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土壤肥料学知识点及答案
第一章土壤: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肥料:能够直接供给植物生长的必需的营养元素的物料。了解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土壤的三相组成:固相(固体土粒,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和可溶性物质)、气相(土壤空气)。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根据肥力产生的原因,可以将土壤肥力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四因素:空气、温度、养分、水分。第二章土壤矿物质:岩石风化形成的矿物颗粒。风化: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崩解和分解的过程。有物理、化学、生物风化。矿物:自然产生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土壤矿物质的来源。原生矿物:在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而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物。次生矿物:原生矿物风化和成土作用下,新形成的矿物。岩石:一种或数种矿物的集合体。岩浆岩:由岩浆冷凝而成。没有层次和化石,包括侵入石和喷出岩。沉积岩:由各种先成的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重新固积而成或由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岩石。有层次性和生物化石。变质岩:在高温高压下岩石中的矿物质发生重新结晶或结晶定向排列而形成的岩石。坚硬、呈片状组织。土壤粒级:将土粒分为石粒、砂粒、粉砂粒和粘粒四级。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百分率的组合。土壤质地的分类:砂土类(“热性土”、透水性强、通气性好、热容量较小、保肥性差、松散易耕、“发小苗不发老苗”)粘土类(“冷性土”、保水力强、通气性差、热容量较大、养分较丰富、宜耕期短、“发老苗不发小苗”)。壤土类(通气透水性良好、保水保肥、耕性较好、宜耕期较长、“四砂六泥”、“三砂七泥”、“既发小苗又发老苗”)土壤有机质:除了矿物质外的固相土壤。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农业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每年施用的有机肥料和每年作物的残茬和根系以及根系分泌物。土壤有机质形态:新鲜有机质、半分解的有机质、腐殖质。土壤有机质主要元素组成:C、O、H、N。有机质类型:糖类化合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N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脂肪、树脂、蜡质和单宁;灰分物质。有机质的矿化作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无机化合物的过程,最终产物为CO2、H2O等,而N、P、S等以矿质盐类释放出来,同时放出热量,为植物、微生物提供养分和能量。包括糖类化合物的转化;含氮有机物的转化(氨基化(水解)、氨化、硝化和反硝化);含磷、含硫有机物的转化。有机质的腐殖化作用:进入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合成为腐殖质的过程。腐殖化系数:通常把每克干重的有机质经过一年分解后转化为腐殖质(干重)的克数。土壤水分类型:土壤吸湿水、土壤膜状水、土壤毛管水、土壤重力水。土壤吸湿水:固相土粒籍其表面的分子引力和静电引力从大气和土壤空气中吸附气态水,附着于土粒表面成单(多)分子层。土壤膜状水:吸湿水达到最大后,土粒还有剩余的引力吸附液态水,在吸湿水的外围形成一层水膜。土壤毛管水: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孔隙中的水分。毛管支持水:指地下水层籍毛管力支持上升进入并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毛管悬着水:指当地下水埋藏较深时,降雨或灌溉水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上层未能下渗的水分。(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土壤重力水:指当土壤水分含量超过田间持水量之后,过量的水分不能被毛管吸持,而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大孔隙向下渗漏成为多余的水。(当重力水达到饱和,即土壤所有孔隙都充满水分时的含水量称为土壤全蓄水量或饱和持水量。)土壤质量含水量:指土壤中保持的水分质量占土壤质量的分数。土壤容量含水量:指土壤水分容积与土壤容积之比。