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高三上学期期末成绩分析家长会ppt课件
学生会1制定计划。计划是取胜的前提。2为使假期的复习任务落实到每天之中,首先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一个是学习和休息的假期整体计划,另外就是每天具体的复习计划。最好能细化到每个时段做什么,真正把复习计划落实到实处。重视基础,复习时就不能脱离教材。教材是高考命题的依托,是本,任何复习资料都依照这个本。教材不仅是高考命题的依托,也是高考复习的依托,一定要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地把教科书认真读一读,把基础知识认真落实;抓基础要把课本上的题认真做好,有些高考试题就是课本上的练习题的变形,而且课本上的练习题是最基本的,不但要会做而且要熟练。因此,复习回归课本很重要。还有就是查漏补缺,很多同学都有错题集。建议学生将上个学期复习过的内容进行整理,以自己做错的习题为线索,来检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把经过查漏补缺找到的知识点,详细地记录下来,以便最后阶段复习时参考。考生一定要结合学校的复习计划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考生制定计划时,对于弱科及科目中自己存在的弱点要尽早安排补习。31、反复翻看错题本,动手做里面的错题。(每周或两周一次重做一下错题本,对那些比较顽固的错题还要考虑一个月以后再做一次。此外,考试前更应重做“错题本”。做到同一道题不能错两次,同一类题目不能错两次2、与同学互换错题本。(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提高练习的准确性。)寒假时期善于总结(错题本)43、错题本的完整格式。除了每次考试的错题,也应该记录每天作业的错题。每天做新作业前,把昨天的错题解决后再开始新的作业。对每道错题都要重新摘录,并且要包含以下元素:错误过程陈述、错误原因分析、错误类型总结、最后将正确解题过程写出。示例:X年X月X日原题:……错解:……错误原因(种类):……正解:……5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是对自己缺乏耐心和信心而造成的。但是只要坚持下来,善待错误,你很快将会欣喜地发现,错误会变得越来越少,你也很快会从烦琐的错题整理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信心。“错题本”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办法,是减轻学习负担的作业。通过“错题本”的使用,可以提高思路质量,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知识点及概念点,可以极大地改善粗心的现象,可以迅速地提高学习成绩。6寒假时期要善于比照比照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根据自己比照,回忆高三学期初和现状,看看提高的程度在哪。考察自己一学期以来的得失哪些内容已经掌握了?依靠什么方法?哪些内容经过一轮的复习依旧没有提高?自我比照利于最后阶段备考方法上的调整,方便对症下药。7其次,考题之间的比照。拿出以往的卷子或者练习题,比照一下丢分在哪块地方,而这块地方哪些是容易得分的,有条件的话可以互相咨询,看看别人的卷子,尤其是中上程度的学生,基本不是因为不会做而丢分,而是所谓的“马虎”。马虎不是习惯,而是思维不严密,被试题干扰信息所误导,通常这类题型是容易抓分也容易丢分的,大家要做一个总结,因为这些题人人都有可能做对,也有可能做错,大家要总结哪些自己容易错的,尤其是选择题方面。选择题在试卷中题目分值大,但也较为容易做出来,但同时也容易出错。8千万不要忘记分析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是进入高考复习以来最接近高考的模拟测试,期末成绩存在的差距有必要很好的利用,以便从差距中找到考试成绩不理想的真正原因。有学生经常问我:老师我上课一听就懂,就是不会做;如果思路会,可是一做就错,这个怎么解决?大家注意高考是考“三基四能”,三基就是基础知识、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一个学生听懂了,不一定会做,这中间是因为基本概念理解不到位,即使能听懂,也不会做。这不叫马虎,不能单纯地归结为审题不仔细,不是这样的。会做但做不对,这是一个基本技能不过关的问题,这个是需要你在大量的做题中来刻苦地训练,要没有一定的训练,这个技能是提高不上来的,这本身也是一个高考考试的重要要求内容之一。