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初三自主招生拓展内容教学案8逻辑推理拓展
第1页专题逻辑推理(教案)一、主要知识点:逻辑推理问题的已知条件一般给出若干信息,这些信息有的与数学有关,有的与数学无关,而且正确与错误信息往往混杂在一起,或者若干信息是隐蔽的,要求我们按形式逻辑的方法排除错误信息,分离出正确信息,或将隐蔽信息挖掘出来,进一步推理获取全面信息,得出所要求的结论。解决逻辑推理问题,我们思维要灵活,逻辑要清楚,表达要准确,对于逻辑推理问题的学习,我们可以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进行。二、典型例题:(一)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例1:某校举办数学竞赛,A、B、C、D、E五位同学得到了前五名,发奖前,老师让他们猜一猜各人的名次。A说:B是第3名,C是第5名;B说:D是第5名,E是第4名;C说:A是第1名,E是第4名;D说:C是第1名,B是第2名;E说:A是第3名,D是第4名。老师说,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问获得第4名的是谁?解:因为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而第2名只有D猜的B,所以B是第2名;由此,A猜的“B是第3名”就不对了,即知:A是第3名(E猜的);于是,D猜的“A是第1名”就不对了,即知:C是第1名(D猜的);从而,A猜的“C是第5名”就不对了,即知:D是第5名(B猜的)这样以来,就得出:C是第1名,B是第2名,A是第3名,D是第5名,因此,第4名是E。点评:本题抓住“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及“第2名”只有D猜的“B”进行推理,推理过程环环相扣。例2:在黑板上写着若干个0,1,2,可以擦去其中两个不相等的数字,并代之以与擦去的数字不相同的数字(例如,用2代替0和1,用1代替0和2,用0代替1和2)。证明:如果经过若干次这样的操作后,在黑板上还有一个数字,那么这个数与擦去数字的先后次序无关。证明:设数字0,1,2的个数分别为p,q,r。由题设,每一步操作,所有三个数p,q,r都增加或减少1。而p,q,r的奇偶性也随之而改变。当黑板上只剩下一个数字时,p,q,r中的一个变为1,而另外两个变为0。即一个奇数,两个偶数。这就说明,一开始时,这三个数p,q,r中必有一个数的奇偶性与另外两个数的奇偶性不同,这个数所对应的数字就留在黑板上,因此,黑板上留下的那个数只与p,q,r的奇偶性有关,而与擦去数字的先后次序无关。点评:本题要关注每一步操作,三个数字个数p,q,r的变化情况,并根据题意得出p,q,r中必有一个数的奇偶性与另外两个数的奇偶性不同的结论,进而得出所要证明的结果。(二)用表格帮助推理通过列表可以将条件系统化,能够直观地帮助我们推理,有助于逻辑上的操作。例1:有50个女孩,她们的肤色是白色的或黑色的,眼睛是蓝色的或褐色的。若有14个蓝眼睛白肤色,31个黑肤色,18个褐眼睛。求褐眼睛黑肤色的女孩子人数。解:这是与数字结合的逻辑题,用列表法最好。肤色眼睛蓝色褐色总计白色14黑色31第2页依题意填好列表后,可知蓝眼睛女孩有14人,于是蓝眼睛的女孩子50—18=32人,因此黑肤色蓝眼睛的女孩子有32—14=18人;故褐眼睛黑肤色的女孩子应有31—18=13人。点评:由题意,列出表格后,便很容易得出结果。例2:甲、乙、丙三个学生分别带着3种不同颜色的帽子,穿着3种不同颜色的衣服,去参加一项公益活动,已知(1)帽子和衣服的颜色都只有红、黄、蓝3种;(2)甲没戴红帽子,乙没戴黄帽子;(3)戴红帽子的学生没有穿蓝衣服;(4)戴黄帽子的学生穿着红衣服;(5)乙没有穿黄衣服。试问:甲、乙、丙三人各戴着什么颜色的帽子,各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解:用列表法帮助推理。画三张3×3的表:比如甲没戴红帽子即在左表中“甲红”格画×;乙穿红衣服,就在右表“乙红”格中画〇,其余类推。帽子衣服甲乙丙红黄蓝红黄蓝由(2)甲没戴红帽子,乙没戴黄帽子;可分乙戴红帽子、丙戴红帽子两种情况讨论。若乙戴红帽子(“乙红”画〇),由(3)戴红帽子的学生没有穿蓝衣服(“乙蓝”画×),就得出乙穿红衣服或黄衣服(“乙红”是〇或“乙黄”是〇),由(5)乙没有穿黄衣服(“乙黄”不是〇),所以得出乙穿红衣服(“乙红”是〇)。与(4)戴黄帽子的同学穿着红衣服矛盾。所以“乙戴红帽子”不成立,只能是丙戴红帽子。当丙戴红帽子时,左表“丙红”填〇,则“乙红”填×。这时“乙蓝”填〇。帽子衣服甲乙丙红黄蓝红黄蓝于是知,甲戴黄帽(“甲黄”填〇),由条件(4)戴黄帽子的学生穿着红衣服,右表“甲红”填总计1850×〇×〇×××〇××〇〇〇××〇×〇×第3页〇。再由(3)戴红帽子的学生没有穿蓝衣服,右表“丙蓝”填×。至此可知,“乙蓝”填〇,“丙黄”填〇,所以得出:甲:穿红衣服,戴黄帽子;乙穿蓝衣服,戴蓝帽子;丙:穿黄衣服,戴红帽子。点评:本题的条件比较复杂,但通过列表和适当的分类,将条件有机的整合,进行缜密的推理,便推出了我们所要的结论。