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电子书(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外交)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从此,中国彻底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走向世界舞台,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中国政府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美国等对中国实行遏制和孤立政策,中国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断绝外交关系二十多年。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从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有了重大突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国际上掀起广泛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适应新的形势、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作出重大调整,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取得辉煌成就,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学习建议○注意梳理历史发展脉络。着重把握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所作出的几次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以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通过了解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的外交智慧和事迹。加深对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认识。○通过观看相关影视作品。新中国外交成就展以及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多相关知识。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外交同屈辱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曾义愤填腐地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站起来的中国人才真正开始以平等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逐步走向外交的辉煌。材料解读:1.新中国必须实行新外交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所以,凡是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我们一概不承认它们的大使馆、领事馆和外交官的地位,只把它们的外交官当作外侨来看待,享受法律的保护。他们犯了法,我们一样照法办事。它们对我们没有办法。――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解读】1949年11月8日,周恩来与137位工作人员在北京外交部街的一幢3层小楼召开外交部成立大会,开启了新中国通过外交手段捍卫新生人民政权的艰苦历程。这是周恩来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节录,其要点是:①旧中国的外交是一部屈辱的历史。②新中国必须制定出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外交政策。③新中国的外交应该建立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等原则基本之上。资料还显示:①由于过去处于半殖民地的地位,旧中国在国际交往中没有独立性,依符于帝国主义。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拥有了独立的国家主权,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因而有可能而且有必要制定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与各国间的关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新中国诞生。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上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新中国都愿意与它们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毛泽东形象地把它概括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资料回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一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这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新中国刚刚成立,就积极开展外交活动。那时候,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但是,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在建国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历史纵横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49年底,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举行中苏会谈。第二年初。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规定,缔约一方如果受到第三国的侵略,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苏联政府还贷款给中国三亿美元。这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第二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千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会议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美国代表团极力阻挠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当会议陷入僵局时,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下,1955年,有共同遭遇的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会上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面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及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历史纵横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会上有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指颠覆活动。人们担心会议会发生激烈争论,走向歧途。针对这种情况,周恩来在会上作了补充发言。他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桌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固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周恩来提出,亚非各国的命运,应由亚非各国人民自已来掌握,吁吁亚非国家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圆满成功而努力。周恩来的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使会议取得积极的成果。后未,人们把万隆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本课要旨○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时和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新中国初期,中国政府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大大提高了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就?二、学习延伸○弱国无外交。○无论强国弱国大国小国都有外交,而且外交上都一律平等。联系新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和旧中国在巴黎和会上中国的不同地位与作用,谈谈你对这两种观点的看法。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当提案通过时,会场一片沸腾,许多人离开座位,非洲国家代表在过道上兴奋起舞,还有人振臂高呼;而一些西方国家代表却在一起交头接耳,有的愁眉苦脸,有的强打精神,有的故作镇静。美国代表也被迫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在联合国会议大厅里跳起舞来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按照国际惯例,理应取得在联合国的代表权。但是,由于美国采取抵制中华人民共和共却国的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进人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历史纵横考虑到第25届联合国大会的表决情况,美国政府知道已很难再把中国拒于联合国大门之外,因而与日本一起向第26届联合国大会提出双重代表权案,即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进入联合国,同时保留台湾在联合国的代表权。这实际是搞两个中国。1971年B月,中国外交鄙发表声明,指出恢复申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同驱逐国民党集团的代表出联合国,这是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中国绝不允许在联合国出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局面。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否决了双重代表权案。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驱逐出去。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此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朝鲜战争停战以后,中国希望美国从台湾海峡撤走它的武装力量,缓和中美关系。但美国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美国不仅继续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活动,还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从南面威肋中国。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中国与绝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外交基本隔绝。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开始缓和。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学思之窗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重大。美国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也面临新的战略抉择。那时候,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思考: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改善的主要原因谈谈你的看法。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随后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公告的发表,震惊了整个世界。历史纵横1971年4月,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乒赛结束后,中国邀请部分国家的乒乓球代表团来华访问。由于中美两国没有外交关系,主管部门将拒绝美国代表团访华的请示报告了毛泽东。毛泽东得知中国运动员庄则栋和美国运动员科恩在日本友好接触的情况后说,现在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他请周恩来指示有关部门立即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尼克松总统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电示美国队:运动员务必去北京。就在周恩来接见美国运动员的当天,尼克松发表了声明,宣布对华新步骤。他把打通中美关系比作人类登月的阿波罗计划。这就是被称为乒乓外交的一着妙棋,通过小球转动大球,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毛泽东抱病会
本文标题:电子书(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外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6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