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四短板快攻点13归纳概括要精准练习含解析
归纳概括要精准精准分析诊断归纳概括是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主要是新闻阅读)的重要能力,也是非连续性文本(主要是新闻)考查的重点,鉴于新闻阅读的特点,报道的角度和侧重点各异,要注意分角度概括和综合概括两种题型。经过一轮的复习考生基本能找出归纳概括的信息区间,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问题主要是:1.概括要点不全;2.对筛选出来的文字不能“精加工”,得出准确答案的能力尚需提升。解决之道就是增强准确把握新闻层次、概括新闻内容要点的能力。(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武汉长江大桥的兴建,开辟了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新历史。中国工程人员数十年来在桥梁建设工程中作过许多努力,有过很多成绩,钱塘江铁桥就是中国工程人员自己设计的。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过一座规模巨大的铁路桥梁。五十年前的黄河铁桥是由比利时包工的,其后的钱塘江铁桥的主要结构部分也是由德国、英国、丹麦三个“洋行”分别承包的。这就不可能使我们系统地积累自己的桥梁建设经验,没有能组成自己的桥梁建设队伍,中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也就长期停滞不前。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将改变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面貌。三年来,主持武汉长江大桥勘测设计工作的工程人员和地质人员,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又得到苏联专家的无私援助,既考虑了最经济地建设桥梁,又考虑了航运等有关部门对利用长江的要求,选择了最合理的线路和桥式,完成了这个伟大工程的初步设计。同时武汉长江大桥的全部工程还将用自己的材料由我国自己的人力来建设。因此,这个工程也将是我国一座最好的桥梁建设学校,将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桥梁建设人才。(摘自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人民日报》1954年2月6日)材料二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对于这座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而言,每项荣誉的背后,都是一组组沉甸甸数据的支撑。全长55公里,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长5.6公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处距海平面46米,世界上埋进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对接海底隧道的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创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截至通车前夕,港珠澳大桥共完成项目创新工法31项、创新软件13项、创新装备31项、创新产品3项,申请专利454项,7项创世界之最,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在这一大国重器的背后,不光有千千万万建设者的汗水,更有不少为其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团队。如今,中国的桥梁和高铁一样,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而随着这张名片一同递出的,是我们身为国人的自信心。(摘编自王忠耀等《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4日)材料三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以信息化为基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创造具有感知储存能力、学习判断能力的智能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等,扩展、延伸工程建设者的感知能力、预测能力、控制能力及作业能力,将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紧密结合,形成人机一体化智能建造系统,使工程建设更为安全。智能建造平台由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支撑层及应用层组成。感知层是基础,借助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采集各类数据信息,类似人的眼睛等感官;网络层利用光纤通信网等技术,将感知层采集的各类数据信息传输至数据层,类似人体神经系统;数据层中存储着大量的数据信息资源,借助数据库、云存储等智能存储手段,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和共享;应用支撑层是运算中心,类似于大脑,实现数据融合,最终在应用层形成各种智能控制系统,辅助工程建设者进行决策。(摘编自林鸣等《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探索与实践》)[改编]判断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正误,错误的说明理由。1.材料一的社论沉雄庄重,激发读者奋发向上的爱国热情;材料二的报道用确凿事实和翔实数据凸显我国科技实力,唤起读者强烈的自豪感。答:答案正确。2.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虽然有苏联专家援助,但在建桥伊始就计划全部工程使用我国自己的材料和人力,从而培养锻炼新中国自己的桥梁建设队伍。答:答案正确。3.港珠澳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总体跨度和海底隧道、进海最深的沉管隧道、最重的隧道对接沉管,以及首创的智能建造平台和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答:答案错误。“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表述不当,应为“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首创的智能建造平台”无中生有,三则材料均未提及港珠澳大桥的智能建造平台是“首创的”。4.综合三个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大型桥梁工程建设摆脱了以往的落后面貌,数十年来的中国桥梁建设史,也反映了新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答:答案正确。5.从武汉长江大桥到港珠澳大桥,体现了我国科技实力的增强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也证明了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答:答案正确。6.港珠澳大桥被外媒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这也说明当今中国桥梁建设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答:答案正确。我存在的问题:高效突破提升比较异同解题法第一步,看题干,找对应。根据题干,明确比较哪些材料和比较材料的哪些方面的提示语,据此快速找到文本对应区间。第二步,读材料,理层次。读对应材料首先要区分材料的导语和主体部分(有的还要区分背景和结语),其次标出材料中的关键句(总领句、总结句),据此划分新闻的层次结构。弄清新闻材料的重要信息,为下面的比较做好准备。第三步,找角度,细比较。常见比较角度:1.比较新闻事件的陈述,看内容侧重点的异同;2.比较作者评述性强的句子,看作者观点倾向的异同;3.比较数据的异同,分析作者列举数据的意图;4.题目规定的比较角度。第四步,得结论,定答案。根据比较情况总结,然后分条列举结论(一般来说,一个结论只用一句话概括,以做到简明)。归纳概括内容要点解题1.抓住关键部位,联系整体揣摩。对新闻的中心而言,新闻的导语、文中陈述的事实文字等,都是关键部位,同时要认真思考全文内容,阅读时二者一定要有机结合。2.