会做能不能做对,这是一个基本技能是否达标的问题,老师是帮不了你的,需要你在自己做题的过程中严格地把握解题质量,力争做到会做的题目不丢分,那你就一定会成功。再一个做对不等于做好这是一个基本技能质量的高低问题。如果题目本身不怎么难,你却找了一个别扭的方法把自自己折磨得死去活来真是疲于奔命呀。9大家记住,高考的分数拉开的主要题型不是最后的难题,而是基础、中等题,因为高考是选拔类考试,必须在同一层次的学生中做出区分,在命题过程中,按照3:5:2(基础、中等、拔高)命题,以数学为例,高考中单纯数学得120分,这不是一个多难的事情,按照命题比例计算,30%的基础分,50%的中档题,20%的难题,30%加50%,占有80%,这80%就是基础题和中档题,合起来是120分,这120分完全是高考的要求是有章可循,如果说一个学生在高考中数学得不到120分,我想不是因为智商问题,不是因为是否用功的问题,甚至也不是因为你做题比较少的问题,很可能是因为你会做的题目结果把它做错了,于是你得不到120分,所以我对这种学生提的建议是:一定要相信自己数学能得到120分,你是完全有这个能力的,你只需把一些比较基本的题目注重细节能够做对做好就行。10但大部分题型,存在以下手法导致学生丢分:1、概念混淆,导致误导学生走弯路;2、知识搬家,将知识点换一种方式考察;3、隐含知识点,如需要作一步推导、辅助线等;4、知识再生,用陌生的概念来考察知识点,也就是好像不相关的话,但是却指出了知识点是什么;5、多个知识点综合,其实只考察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其他的知识点是干扰用,试题表面一目了然,却容易出错。11寒假时做题训练不必花费过多时间,学校布置的作业就够大家受的了。就用这些作业去训练吧,但是在训练过程中,不能盲目做题,要有目的的做题。依旧强调挖掘解题思路,总结类似题型解法共性,形成固定的做题步骤,这样在做其他题的时候,才能临危不乱,达到以做少量题拿下一大类型题的目的。12期末考试分析会13家长应该以何种态度对待孩子的寒假呢?14对于每一个高三学生,这一年的寒假是12年学习生活的最后一个假期,也是个人自主安排学习的最后一整块时间。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这个假期,通常存在两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让孩子全力以赴,所有时间都用来复习功课。这些家长认为,开学后几个月就要高考了,刻不容缓。他们甚至给孩子订出几不准:不准上网,不准跟同学出去逛街,不准聚会。这样的家长愿望是好的,但是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首先,孩子紧张了一个学期,再继续绷着弦儿身体肯定承受不了。其次,马不停蹄地学习容易产生厌烦感觉。第三,憋在家里闷头看书的做法和节日气氛不融洽。眼看着别人欢欢喜喜过春节,独自一个人埋头苦干,心理上就不舒服。的确,家长这种“拼时间、拼精力”的观念太残酷了。孩子是考生,也是个普通的人,需要张弛有度的学习和生活。15第二种倾向是让孩子痛快地玩。孩子念了12年书,每个假期都紧紧张张地学习、补课、提高。眼下最艰苦的日子要来了,索性彻底放松。抱着这样的想法,有的家长带孩子去旅游,有的家长给孩子买电脑让他上网、玩游戏。其实,这种做法也绝不应该提倡。劳逸结合要有“度”,假期太安逸了,一旦开学,孩子从生理到心理都不能很快适应。而高三下学期高密度的“备考演习”容不得半点迟疑,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因此,建议所有的考生家长要提前周全地考虑好假期安排。既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又要珍惜这个考前最后的可稍事休息的阶段,帮助孩子调整身体状况和心理平衡。16很多高三孩子对于这个寒假都会有这种既期盼又畏惧的心理。期盼在这个假期里能放松一下心情,不管原来成绩如何,都期盼自己的成绩上一个新的台阶。但同时,恐惧感也充斥内心,有对春节忙于人际交往的恐惧,有对不可知未来的恐惧,也有如何运用时间的恐惧……实际上,寒假既是孩子体能的恢复期,知识漏洞的补充期,也是心情的加油站。寒假里可以适度放松,但节奏最好与放假前基本保持一致,弦儿要适当绷着。期末考试是进入高考复习以来最接近高考的模拟测试,孩子可以从期末考试中寻找出自己复习的重点和要点。春节是一年中亲朋聚会最为密集的时期,高考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成为一个家族共同关注的问题,这种关注或多或少会给孩子徒增焦虑之情。因此,有些可参加可不参加的聚会,不妨慎重安排,适当考虑让孩子避免参加。至于父母聚会回来,孩子更需要的是鼓励和支持。17作为备战高考的家庭,一定要重视亲子间的交流,尤其是在关键时间点,这不仅会降低孩子负面情绪的程度,更有利于强化其自信、乐观、抗挫折的心理品质。