土壤相对含水量:某一时刻土壤含水量占该土壤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又称土壤持水曲线,它是指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水吸力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它能表征土壤水分的能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土壤水分的保持和运动,反映土壤水分基本特征的曲线。)土壤呼吸:土壤空气与大气间通过气体扩散作用不断地进行着气体交换,使土壤空气得到更新的过程。土壤通气性(透气性):指土壤空气与近地层大气进行气体交换以及土体内部允许气体扩散和流动的性能。土壤通气性产生的机制(土壤空气运动的方式):土壤空气扩散:指某种气体成分由于其分压梯度与大气不同而产生的移动。土壤空气整体交换:指由于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存在总的压力梯度而引起的气体交换,是土体内外部分气体的整体相互流动。1、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土壤质地是土壤最基本的性状之一,是土壤通气、透水、保水、保肥、供肥、保温、导温和耕性等的决定性因素,它和土壤肥力、作物生长的关系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砂土类:保肥性差、通气性好、透水性强、热容量较小、松散易耕、要适时追肥、“热性土”、“发小苗不发老苗”粘土类:保水力强、通气性差、热容量较大、养分较丰富、宜耕期短、“冷性土”、“发老苗不发小苗”壤土类:通气透水性良好、保水保肥、耕性较好、宜耕期较长、“四砂六泥”、“三砂七泥”、“既发小苗又发老苗”2、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a.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质的粘结力比砂粒强,比粘粒弱。b.掺砂掺粘、客土调剂:泥入砂,砂掺泥,以改良质地,改善耕性c.翻淤压砂、翻砂压淤:下层砂土或粘淤土翻到表层使砂粘混合,改良土性d.引洪放淤、引洪漫沙:利用洪水中泥沙改良土质e.根据不同质地采用不同的耕作管理措施。3、土壤中有机质的转化包括哪些过程1)矿化作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无机化合物的过程,最终产物为CO2、H2O等,而N、P、S等以矿质盐类释放出来,同时放出热量,为植物、微生物提供养分和能量。包括糖类化合物的转化;含氮有机物的转化(水解、氨化、硝化和反硝化);含磷、含硫有机物的转化。2)腐殖质化过程:进入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合成为腐殖质的过程。腐殖质的组成:胡敏酸、富里酸、胡敏素。腐殖质的性质:带电性、吸水性、稳定性。4、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有机质的碳氮比和物理状态土壤水、热状况土壤通气状况土壤酸碱性5、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1)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2)促进土壤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3)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缓冲性能;4)腐殖质具有生理活性,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5)腐殖质具有络合作用,有助于消除土壤的污染。6、如何积累和调控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调节土壤水热状况。7、土壤空气组成与大气的差异1)土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大气高十至数百倍2)土壤空气中氧的含量低3)土壤空气中的相对湿度比大气高4)土壤空气中有时含有还原性气体5)土壤空气数量和组成经常处于变化之中第三章土壤容重:指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孔隙在内的原状土)的干重。土壤孔隙度: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土壤相对密度:单位容积的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干重与4℃时同体积水重之比。土壤孔隙比:土壤中孔隙容积与土粒容积的比值。土壤孔隙类型:1)非活性孔,又叫无效孔、束缚水孔,0.002mm2)毛管孔隙,0.02~0.002mm3)通气孔隙,0.002mm土壤结构体: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土粒相互团聚成大小、形态和性质不同的团聚体。土壤结构类型:块状结构、片状结构、柱状结构、核状结构、团粒结构。土壤耕性:指土壤在耕作时所表现的特性。土壤耕性的含义:耕作难易程度、耕作质量好坏、宜耕期长短。土壤胶体的类型:土壤中最细微的颗粒,胶体颗粒的直径一般在1nm~100nm之间(长宽高至少一个方向在此范围内),实际上土壤中小于1000nm的粘粒都具有胶体性质。胶体类型:无机胶体、有机胶体、有机无机复合胶体。层状硅酸盐矿物:无机胶体中的一种。由硅氧片和铝氧片构成。2:1型矿物易发生同晶代换作用。土壤胶体电荷的分类:永久电荷:它是由于粘粒矿物晶层内的同晶替代所产生的电荷。