归纳层次要点,综合各层层意。这种逐层地、由多段意思向中心意思的提炼,是分析归纳文章中心意思最实在、最有效、最一般的方法,也是传统的方法。法3.提取关键信息,重新加以整合。有些文段,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或重要句子,考生必须对每个独立句或对几个相对重要的互有关联的句子的意思进行综合归纳,由点到面,归纳出内容要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原文见短板快攻点13·短板发现(2019·全国卷Ⅱ)]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1.审题规范题目要求“简要分析”“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的原因,实际是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即需要考生从文本中提取相关信息。2.思路规范看题干,找对应。与题干句紧密相关的是材料二的最后两句,所以界定答题区间为材料二。对材料二进行分层概括即可。读材料,理层次。材料二除最后两句外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句为第一层,主要引述外国媒体对港珠澳大桥的高度评价;第二、三句为第二层,通过列举一系列“世界之最”,证明我国桥梁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第四句为第三层,阐明我们拥有强有力的科技团队。通过列举数字,体现我国在桥梁建设中的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这些都是自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以来我国桥梁建设的突破,正是这些突破,带给国人坚定的自信心。据此组织答案即可。3.整合答案答:[参考答案]①港珠澳大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外媒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②港珠澳大桥证明当今中国桥梁建设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③从武汉长江大桥到港珠澳大桥,体现了我国科技实力的增强和不断创新的精神。(2019·福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抽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材料一在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中,我们发现国企总体经营状况不佳仍是影响东北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国企比重高、民营经济不发达的格局没有明显改变。国企发展不好是影响东北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因。东三省不少地区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或几个国企,当这一个或几个企业因为资源或市场原因进入调整期或下降通道时,整个地区的增长动力就会明显下滑。国企比重高、活力弱还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资源,僵化了体制,影响了营商环境,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2016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辽宁省有7家上榜,吉林和黑龙江各只有1家上榜。东北地区每年都要拿出相当一部分财政经费用于补贴养老金缺口,制约了地方对创新创业、新产业新经济,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力度,降低了对民间投资的吸引力。东北普遍面临养老保险基金压力较大的问题。由于传统工业比重大,退休人员多,加上人才外流、新增劳动力较少等因素,东北地区多地出现了养老金缺口。(摘编自《发挥三个杠杆作用,加快促进东北振兴》,《中国经济时报》,2018年2月6日)材料二东三省GDP总量及全国占比趋势图东三省产业增长趋势图(数据来源:米筐投资)材料三东北的问题谈了十多年了,根本问题没解决。东北困局的突破口在哪里?经过20年的长期跟踪和调查研究,有关专家提出的最新的观点是:改变原有机制,采用“共享式分红”。什么是“共享式分红”机制呢?它起源于300年前的晋商票号。晋商票号就是银行,银行不能在一个地方办,要到全国各地办。当时晋商票号的东家派出几十个掌柜,带着资金出去办银行分号,最大的担心就是这些人是不是忠诚可靠,会不会携款外逃,会不会贪污腐败、偷奸耍滑?他们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解决,就是“身股银股制度”。“身股”是干活的掌柜们和伙计们以自己的劳力拥有的股份。“银股”就是东家出钱拥有的股份。当有了利润之后,六成是掌柜、伙计们拿,出资的东家老板只拿四成。有这样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干活的人不再认为是给东家干活,而是给自己干活。正所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双方利益取得平衡。委托代理中的根本性的矛盾,通过利益共同体解决了。(摘编自《东北营商环境太差?看参与过东北振兴的专家怎么说》,网易网,2018年1月3日)材料四经济增长的潜力不等于经济增长的现实。这需要持续不断地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后发优势,通过转型升级、挖掘潜力将其变成现实。然而,遗憾的是,吉林省经济发展面临的根本问题与东北地区一样,即尚未从根本上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这妨碍了其经济增长。对像吉林省这种省情的区域而言,符合比较优势的工业化顺序,必须是先充分发展轻工业,而后才可大力推进重工业。事实上,不仅仅是湖北省与重庆市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得益于把握住了消费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机会,而且长三角、珠三角曾经快速的经济发展也得益于包括服装纺织、家电、消费电子等产业在内的轻纺工业的充分发展。只有在轻纺行业得到充分发展之后——即轻工业的比重超过重工业之后,重工业才能具备自生能力,快速健康壮大。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长”是由其禀赋结构及其长期沉淀的产业基础所决定的。过去振兴东北的战略思路是侧重“加长避短”(提升重工业忽略轻工业),然而在当今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吉林乃至东北如何按照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进行“扬长补短”,是其转型升级的根本。东北的轻纺产业集群、农业加工产业以及与之配套的轻工业所构成的基层社会和最基础层次的工商业,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摘编自《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林毅夫等主编]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东北三省的GDP总量在2015年以前是持续增长的,然而在全国的占比却从2012年开始呈现下滑态势。B.从东北的产业增长趋势来看,第二产业最高增长率出现在2007年,自2000年以来只有2015年第二产业增长率下降严重。C.机制不合适是造成东北困局的原因之一,要想让东北尽快走出现在的困局,必须创新机制,且“共享式分红”的做法可以作为参考之一。D.对于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战略来说,抛弃“加长避短”的战略,转向“扬长补短”,大力发展轻工业,才可能实现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在全国的占比却从2012年开始呈现下滑态势”错,在2012年之前,在全国的占比也曾出现下降趋势,如从1999年到2000年、2002年到2004年、2010年
本文标题: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四短板快攻点13归纳概括要精准练习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750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