因素进行深人的剖析,用“心理解剖”方法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来佐证死者“自杀”的事实,寻找导致自杀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和控制自杀的方法。世界预防自杀日•世界预防自杀日定于每年九月十日,它是由世界预防自杀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举办的。今年的世界预防自杀日的主题是“终生预防自杀”。使用这个主题是要强调自杀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所以预防和干预自杀的策略要适用于不同年龄人群的需要。预防自杀手册•当你得到过别人爱的温暖而生活让你懂得了把这温暖亮成火把从而去照亮另外的人的时候不要忘了这就是生活对你的最高奖赏关爱生命,呵护心灵为了让此手册去照亮更多的人请您告诉更多人ThanksForListening
本文标题:预防自杀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523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