该电荷一旦产生即为该矿物永久所有,所以成为永久电荷。可变电荷:电荷的的数量和性质随介质pH而改变的电荷。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是指在一定pH值条件下每1000g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cmol/kg)。可以作为土壤保肥力的指标。土壤酸度:反映土壤中H+的数量。土壤胶体上吸附的致酸离子(H+或Al+3):与土壤酸性有密切关系。土壤酸度的分类:活性酸度:指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所直接显示的酸度。常用pH值表示。潜性酸度:指土壤胶体上吸附的H+、Al3+所引起的酸度。它们只有在转移到土壤溶液中,形成溶液中的H+时,才会显示酸性。1、土壤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协调水分和空气的矛盾能协调土壤有机质中养分的消耗和积累的矛盾能稳定土壤温度,调节土热状况改良耕性和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2、良好团粒结构具备的条件。有一定的结构形态和大小有多级孔隙有一定的稳定性有抵抗微生物分解破碎的能力3、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包括哪些a、可逆反应;b、反应迅速;c、等量交换。4、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因素。a、胶体数量;b、胶体类型;c、土壤pH值。5、团粒结构的形成过程。1)土粒的粘聚胶体的凝聚作用、水膜的粘结作用、胶结作用2)成型动力生物作用、干湿交替作用、冻融交替作用、土壤耕作的作用6、创造团粒结构的措施。1)农业措施深耕与施肥、正确的土壤耕作、合理的轮作制度、调节土壤阳离子组成、合理灌溉、晒垡和冻垡2)土壤结构改良剂的应用水解聚丙烯腈钠盐第五章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1、高产肥沃土壤特征:良好的土体结构;适量协调的土壤养分;良好的物理性质。其培肥措施:①增施有机肥料,培育土壤肥力;②发展旱作农业,建设灌溉农业;③合理轮作倒茬,用地养地结合;④合理耕作改土,加速土壤熟化;⑤防止土壤侵蚀,保护土壤资源。2、土壤污染源:污水灌溉、施肥、施用农药、工业废气、工业废渣。其防治措施:加强对土壤污染源的调查和监测;彻底消除污染源;增施有机肥料及其他肥料;铲除表土或换土;生物措施;采用人工防治措施。第六章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及其大中小量元素)大量元素:C、H、O、N、P、K中量元素:Ca、Mg、S微量元素:Fe、B、Mn、Cu、Zn、Mo、Cl、Ni同等重要和不可替代律:不同的必需营养元素对植物的生理和营养功能各不相同,但对植物生长发育都是同等重要的;植物的每一种必需营养元素都有某些独特的和专一的功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有益元素:对某些种类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益,或植物在特定环境下生长所必需的元素。肥料三要素:氮(N)、磷(P)、钾(K)矿质营养学说: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养分归还学说:为恢复地力和提高作物单产,通过施肥把作物从土壤中摄取并随收获物而移走的那些养分归还给土壤的学说。(李比希)最小养分律:田间作物产量决定于土壤中最低的养分,只有补充了土壤中的最低养分才能发挥土壤中其他养分的作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报酬递减律:在其它生产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单位肥料的作物增产量却呈递减的趋势。综合因子作用律:作物丰产是光照、温、水、养分、空气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利用因子间的交互效应提高肥效是因子综合作用律的特点。植物营养临界期:指植物对养分供应不足或过多显示非常敏感的时期,不同植物对于不同营养元素的临界期不同。肥料最大效率期:在植物的生长阶段中,施肥能获得植物生产最大效益的时期。这一时期,作物生长迅速,吸收养分能力特别强。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铵,作物吸收铵离子比硫酸根离子多,从土壤胶体上代换出较多氢离子,增加土壤酸性。生理中性肥料:如硝酸铵,它们施入土壤后,土壤反应不起变化。生理碱性肥料:如硝酸钠(硝酸钙),作物吸收硝酸根离子比钠离子多,从根胶体上代换的碳酸根离子与钠离子结合成碳酸钠水解后产生氢氧根离子,增加了土壤碱性。基肥:播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入的肥料,培肥和改良土壤,给植物提供整个生长发育时期所需要的养分。种肥:播种时施在种子附近或与种子混播的肥料。追肥:在植物生长发育期间施入的肥料,能够及时补充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养分
本文标题:土壤肥料学知识点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731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