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发挥专家优势搞好医疗质量管理——梅奥
MayoInternationalMedicalManagementConsultantsLimited发挥专家优势搞好医疗质量管理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医院院长99%是专家型院长,即从技术骨干或学科带头人中选拔,让其“半路出家”,充当中层或高层管理者。这就是所谓“专家管理”.但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医院从纯福利型转变为体现政府福利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从政府唯一拨款方式转变为多渠道多形式办医;从全部为公立或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医院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面临严峻挑战。社会上对于医院管理职业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就是所谓“管理专家”.医疗质量管理是一件系统性的工作,绝非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甚至哪一个专业的专属性工作。更不是通过院长的一道行政指令就能解决的问题。医疗质量是全院工程,是全员工程,也是医院生存、发展和改革成败的关键。借鉴其他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某医院于2000年成立了医疗质量管理科,负责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逐渐建立起一套由经治医生、主治医生、主任(三级检诊)、专家管理、机关行政干预组成的五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聘用退MayoInternationalMedicalManagementConsultantsLimited休医学专家对医疗质量进行把关,将“专家管理”与“管理专家”两种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医疗质量管理上创出一条新路,总结出一套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成功管理经验,使医院基础医疗质量在短短几年里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1充分发挥专家医学优势医院聘用的专家在医学领域有很深的造诣,有着几十年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他们,对终末病历质量、处方质量、检查申请单质量等基础医疗质量进行检查、把关。通过检查在院病历,实时监控各级医师落实医疗制度的情况。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总结后报医务部医疗质量管理科,同时也可以直接通知病历或处方的书写者本人,让其修改。将专家管理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得到充分体现。2充分发挥专家参预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工作中,医院注意充分调动专家参预医疗质量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他们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提出的建议,机关给予高度重视,通过采纳专家的意见,逐步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处方质量检查及管理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部分科室及医生对处方质量不够重视,传统的批评教育管理办法起效不大等特点,专家们明确指出,必须建立严格的处罚制度。机关采纳专家意见,果断出台了《医院处方质量管理规定》,对检查出的不合格处方每张处以罚款。制度执行初期,来自方方面面的反对声音很多,认为处罚过重,但是,机关顶住压力,坚持按制度对专家报上来的不合格处方如数进行MayoInternationalMedicalManagementConsultantsLimited处罚,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提反对意见的声音没有了,主动找专家修改不合格处方的人多了,临床医生对处方质量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到2003年底,医院不合格处方率从制度执行之前的8.9%降到2.3%.由于机关对专家的工作给予充分的支持和肯定,使专家们感到他们的工作得到了认可,付出的劳动得到了回报,心血没有白流。专家们工作的积极性更高了,主动参预医疗质量管理的热情更高了。通过专家提议,医院相继修改和出台了《医院住院病历质量管理规定》、《丙级病历单项判定标准》等一系列制度和管理规定,医疗质量管理工作逐步完善。眼看着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逐步走向正轨,专家们感到无比欣慰。3充分发挥专家的学术权威作用结合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定期组织安排专家对新分大学生、进修生、研究生等进行岗前培训。不定期地安排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学术讲座。专家主要以平时在病案、处方和检查单的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主题,通过死亡病历讨论、优秀病历质量讲评、终末病历质量讲评等形式来讨论如何提高基础医疗质量。以组织全院性的死亡病理讨论(CPC)、临床新技术新业务研讨等形式对医疗质量的内涵进行深入剖析。经过长期坚持,在全院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4将“专家管理”与“管理专家”有机结合从2000年起,医院建立了院长医疗查房制度,由院长、医学专家、医务部机关组成查房小组,对各辅临科室进行业务检查,重点是医疗质量。内容包括医疗行为规范、基础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学科发展规划、科研指导等。