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年级语文试卷出题人:王淑坤审题人:方芳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8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2.□□□□□,□□□□□。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十五从军征》)3.佁然不动,□□□□,□□□□。(柳宗元《小石潭记》)4.□□□□□,贫贱不能移,□□□□□。此之谓大丈夫。(《孟子二章》)5.李白在《行路难》中,借用历史典故,表达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不敢自弃,继续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的诗句是:□□□□□□□,□□□□□□□。6.《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忧国思乡之情的诗句是:□□□,□□□□□□□。7.《曹刿论战》中点明曹刿请见原因的句子是:□□□□,□□□□。8.《满江红·小住京华》中写作者不为世俗所容,常受折磨的的句子是:□□□□□□□?□□□□□□□。(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0分)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9.本文是作者__________(人名)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他是三国时期________国丞相。(1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先帝简拔以遗.陛下()(3)先帝不以臣卑鄙..()(4)遂许先帝以驱驰..()11.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兴衰之理。在文中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其中有何深意?(2分)12.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13.古代每逢要事,臣子必给君王呈上奏章,陈情言事。本文是作者出师北伐之际写给后主刘禅的,纵观全文,你认为作者写此表的用意何在?(2分)(乙)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5分)太宗诫子太宗尝谓皇属曰:“朕即位十三年矣,外绝游观之乐,内却①声色之娱。汝等生于富贵,长自深宫。夫弟子亲王,先须克己。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至于听断之间,勿先恣②其喜怒。朕每亲临庶政,岂敢惮于焦劳!汝等勿鄙人短,勿持己长。乃可永久富贵,以保终吉③。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④。不可不察也。”[注]①却:摒除。②恣:任凭。③吉:吉祥。④贼:敌人。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1)每著.一衣()(2)逆.吾者是吾师()15.短文中,太宗是以自身经历来告诫后代为人处世的道理的,其中太宗列举了自己的哪些做法?请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2分)16.读完此文,请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2分)(三)现代文阅读(25分)生命的两头杨继红我抱着襁褓中的孩子回家的当天晚上,父亲中风倒下了,迄今再也没能离开病床……产假的100多天里,我几乎天天都会望见生命的两头:一边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小生命一点点成长,另一边是一个苍老的但同样至爱的生命一点点灯干油尽……令我终生遗憾的是,我和全家人,都是到了老父亲不能言语、不能识人、永不能再感受亲情的时候,才知道这种比“死别”更残忍的“生离”的方式,叫作“脑退行性变化”……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阿尔茨海默症”。在中国,这种退变一直被叫作“老年痴呆症”……而从生命规律上来说,人过了60岁,这样的退行性变化就已经不可遏止地开始了,男性可能更早一些,一旦开始,也许可以减缓,但不可逆转……我父亲是一个老军人,参加过抗美援朝、参加过湘西剿匪,跟着苏联人学过飞机驾驶……我记得大学同学第一次见到爸爸照片的时候,禁不住一阵惊呼:“你爸爸长得真像郭富城!”——他的确挺帅气的,年轻时候,唱歌唱的跟李双江似的,写的一首好字,狂草,极其豪放……但是他现在只剩下了不到140厘米的身长,头显得特别大,整个人衰弱到不足80斤重。算到今天,他已经瘫痪卧床两年多了。回头看,我回家待产那十几天,其实是此生我与他最后的手拉手散步、最后的面对面坐着吃饭、最后的我和他一起站在阳光下、木棉花下、紫荆树下……因为我和孩子被分头重症监护了十几天,我们俩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女儿出生的第12天。第二天就是端午节,那晚上我爸爸抱着外孙女,特别欣慰,说“杨氏门中,一脉宗亲”,说孩子像他,说我们夫妻俩要在农村都该当爷爷奶奶了……那样一个亲情漾漾的晚上啊,突然他当天晚上就中风了,倒在床边,几个小时之后才被家人发现……之后的几天他都是昏迷的。医生告诉我们:他这五天能醒过来,就能活过来,如果醒不过来,就永远醒不过来了。