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广东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课件聚焦中考第8课时
聚焦中考·政治专题三心中有法保护自我0102了解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种类,增强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第8课时法不可违,防患未然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真题回顾考查关键点: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1.(2018•广东)李某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持续开采花岗岩,因此,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3万元。李某的行为属于()A.一般违法B.严重违法C.行政违法D.民事违法B【解析】这里是考查违法的分类的知识点。从材料中看到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是对犯罪的处罚,可以判断李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即严重违法行为,B项符合题意。2.(2016•广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一条款表明()A.学校对考试作弊的学生要依法严厉惩处B.平时考试作弊都要受到刑法的严厉制裁C.只有在国家组织的考试中才不能作弊D.在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是犯罪行为D【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犯罪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题文中法律对在国家考试中作弊行为的处罚,“拘役,有期徒刑,罚金等”都是刑罚处罚,表明属于犯罪行为,所以正确答案选D,其中ABC观点都是错误的。3.(2015•广东)吴某以“声援”一起案件为由,在法院高声辱骂工作人员,摆放侮辱性的牌子。吴某因此被公安机关治安拘留10天。吴某的行为属于()A.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严重违法行为D.民事违法行为B【解析】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知识点。考查学生知识积累,问题分析的能力,难度适中。本题以“在法院高声辱骂工作人员”为材料背景,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相关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吴某辱骂工作人员,摆放侮辱性牌子,扰乱法院的正常工作秩序,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本题课根据基本知识作答,根据优选法,选B;吴某的行为没有构成犯罪,A、C错误表述,排除;而民事违法行为,指违反民事法律规定,损害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与本题无关,排除D。故B符合题意,选B。。4.(2014•广东.)2014年5月23日,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及故意杀人罪,判处刘汉、刘维死刑。这是因为()A.他们实施了不道德、非正义的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B.他们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C.任何人实施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D.他们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并触犯我国刑法5.(2013•广东.)2013年4月8日,浙江警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对散布H7N9疫情谣言的柳某等三人给予拘留的处罚。柳某等三人的行为属于()A.行政违法行为B.刑事违法行为C.民事违法行为D.违宪行为AD6.(2013•广东)2013年5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首次对“地沟油”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如果利用“地沟油”加工食品,致人死亡,最高可判死刑。这说明()A.严重违法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B.凡是“地沟油”犯罪都可判死刑C.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D.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A考点梳理•考点15.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命题素材】国家考试中作弊;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及故意杀人;随意散播疫情谣言;收听、观看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偷窃;赌博;贩毒、吸毒……【命题视角】1.区分一般违法与犯罪;2.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3.增强自我防护意识。1.区别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2018年已考】比较内容特征一般违法行为犯罪异违法类别民事违法行为或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社会危害程度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危害性很大,情节严重触犯法律法规民事法律法规或行政法律法规刑法法律责任民事责任或行政制裁受刑事处罚执行处罚机关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同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联系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可见,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易错点提示:1.违法行为不论情节轻重,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吸毒是一般违法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是犯罪行为。2.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表现有哪些?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违法行为)1.旷课、夜不归宿1.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2.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2.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3.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3.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强行索要他人财物4.收听、观看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4.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5.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5.参与赌博,屡教不改6.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多次偷窃7.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7.吸食、注射、贩卖毒品8.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8.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易错点提示:1.严重不良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还不是犯罪行为。一般出现“多次”、“屡教不改”即为严重不良行为。2.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不是包含关系,而是轻重的并列关系。3.为什么说不良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良行为是如何发展为违法犯罪的)【演变+开始+再不回头+杜绝不良行为】①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②开始是沾染上了坏思想、坏习气;有了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便会去干一些违法的事。