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资源与产出:罗伯津斯基定理假设某一生产要素总量增加,比如说资本供给增加了ΔK。为了使新增加的资本(ΔK)能全部被利用,以保证充分就业,则需资本密集型部门(X)来吸收新增的资本,但要保证X部门将新增的资本全部吸收,还需要一定的劳动来与其搭配,所以Y部门不得不缩小生产规模,以便释放出一定的劳动(ΔLy)Y部门在释放出劳动的同时,还会释放出一定的资本(ΔKy),这部分资本也需X部门来吸收,最后达到如下状态:当上述两式都满足时,所有的要素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并且两个部门的要素密集度保持不变,结果X部门的生产扩大,而Y部门的生产则下降。如果是劳动总量增加,资本总量不变,则同样的道理,Y部门的生产将扩大,X部门的生产将下降。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LFKFLCKC生产X所用的劳动生产Y所用的劳动OFIncreasingIncreasing1FCOC两种商品生产部门间的资源分配生产Y所用的资本生产X所用的资本CL2FL2CT1FT1CF1L1FL1CT2FT2C1生产X所用的劳动生产Y所用的劳动IncreasingIncreasingF2O1FO2F2OC资本供给增加的情形生产Y所用的资本生产X所用的资本TT1TT2OutputofXOutputofYSlope=-PC/PFSlope=-PC/PF2Q2FQ2C1Q1FQ1C要素与生产可能性雷布津斯基定理给出的启示资本禀赋增加的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会趋于收缩。劳动人口增加的国家,资本密集型产业难以发展。比较优势并非一成不变,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资本积累实现比较优势产业的转变。贸易与收入分配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X:资本密集型Y:劳动密集型在均衡状态下,劳动和资本的价格分别为:要素的实际报酬等于其边际生产力X相对价格上升X部门的K、L获得比Y部门更高的报酬K、L从Y流向XY:劳动密集型X:资本密集型X扩张需要较多的资本与较少的劳动相配合Y部门只能释放出相对较少的资本和较多的劳动K超额需求,L超额供给资本价格将会上涨,而劳动价格将下跌X、Y两个部门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均下降X相对价格上升X、Y两个部门资本—劳动比率均下降边际收益递减规律//xyrPrP和均上升,而//xywPwP和均下降,即X相对价格上升后,资本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上升,劳动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图形证明rwPYPXP’X(,)(,)YLYKYPawrwawrr=+(,)(,)XLXKXPawrwawrr=+[]/(,)(,)/(,)YKYLYKYrPawrawrawrw=-[]/(,)(,)/(,)XKXLXKXrPawrawrawrw=-(,)/(,)(,)/(,)LXKXLYKYawrawrawrawrX:资本密集型Y:劳动密集型;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TheStolper-SamuelsonTheorem)假设:一国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土地和劳动),每一种商品都不是生产另一种商品的投入物;有竞争;生产要素的供应量是给定的;两种生产要素都得到充分使用;一种商品(X)是资本密集型的,另一种(Y)是劳动密集型的,不论有无贸易时都是如此;两种生产要素在各部门(但不是在各国间)是流动的;开展贸易提高了X的相对价格。定理:根据以上假设,从没有贸易转到自由贸易,毫无疑问会使在价格上升的行业(即出口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资本)的报酬提高,而使在价格下跌的行业(即进口竞争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劳动)的报酬降低。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引申结论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国际贸易虽改善了一国整体的福利水平,但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因为国际贸易会对一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化A国:资本丰裕B国:劳动力丰裕A国资本相对廉价,B国劳动相对廉价贸易前贸易后A国X相对价格上升,资本价格上升、劳动价格下降B国Y相对价格上升,资本价格下降、劳动价格上升商品价格均等,要素价格均等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生产技术条件决定了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的形状,商品价格则决定了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所在的具体位置。单位等成本直线所采用的最佳要素比例,可由通过原点与单位等成本直线与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的切点的一条直线的斜率表示。在均衡条件下,两个部门所面对的要素价格完全相同,因此,与X的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相切的单位成本直线和与Y的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相切的单位成本直线是完全重合的。在自由贸易下,X、Y两种产品无论在A国还是B国价格都是相同的,另外两国的生产技术条件也完全相同,所以两国相应产品的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的形状和位置也完全相同,从而两国在均衡时的单位成本曲线也完全相当。实际上,A、B两国在贸易后要素价格的决定均可由上图来描述,于是,贸易后两国的要素价格自然也就相同。要素价格均等化条件:1、要素价格的均等以商品价格的均等为先决条件。2、要素价格均等还必须要求生产技术条件到处一样。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定理的假设假设:两个国家、两种生产要素、两种商品;在所有市场上都有竞争;每一种生产要素的供应量都是固定的,在各国之间没有生产要素的移动;两种商品生产的技术水平完全一样,但要素密集型不一样,X是资本密集型的,Y是劳动密集型的,并且不发生生产要素密集度变换,即两国X都是资本密集型、Y都是劳动密集型,不会发生变化;两个国家不论有无贸易都生产两种商品;没有关税和运输成本,商品在国际间能完全自由流动。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定理定理:根据根据一系列假设,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而且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以致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资本单位都能获得同样的利息率。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简评第一,李嘉图用比较成本差异阐述了贸易互利性的普遍原理,而俄林等则进一步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解释了为什么比较成本有差异,在理论上有所发展和创新。第二,俄林把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分析,不是单单比较两国两种产品的单位劳动耗费的差异,而直接比较两国生产要素总供给的差异,从一国经济结构中的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这些最基本的因素来解释贸易分工基础和贸易格局。这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优势理论,对于解释国际贸易格局,具有实际意义。必须承认,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状况在决定各国的对外贸易上起着重要作用。资源禀赋比率理论是从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来解释贸易格局,而要素价格均等定理则反过来分析国际贸易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国际贸易的发生增加了对相对丰富资源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它的价格,也就是增加了它的报酬,另一方面减少了对相对稀缺要素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它的报酬。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经济结构,使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从而使产量增加,收入增加。这些分析对于一国如何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参与国际贸易分工以获得贸易利益,无疑具有积极意义。第三,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仍然是属于比较成本理论的范畴,使用的是比较成本理论的分析方法。但是生产要素禀赋的分析更加接近经济运行的现实,从而增强了理论的实用性。
本文标题:罗伯津斯基定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633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