形式有病历质量讲评、主治医师查房质量讲评、主任查房质量讲评、新技术新业务讲座、法规制度学习等。通过院长医疗查房的形式,将“专家管理”的学术权威与“管理专家”的行政权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院长借专家的嘴说出“内行话”,专家MayoInternationalMedicalManagementConsultantsLimited的指导意见也可以通过院长的嘴说出来,得到行政落实。院长医疗查房制度坚持3年多以来,这种医疗质量管理形式被科室普遍接受,医院医疗质量稳步提高。管理专家从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他们掌握先进有效的管理技巧,熟悉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与人力资源管理、医疗服务、资本运营等内涵。对于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医院管理,无疑是需要这样的人才的。然而,由于医疗是一个相对专业的行业,一味地套用商业模式来运转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懂得医学知识、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服务等内容。医学专家有着很好的医学背景,在医学知识、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服务等内容的掌握上有绝对的权威。但让专家做医院管理,既要管理医院、又要出专家门诊、还要带研究生,国内外学术会议不能落下,还要在各种学术团体任职,可谓分身无术。他们虽然在专业技术上是强者,但是在对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政策学等管理经营理论及其实践方面也需要补课。从医疗质量管理的角度,无论是医学专家型的院长还是管理专家型的院长,都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对其有深入的了解,才能真正使工作落在实处,抓住重点。作为技术专家的医院管理者,如果事必躬亲,亲自抓医疗质量中的细枝末节,必然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以及“分身乏术”。而管理专家对于医疗质量的控制显得比较外行。现在普遍的一个做法是在医院的机关设一个质量管理科,通过它来实现对医疗质量的监控。它的成员往往是从事过一段时间医疗工作的医生或者医学院校的管理专业毕业生。尽管他们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但对于具体医疗问题的把握上还是存在一定困难。回聘专家的做法正好弥补了以上不足。通过老专家对于医疗质量的监控,管理者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管理医院。而机关则在两者间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通过一个良好的报告和反馈系统,专家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个人的意见、建议,能够很快地反映给管理者。管理者对这些意见进行分析后制定相应的决策。而后又通过机关来具体实施这些决策。这样,医院建立健全了较完善的医疗质量监控体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逐渐走上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MayoInternationalMedicalManagementConsultantsLimited在具体操作中有以下几个方面应值得注意:(1)要充分调动专家积极性,确实发挥专家作用。如果专家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工作,那么实现“专家管理”与“行政管理”有机结合也将成为一句空谈。要把专家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必须要重视专家的意见,要让专家们感觉到他们的意见在管理决策上的重要性。作为医院的元老,他们对医院有很深的感情,愿意为医院建设再做贡献,回聘以后的工作是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如果没有主动参与的热情,很容易使工作流于形式,起不到检查监督的作用。专家们在提出管理意见时往往比较客观,但有时也会有急躁情绪,恨铁不成钢,希望一剂猛药解决所有问题,这时就需要机关妥善处理,做好协调工作,既不能挫伤老专家的工作积极性,也不能操之过急,给领导决策带来被动。(2)选择合适的专家。我们聘用的专家在各自医学专业领域有很高的造诣,都有着几十年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他们能够准确地把握好对于处方和病案等医疗项目的质量检查。请他们协助进行医疗质量的控制,保证了医疗质量的水平。这些老专家都在医院工作了几十年,对于医院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从工作岗位退休以后,还是心系着医院的发展。而回聘正好给了他们一个施展的舞台、一个能说话的机会。所以他们也很乐意为医院发挥余热。(3)良好的反馈系统是成功的关键。不难发现,我们的老专家其实并没有扮演“专家管理”中管理者的角色。对医院而言,他们只是退休以后回聘过来协助医疗工作的,他们并没有决策的权利。但他们有经验、有知识、有想法,而且愿意看到医院向好的方向发展。他们会看到问题、发现问题,而且管理者希望这些问题得到解决。而作为医院的管理层的领导,由于各种限制,也不可能发现所有的问题。这时机关在中间就起到一个桥梁作用,专家发现的问题很快能让管理者知道,而他们也可以以此作出决策,这些决策也会很快反馈到专家那里。MayoInternationalMedicalManagementConsultantsLimited(4)建立配套制度。专家们的意见是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他们提出的问题既有针对性也带有普遍性,一个问题的提出可能会牵出一系列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处理要规范下来,形成制度,制定出相关的配套措施并严格按照执行,医院将从中长期受益。
本文标题:发挥专家优势搞好医疗质量管理——梅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745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