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132-城市道路交通流特性分析——以株洲市为例
1 城市道路交通流特性分析——以株洲市为例周南金朱敏卿焱景【摘要】首先对株洲市现状道路网发展进行介绍,以城市道路的交通流实测数据为依据,绘制快速路速度-密度散点图,建立城市干道交通流模型,分析了株洲市城市道路交通流特性,最后得到城市道路的推荐通行能力。结果表明,城市道路交通流特性分析能为交通管理者提供相关决策依据。【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流;特性;模型目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交通效率低下、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日益严峻。仅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来解决交通问题效果将不明显,对交通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和科学化的管理才是解决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以株洲市为例,对城市道路的交通流特性进行系统分析,为交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1、株洲市城市道路发展概况1.1道路网格局株洲市位于湖南省东部,长株潭城市群的东南部。株洲市受到地形条件、“板块式”用地布局、城市建设发展时序等因素影响,道路网呈现河东、河西明显的差异性,河东整体表现为“干枝状”路网、河西初步构建成“方格网”道路格局。①城市整体主、次、支道路级配为1:0.5:1.7的“纺锤形”结构,与“金字塔”形结构相比,存在级配失衡的缺陷;②河东核心区主次干路网较为完善,但支路网密度尚需提高;河西核心区内主干路网密度达到较高水平,但次干路网密度较低;③河东沿江地区基本完善,但外围地区以新华路、建设北路、铜霞路等骨干道路为依托,呈现“枝状”形态,且骨干道路上道路错位现象较为普遍。④初步形成“环形+放射”的快速道路网框架,但快速路开放性和系统性尚需强化。表1现状河东、河西核心区道路系统密度现状总体道路网密度(KM/KM2)河西核心区道路网密度(KM/KM2)河东核心区道路网密度(KM/KM2)国标(KM/KM2)快速路0.28快速路0.3-0.4主干路1.02主干路3.53主干路2.35主干路0.8-1.2次干路0.51次干路0.88次干路3.29次干路1.2-1.4支路1.73支路4.66支路2.01支路3-42 图1株洲市中心城区现状道路系统图1.2道路设施1.2.1城市桥隧分布现状株洲中心城区跨湘江桥梁有5座,分别是株洲大桥、石峰大桥、建宁大桥、天元大桥和芦淞大桥。表2现状桥梁一览表编号桥梁名称桥长(m)桥面净宽(m)1株洲大桥1192242石峰大桥1884283建宁大桥1721304天元大桥1265285芦淞大桥182228现状中心城区内跨京广铁路和沪昆铁路主线的主要通道有10处,包括清石支路、响田路、红港路、公园路、新华路、合泰路、龙泉路、芦淞路、南环路、太子路。3 表3主城区跨铁路通道一览表编号名称车道数建设形式1清石支路2车道上跨2响田路4车道上跨3红港路6车道下穿4公园路4车道上跨5新华路6车道上跨6合泰涵洞4车道下穿7龙泉路涵洞4车道下穿8芦淞路涵洞4车道下穿9南环路6车道上跨10太子路6车道上跨1.2.2道路红线及断面株洲城区内主、次干路以一块板为主,主干路建设水平较为超前,但次干路建设等级普遍不高。河东地区由“九纵九横”组成干道系统,纵向九条主干道为建设路、枫溪路、铁东路、红旗路、向阳路、铜霞路、株渌路、金山路、新田路;横向九条主干道为株醴路、芦淞路、新华路、新塘路、红港路、清霞路、江渌路、磨子冲路、航空大道;河西城区由长江路、黄河路、珠江路、泰山路、庐山路、天元大道、昆仑山路、栗雨路、新东路等十七条主干道组成“环形+放射”布局。表4现状主要道路红线及断面编号道路名称道路性质红线宽度(米)断面形式1建设路主干路34一块板2新华西路主干路36一块板3红旗中路主干路34一块板4枫溪大道主干路30一块板5长江北路主干路60一块板6天台路主干路60三块板7炎帝大道主干路60四块板8黄河北路主干路48三块板9合泰路次干路26一块板10石宋路次干路20一块板11人民路次干路20一块板12公园路次干路20一块板13青石路次干路25一块板14滨江路次干路24一块板1.2.3快速路形成“一环七射”的路网结构,“一环”即城市快速环道,“七射”为株洲大道、时代大道、迎宾大道、东环北路、省道S211株渌段、国道320东线。