那几天全家人除了抱头痛哭就是分头各自垂泪。五天之后我一照镜子,头发中分那部分,全白了。熬到第五天,父亲终于醒过来,但是不认识我们,自言自语,或盲目地盯着人与物,目光是那种冷漠到毫无内容的空洞。又过了一个月,他慢慢地能说话了,逐渐地认得出我们了。有一天他突然打电话,把我、哥哥、弟弟全叫过去,他说他一定要站着尿泡尿。我哥哥和弟弟把他架到厕所,却完全没有让他自主地站着,一松手他就整个人往下滑,试了几次还是不行——此生再也不能再站着尿了,曾经那么刚强和要强的一个男人,哭了……从那之后,父亲很配合地插上了尿管,鼻子一边插着氧气管、一边插着胃管,胳膊上插着输液的套管……就这样度过了两年多。在这个过程中,我知道了什么叫“退行性变化”,才知道这个病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会带来怎样可怕的、摧毁性的打击。他苏醒过来的那个月,我们全家人在医院陪他过了一个中秋节,他像过去的每一年一样,让我们轮流念月亮的诗,我们和他一起吃的一个大月饼,只是他的那一块,是用粉碎机打成糊糊,从鼻饲管里给他灌下去的……这是一个特别凄惨的中秋,因为母亲一直在流泪,全家人老老小小地都在互相安慰着流泪……但后来我才意识到,这又是多么珍贵的一个中秋,因为那时候父亲还认得我们,还会念诗,还会笑与哭……再之后我去看他的时候,他就管我叫“东阳”(妈妈的名字),可能是因为我胖了,他把我当成了妈妈。他不停地说,“你要把三个孩子带大,事情已经这样了,没有办法了。”我跟父亲说:“爸,我们三个已经长大了。”他就说,“不光带大,要把他们带成好人。”我说:“他们都是好人……”多么悲凉啊,曾经他那么为我们骄傲,他常常跟邻居同事说,我女儿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我大儿子是大学老师,我小儿子是个破案能手,是刑警队长……他真的为我们骄傲。但现在他没有意识了,所有人都不认得了,掐他他也不痛了,只有特别大声响的时候会扭头看一下,只剩下最基本的身体本能反应,看着他的时候,我经常会想起《地藏经》里那句话:“不知魂神当至何趣?”我的父亲,得了这个病的父亲,他的魂神到底漂游到了哪里?曾经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付出过那么多心血的老父亲,他在人生的弥留阶段完全忘记了我们已经成长!我小时候,父亲会骑一辆自行车,前杠上坐着哥哥和我,后面妈妈抱着弟弟坐上去,一辆车就这么载着全家人,骑到一个河边游泳,捉小鱼小虾……这几乎是我记忆最深的童年周末印象,我的父亲是那么强大!小时候我问他,写信是怎么回事?他把我带到一个绿色的邮筒前面,告诉我:这个叫作邮箱,我们把要说的话放进去,那边你想念的人就会听到你说了什么,如果你很长的时间不给它喂信,它就会又饿又渴。他说邮箱张着大嘴,是在替远方的人说:“我要喝水。”……时至今日,邮箱这个东西都很难看到了,但偶尔走进邮局,我还是会想起来父亲压着嗓子说的:“我要喝水。”还有一次我问爸爸:为什么大家都睡觉了,路灯还亮着——爸爸没有回答我,到了晚上他带着我,到家附近一个特别荒凉的桥头上坐着,数路过的行人。一直数啊数,困得打瞌睡了,他还让我数。那一晚上,我和爸爸一直数到11点多,我记得,有30多个人走过了那座桥。爸爸说:“你记住,没有一盏灯是白白亮着的,总有人在你不知道的时候需要它。”这就是我心目中善良、坚强、最最亲爱的爸爸。可是到后来,他病了以后,他看不见光了,医生用特别刺眼的强光手电打他的眼睛,他也没有光感。为什么会这样呢,医生给我看他的脑电图,像一个干核桃一样,只有中间那个格,旁边是没有肉的。医生告诉我们说:他的眼睛是好的,角膜什么的都是好的,他没有光感反应,是因为这一部分脑神经已经萎缩,没有了,所以他看不见光了。为什么我会想起来他带着我在桥头数人这个事,我觉得我们几个孩子,可能最值得我们自信的优点就是善良,那种根深蒂固的对人的善意来自于这样的教育。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在桥头的那个夜晚,父亲告诉我:“没有一盏灯会白白亮着,总有人在你不知道的时候需要它。”爸爸有糖尿病、高血压,医生不让他喝酒,我们偷偷把他的啤酒换成了一种叫啤儿茶爽的饮料,他喝一口就倒了,直接倒在了饭桌上。我说爸你为什么这样不配合呢?全家人都严厉地指责他,认为他不懂事,任性……可后来当我两岁的女儿不想喝牛奶的时候,她倒了,我会很耐心,我说宝贝你倒在地毯上怎么收拾呢?这个时候我知道没有理由责备小小的她。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要“给生命的两头同等关爱”。如果把80岁看成人生的平均寿命的极限,当他到了80岁以后,你就要把他完全看成一个婴儿,那样去教他,体谅他,宽容他和放纵他。我们至少在五六年前就应该对我父亲进行药物干预,那么到现在他的生命至少还保有对亲情的认知,我们就不会这么遗憾。老父亲四进ICU都坚强地回来了——因为他的心肝胃脾肾全是好的,而脑萎缩了;他的眼耳鼻舌身其实都是好的,但意识没有了!这是多么残忍的一种疾病!父亲母亲都曾经年轻过,而我们不曾年老过,我们应该知道他们走进暮年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然后科学地给予他们,这是对父亲母亲的大孝。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1)襁.褓()(2)给.予()(3)遏.止()(4)根深蒂.固()18.细腻的描写能够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第三段中细致地描写了父亲哪些特点?从全文看,对父
本文标题: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610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