考虑到孩子面临高考压力已经很大了,如果在交流时,父母只是一味地施压,反而容易激起孩子的抵触情绪,增加额外的负担,因此一定要注意交流技巧。和孩子聊天,不要立即进入学习这个话题,可以先谈谈春节中的趣闻,尤其着重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以此建立良好的谈话关系,这种关系的培育可能需要几天时间,父母要有耐心,等到和孩子的交流比较通畅时,再顺势让孩子自己说说开学后的打算,并多给他鼓鼓劲儿,这样有利于孩子迅速进入到主动学习的状态中去。18最后一个寒假对于高三学子的影响19平时一起上课做作业,能拉开距离的地方并不大,而这个寒假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后机会,因为这是最后一次高三学生拥有大块的自主时间,也因此,这个寒假就决定了每一个孩子高三下学期起飞的高度。这次寒假的复习效果直接影响了3月19、20号的河北省一摸考试的成绩(6号开学),甚至决定了高考(91-10天)20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是孩子们依靠本人的力量不能实现的,他们也不可能改变所有的事,但高考的成败确是真真切切地把握在孩子自己的手中。那就是努力就一定有收获。21高三寒假是高考前最后一个自我主宰的时段,每个孩子都没有退路,他们需要积极、严谨地安排好寒假,踏实、有条不紊地做好每一件事。寒假里,孩子的时间不再有老师帮忙打理。于是,忽然间他们有了大把的时间,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好好打理。貌似一天从早忙到晚,可并未完成多少事情。因此,详实的计划能帮助高三的学生更好地利用时间,22孩子紧张是一种自然的心理反应,但部分孩子会为此而倍感焦虑,甚至出现饮食不佳、难以入睡、做事拖拉、不知所措等症状。究其原因,大多是源于孩子面对压力时处理不得章法导致负担过重。此时,最好的干预措施就是让他把对“担心高考”的注意力转移到“做一些脚踏实地的事情”上来,而找目标和订计划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选择。但是,计划中还需要注意的是:23(1)计划要考虑全面学习计划不是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学习有时,休憩有时,娱乐也有时,所有这些都要考虑到计划中。要学会休息。春节是考生唯一“放大假”的理由,高三生也要从书本和试卷中完全走出来,好好地休息。高三的生活很辛苦,这不仅是拼知识和能力,而且也是在拼体力。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体力是很难做到每天高效地学习的,因此,适当地运动是寒假很重要的一个环节。24(2)从实际出发制订计划制定计划,不要脱离学习实际,要符合自己现在的学习压力和水平。有些同学制定计划时,满腔热情,计划得非常完美,可执行起来却寸步难行。这便是因为目标定得太高,计划定得太死,脱离实际的缘故。寒假中,本来就属于心情放松的时候,如果过于严格,争分夺秒的计划往往执行不了几天就被抛之脑后了。在计划中还要突出自己的学习重点。学习时间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学习要有重点。在这里,重点一是指学习中的弱科,二是指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只有抓住重点,兼顾一般,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率。25父母要引导孩子制定可行的目标。虽然此时此刻孩子或父母可能已有高考的最终目标了,但这对于3个月后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其激励作用有限。当孩子因为某次考试出现较大失误时,很可能会因为没有近期目标而长时间不能自拔。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制定符合自己的短期目标和计划,如月考成绩、小测成绩、每周自我复习的计划,甚至开学后每天要完成的额外练习进度等,以便及时给与自己强化,调整心态,使自己始终保持平缓上升的发展状态。只有当孩子能够始终清晰地认清自己时,负面的情绪才能降到最低。26(3)注意效果,及时调整学习生活是千变万化的,它总是在引诱孩子去偷懒。寒假生活,无论是娱乐节目还是
本文标题:高三上学期期末成绩分析家长会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588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