2、株洲市城市道路交通流特性分析2.1数据采集2.1.1路段路段数据采集包括快速路和地面道路,影响路段通行的因素较多,大体上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道路设施几何数据、道路设施环境数据和道路运行交通流特性数据。本文基于这三点,4 确定调查的采集内容,包括:(1)道路设施几何数据。包括横断面构成(车道宽度、数量)、平纵线形、视距等。(2)道路设施环境数据。包括道路设计等级、交通管理与控制措施等。(3)道路交通流运行特性数据。宏观的交通流数据包括流量、车速、密度、车头时距、交通组成、饱和度、车队延误、排队长度等。2.1.2交叉口影响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因素较多,大致包括道路几何条件、交通条件和信号控制条件三类。本文正是从这三大类影响因素出发,确定了数据采集的内容,包括:(1)几何条件现场调查因素:交叉口类型、车道功能、车道数、车道宽度、进口车道坡度、转向车道转弯半径;(2)交通条件现场调查因素:车型比例、交通量、转向比例、饱和车头时距;(3)信号控制条件现场调查因素:信号周期、信号相位绿灯时间、黄灯时间、红灯时间。本次研究选取了8个断面,12个交叉口进行流量调查,同时选取10个断面和7个交叉口做其他交通流特性调查。图2现状调查点分布示意图2.2数据处理与分析2.2.1快速路2.2.1.1流量株洲市城市快速路现仅有二环线一条,环线断面形式以双向6车道为主,在桥梁段车道缩减,环线北段未接通,改为红旗南路承担北环的功能,从实测流量数据来看,环线整体流量不大,其中东环线和南环线流量较小,高峰小时双向6车道流量在1500pcu/h左右,基5 本处于自由流状态,车速较快,密度较小;在西环线石峰大桥断面至田心立交,流量适中,高峰小时双向6车道流量在2800pcu/h左右,速度较东环、南环有所下降。表5快速路高峰小时分车道流量统计表断面位置车道1(pcu/h)车道2(pcu/h)车道3(pcu/h)西环线石峰大桥断面(北—南)455521262西环线石峰大桥断面(南—北)460697403西环线石峰区政府断面(北—南)351668329西环线石峰区政府断面(南—北)226360151东环线E断面(北—南)236316157东环线E断面(南—北)250429254东环线F断面(北—南)177285112东环线F断面(南—北)145309124南环线G断面(东—西)155242142南环线G断面(西—东)121306121注:车道编号原则,从中央分隔带开始编号,编号为1,依次向外。2.2.1.2方向分布系数一条道路往返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在很长时间内可能是平衡的,但在某一短时间内,两个方向的交通量会有较大的不同。这种方向不平衡常采用方向分布系数来表示。下表为株洲市5个快速路基本路段的方向分布系数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表6株洲市快速路方向分布系数断面位置正向反向西环线石峰大桥B断面0.440.56西环线石峰区政府C断面0.650.35东环线E断面0.430.57东环线F断面0.500.50南环线G断面0.500.50从表中数值可以看出,环线上各个路段上方向分布规律有所不同,但大部分路段的方向分布系数都在0.5上下浮动。B、C断面由于受响石广场和田心立交影响,导致该路段方向分布系数差别较大,其余路段受地面道路影响较小,方向分布系数比较均匀。2.2.1.3车道分布特性在同一道路断面,驾驶员所趋向行驶的车道是不同的,但在总体上中间车道的流量最大,表明中间车道行驶的车辆动力性能最好,速度较快,交通量最大;最内侧车道受中央分隔带和中间车道影响,且车辆组成的单一性不如第一车道强,速度较第一车道小,所以交通量较第一车道小;最外侧车道受车辆出入快速路和换车道的影响,受车辆交织影响较大,速度低,为慢车道[1]。2.2.1.4交通组成目前,绝大多数的交通流统计模型研究的都是单一客车流,而不是某种交通组成的混合交通流。而实际的交通流总是存在不同比例的非小客车,且其组成不断变化。在城市快速道路上,小客车流占主导,道路的交通组成比较单一,所以用小客车流理论来研究城市快速道路的交通流是合理的。