(三)更进一步的逻辑推理问题情况比较复杂的“说真话说假话”等是一类很有趣味的推理题目。利用逻辑、排中律、简单的反证法,一般可以完成排查过程和推理过程。例1:某参观团根据下列的约束条件从A、B、C、D、E五个地方选定参观点。(1)若去A地,也必须去B地;(2)若去E地,A、D两地也必须去;(3)D、E两地至少去一地;(4)B、C两地只去一地;(5)C、D两地都去或都不去。问:参观团最多去几个地方?解:假定参观团去A地,我们以A(1)B表示在去A地的前提下,依条件(1)也应去B地,并以类似地箭头表示法来简化语言叙述。A(1)B(4)非C(5)非D(3)EA与D逻辑链中包含自相矛盾的“非D与D”,由条件,因此不能去A地。在不去A地的前提下,若去B,依然会导致上面的逻辑矛盾,所以也不能去B地,这样,非B(4)C(5)D.在去D地的情况下,由(3),若去E,则依据(2),A、D两地也必须去,与“不去A地的前提”矛盾,所以E地也不能去。因此参观团最多只能去C、D两地。点评:这个题目解答开始时,我们不知道A地去或不去,但逻辑上只有去或不去两种可能性。因此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按条件进行逻辑演绎,推出矛盾就表明前提不真,当然,也可以从B地,C地,。。。。。。去或不去开始讨论。例2:在远方的海岛上,住这两个名族,一个是诚实族,一个是谎言族。顾名思义,谎言族的人在说话或回答问题时总是说谎话;诚实族的人在说话或回答问题时全说真话。某记者在此岛上碰到四个岛民,记者照例对他们进行了访问:“你们都是什么族的?诚实族还是谎言族的?”这四个人回答如下:第一个人说:“我们四个人全都是谎言族的”第二个人说:“我们之中只有一个是谎言族的”第三个人说:“我们四个之中有两个是谎言族的”第四个人说:“我们是诚实族的”第4页问:第四个人是否真的是诚实族的?解:由第一个人的回答可以判断:(1)四个人你中一定有诚实族的人(因为如果四个人全是谎言族的,那么谁也不会说“我们四个人你全都是谎言族的”这句话)。(2)第一个人必是谎言族的。以上是由第一人的回答做出的逻辑判断。再由第二、第三人的回答进行推理:(3)第二人比是谎言族的。(因为他的话如果是实话,则第二、第三、第四人都应是诚实族的。即第二和第三人的回答应一致,但实际上第二人和第三人的回答是矛盾的,因此第二人的话不可能是实话)。下面再看第三个人,如果第三人是谎言族的,则由(1)可知第四人是诚实族的。如果第三个人是谎言族的,那么由他的话可以推断确定第三、第四两个人能是诚实族的。即无论第三人是诚实族还是谎言族,都推出第四人是诚实族的。所以第四人真的是诚实族的。点评:本题从第一人的回答开始进行判断,得出结论;再由第二、第三人的回答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综合这些结论,分析得出“第四个人真的是诚实族的”结论。专题练习1.在5×5大小的正方形的格子中记上1或—1,使得每一行,每一列,及对角线上的数的和均不相等,可能吗?2.学校规定:每两个学生可以同时参加一个学习小组,但不得同时参加两个学习小组。求证:在此规定下任何两个学习小组最多能有一个相同的学生。3.算式:天上龙飞—飞龙上天上飞天龙相同的汉字代表同一个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且“飞”“龙”“上”“天”则算式的结果(差)为。4.解下面的数字字谜:好啊好啊√你来了是你好极了好极了5.设有n张一面为红色,另一面为绿色的卡片,分别编号为1—n号,并将卡片绿色的那面朝上。规定第i(i=1,2,...,n)次只将编号数为i的整数倍的那些卡片反过来。证明:经过n次这样的翻动,所有编号为完全平方数的卡片都是红色那面朝上,且编号不是完全平方数的卡片都是绿色那面朝上。第5页6.某市马拉松比赛有A,B,C,D四所大学的选手参加,选手中,A、B两所大学合计16名,B,C两所大学合计20名,C、D两所大学合计34名,并且选手的合数是按A,B,C,D大学的顺序参加的,试求各大学参赛选手的人数。7.L,M,N,O四个人进行百米赛跑,当问到比赛结果时,他们的回答是这样的:L:“N第一,M第二”;M:“N第二,O第三”;N:“O最后,L第二”;如果每个人的两个回答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而且没有并列名次,那么谁在比赛中得第一名?8.老师拿来分别装有1,2,3,4,5颗球的同样的密封盒子,让五个学生每人选三盒来猜其中球的个数。甲猜:第一盒3个,第四盒5个,第五盒1个;乙猜:第一盒4个,第二盒5个,第三盒2个;丙猜:第二盒2个,第四盒1个,第五盒4个;丁猜:第二盒3个,第三盒4个,第四盒5个;戊猜:第一盒1个,第三盒3个,第五盒2个。老师听罢,说“真巧,你们每个人都只猜对一盒,而且每一盒只有一人猜对。”请你判定,每个盒中装几个球?
本文标题:初三自主招生拓展内容教学案8逻辑推理拓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708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