③若再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直到滑向犯罪的泥潭。④因此,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4.有的同学说:大错不犯,犯了要坐牢。犯点小错我所谓。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演变+开始+再不回头+题观点错误+怎么做】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①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开始是沾染上了坏思想、坏习气;有了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便会去干一些违法的事。②若再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直至滑向犯罪的泥潭。③因此,那种认为我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大错不犯,犯点小昏我所谓,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错误的。④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改正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5.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个人+家庭+学校+社会】①个人:身心不成熟,道德水平低下,是非不分,法制观念淡薄,自制能力差,交友不慎等。②家庭:父母疏于监管、管教不严,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家庭生活不和睦,家庭成员不良行为影响等。③学校:只重视知识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方法单一、效果不佳等。④社会:社会环境复杂,社会保护不到位,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如黑网吧、色情歌舞厅、不健康的影音制品等。6.对不良行为的矫治方法:【个人+家庭+学校+社会】①个人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法律意识。②家庭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③学校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法制教育,对他们的不良行为及时发现,及时教育引导。④社会应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考点精炼1.2018年9月29日,广州越秀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志峰涉嫌受贿罪一案,由东莞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向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此案说明犯罪的特征是()A.严重危害性B.普遍约束性C.人身危害性D.财产危害性B考点精炼2.小红和小青是同班同学,小青经常辱骂小红,小红愤怒之下,用小刀将小青手臂刺伤。小青和小红的行为分别是()A.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B.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C.严重违法行为严重不良行为D.犯罪不良行为B考点精炼3.八年级(2)班的同学学习了“违法与犯罪”的相关知识后,分小组进行了课堂讨论。同学们的下列发言正确的是()A.未成年人一旦沾染不良行为,必定会走向违法犯罪B.如果违法情节轻微,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C.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D.一般违法和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受刑罚处罚C考点精炼4.某市发生一起一家4口被杀特大刑事案件,很快警方将嫌疑犯崔某抓获。嫌疑犯崔某行为性质是()A.违法行为B.违宪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D.一般违法行为C考点精炼5.人民法院判决李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一百万元;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上述判决中属于附加刑的有()A.有期徒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终身B.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死刑C.有期徒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D.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终身D考点精炼6..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共同点是()A.都具有社会危害性B.都要承担同等的法律责任C.都触犯了我国刑法D.都具有刑罚当罚性A考点梳理•考点16.了解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种类,增强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命题素材】刑事责任年龄;网络造谣、制造传播虚假信息;附加刑;主刑;偷窃;黄、赌、毒;国际禁毒宣传活动;安全教育活动;校园暴力……【命题视角】1.犯罪行为的三个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2.了解刑罚的种类;3.增强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1.犯罪(2)类别:(1)含义:(1)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易错点提示:1.刑罚是最严厉的的法律制裁,只适用于犯罪分子,只有人民法院才有权依法判处刑罚。2.犯罪一定是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不一定就是犯罪。基本特征地位联系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原则界限。②触犯刑法(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③应受刑罚处罚性(刑罚当罚性)必须承担法律后果2.惩治犯罪的意义:【制止、保护+遏制、警戒和威慑】①有利于制止犯罪分子继续犯罪,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②有利于遏制其他犯罪行为,对社会的犯罪分子起到警戒和震慑作用,使他们悬崖勒马,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3.刑罚【2016年已考】(1)含义: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2)种类:我国《刑法》将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对于无国籍人或外国人,可以适用驱逐出境。易错点提示:1.主刑只能独立运用,不能相互附加并用。2.附加刑既可以作为主刑的附加刑适用,又可独立适用。(3)刑事责任年龄规定①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放火、贩卖毒品、投毒八种罪的,负刑事责任。③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④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并由家长或监护人代替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⑤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4.“黄、赌、毒”和邪教等不良诱惑的危害“黄”的危害①未成年人在涉“黄”后,轻者会想入非非,精神萎靡,无心向学。②重者会诱发性犯罪及与之联系的暴力犯罪和经济犯罪。“赌”的危害①容易使人滋长不劳而获的思想,败坏社会风气。②有的未成年人染上赌博恶习后,严重影响学习,扭曲了人际关系,甚至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毒”的危害①严重危害身体和精神健康,破坏家庭幸福。②诱发刑事犯罪,危害社会治安。③危及国
本文标题:广东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课件聚焦中考第8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709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