据调查统计株洲市城市快速路车辆组成如表7所示:6 表7株洲市快速路车辆组成序号车型流量(pcu)百分率(%)1非机动车513635.772小型车712549.623中型车12148.454大型车8846.16快速路车型组成比例小型车49.62%中型车8.45%非机动车35.77%大型车6.16%非机动车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图3快速路基本路段车辆组成分析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株洲市快速路交通流组成以小汽车和非机动车为主,两者占了85.39%,其中小汽车占49.62%,小汽车仍占主导地位;非机动车占35.77%,占了较大的比例,这与株洲市大力倡导非机动出行息息相关。2.2.2城市干道城市干道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是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交通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它与快速路共同分担城市的主要客、货车流,形成重要的交通走廊[2]。2.2.2.1车速分布经实测数据调查,得出高峰时段河西和河东主要道路的平均车速,从下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河西大区路网的平均速度为30.43km/h,较河东25.38km/h要高,反应了河西路网的通达性要高于河东。2.2.2.2交通分布①整体道路交通运行状况良好,高峰时段部分节点拥堵明显。跨江、跨铁路通道有限,主要干道交通分布集中根据中心城区关键断面机动车流量调查,跨江交通主要分布在株洲大桥和天元大桥上;跨铁路交通主要集中在新华路、合泰路和芦淞路上,株洲大桥、新华桥、芦淞铁桥涵洞高峰小时通行能力已接近饱和。②部分路段、交叉口及桥涵通行能力较低造成拥堵。沿江路、人民路、响石广场、响石路铁路桥、公园路铁路桥、合泰路涵洞通行能力较低,高峰拥堵明显。③过境交通加剧道路拥堵。红旗路、新华东路、建设北路等进出城区干道交通、过境交通和城市交通混杂,加剧交通拥堵。 7 表8株洲市城区主要路段平均速度表河西大区河东大区路段名称平均车速(km/h)路段名称平均车速(km/h)珠江路(庐山路-天台路)31.66人民路(响田路-红港路)33.33珠江南路(天台路-泰山路)26.09人民路(红港路-新华路)21.02珠江南路(泰山路-长江南路)31.20新华西路(建设路-人民路)15.12长江北路(庐山路-嵩山路)32.31新华路(红旗路-人民路)23.67长江北路(嵩山路-韶山路)32.69红港路(建设路-人民路)36.63长江南路(韶山路-天台路)30.14红港路(人民路-红旗路)26.32长江南路(天台路-泰山路)33.32芦淞路(铁路桥东侧)22.91天台路(珠江南路-黄河南路)33.17红旗路(新华路-东环路)24.07天台路(黄河南路-长江南路)28.69平均车速25.38天台路(长江南路-滨江南路)35.37黄河路(南环路-昆仑山路)28.16过江大桥黄河路(昆仑山路-庐山路)28.94路段名称平均车速(km/h)泰山路(黄河南路-珠江南路)29.59芦淞大桥40.17泰山路(黄河南路-长江南路)28.35株洲大桥47.05泰山路(长江南路-滨江南路)26.71天元大桥52.80平均车速30.43平均车速46.672.2.2.3交通组成小客车成为道路机动车的主体,占道路机动车比例的42.8%,其次是出租车,占17.9%。摩托车在道路交通中的比重下降的趋势已经显现,仅占12.3%。城市干道基本路段车辆组成表如下所示:表9株洲市基本路段车辆组成车辆类型序号车型流量(pcu)百分率(%)1非机动车203227.922小型车379952.213中型车101113.894大型车4355.98路段车型组成比例小型车52.21%非机动车27.92%大型车5.98%中型车13.89%非机动车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图4基本路段车辆组成分析2.3交通流模型建立2.3.1快速路交通流建模2.3.1.1速度—密度散点图随着流量的增长,车辆行驶时受到相互制约,跟
本文标题:132-城市道路交通流特性分析——以株洲市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70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