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11生命系统的物质基础讲义
第1讲生命系统的物质基础基础自查明晰考位[纵引横连建网络]提醒:特设长句作答题,训练文字表达能力[边角扫描全面清]提醒: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反射活动都需要多个细胞的参与,不可能由一个细胞独立完成。(P14判断题)(√)2.盐析过程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鸡蛋煮熟后,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发生变性。(P23与生活联系)(×)3.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而利于染色。(P26实验)(√)4.部分病毒的遗传信息直接贮存在RNA中,即贮存遗传信息的物质为核酸。(P29正文中部)(√)5.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多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P32上部正文)(×)6.生活在海洋中的大型哺乳动物,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层,起到保温作用,不具调节体温的作用。(P32正文中部)(√)7.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P32下部正文)(√)8.葡萄糖可以口服和注射,但蔗糖只能口服而不能注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是单糖,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蔗糖是二糖,细胞无法直接吸收,而且血浆中没有分解蔗糖的酶,而消化道中有分解蔗糖的相关酶。(P33拓展题)(√)9.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有C、H、O、Mg。(P35左下角图)(×)10.蛋白质、核酸和多糖分别以氨基酸、核苷酸和单糖为单体,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称为生物大分子。(P37本章小结)(√)11.种子晒干过程损失的主要是自由水,干种子高温烘烤出的水珠的来源主要是自由水,结合水破坏后的种子不能萌发。(P38知识迁移)(×)考点梳理整合突破整合考点1“各有所长”的化合物[考点突破固考基]1.熟记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4个原因和5种功能2.理清与核酸有关的2个关系(1)核酸与蛋白质的关系(2)核酸与ATP的关系3.糖类和脂质的知识整合(1)准确记忆细胞中糖类的种类及分布(填图)(2)理清细胞中脂质的种类、从属关系及作用(填图)(3)辨清糖类和脂质的5个易错点①多糖的单体都是葡萄糖,但二糖并不都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如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的。②并非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等不参与氧化分解供给能量。③并非所有的糖都是还原糖,如淀粉、纤维素、蔗糖都是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④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但不构成膜结构,磷脂和胆固醇均参与膜结构的组成。⑤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相比,脂肪中H比例高,故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需要O2多,产生H2O多。4.水和无机盐的知识整合(1)细胞中水的“模型与构建”(2)记牢无机盐的四大功能——1成分、3维持Ⅰ.1个成分:参与构成细胞内的某些复杂化合物,如I-——甲状腺激素,Mg2+——叶绿素,Fe2+——血红蛋白,PO3-4——ATP、磷脂、核酸。Ⅱ.3个维持:①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②维持生物体的酸碱平衡;③维持细胞的渗透压稳定,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题组集训提考能]题组一高考分类练明考向类型1翻阅教材,原味品高考1.[2019·全国卷Ⅱ,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A.脂质、RNAB.氨基酸、蛋白质C.RNA、DNAD.DNA、蛋白质解析:内质网可以合成脂质,细胞核中可以发生转录合成RNA,A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RNA,细胞核中可以合成DNA和RNA,C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DNA,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D错误。答案:A[高考VS,教材][人教必修1]P45[人教必修2]P632.[2018·全国卷Ⅱ,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解析:抗原能和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可见,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A正确;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如肌动蛋白等)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B正确;蛋白质结合Fe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的运输,C错误;染色体是细胞核的结构之一,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正确。答案:C[高考VS,教材][人教必修1]P23[人教必修1]P353.[2018·全国卷Ⅲ,30,节选]回答下列与蛋白质相关的问题:(1)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________这一细胞器上形成的。合成的蛋白质中有些是分泌蛋白,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胃蛋白酶”“逆转录酶”或“酪氨酸酶”)。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高尔基体,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常,细胞内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需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________________结构,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通常,变性的蛋白质易被蛋白酶水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胃蛋白酶是分泌蛋白,逆转录酶和酪氨酸酶都是细胞内的蛋白质。(2)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都有特定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变性的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肽键暴露,暴露的肽键容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答案:(1)氨基酸核糖体胃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2)空间蛋白质变性使肽键暴露,暴露的肽键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高考VS,教材][人教必修1]P234.[2019·全国卷Ⅲ,29]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合理施用氮肥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细胞内,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_______________,在细胞核中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_______________,叶绿体中含氮的光合色素是________________。(2)农作物吸收氮元素的主要形式有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3)。已知作物甲对同一种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中NH+4和NO-3的吸收具有偏好性(NH+4和NO-3同时存在时,对一种离子的吸收量大于另一种)。请设计实验对这种偏好性进行验证,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解析:本题以氮元素的作用与吸收为载体,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初步探究的能力;试题通过方案设计体现了对科学探究素养的考查。(1)细胞内含氮元素的有机物包括蛋白质、核酸、叶绿素等。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核酸可在细胞核内合成;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前者的元素组成是C、H、O、N、Mg,后者的元素组成是C、H、O。(2)为探究作物甲对NH+4和NO-3吸收的偏好性,可以将作物甲培养在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的营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量营养液中NH+4和NO-3两种离子的剩余量,若NO-3的剩余量小于NH+4的剩余量,说明作物甲对NO-3的吸收具有偏好性;若NH+4的剩余量小于NO-3的剩余量,说明作物甲对NH+4的吸收具有偏好性。答案:(1)蛋白质核酸叶绿素(2)实验思路:配制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用该营养液培养作物甲,一段时间后,检测营养液中NH+4和NO-3剩余量。预期结果和结论:若营养液中NO-3剩余量小于NH+4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O-3;若营养液中NH+4剩余量小于NO-3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H+4。[高考VS,教材]据人教教材必修1P35“思考与讨论”配图可知:叶绿素是含氮的光合色素。[人教必修1]P36“技能与训练”5.[全国卷Ⅰ,29,节选]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含量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填“C”“N”或“O”)。解析:(1)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成红色。(2)油料植物种子中脂肪的含量较高,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脂肪会转变为糖类,与糖类相比,脂肪中氧含量较低,所以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答案:(1)苏丹Ⅲ(或苏丹Ⅳ)橘黄(或红)(2)O[高考VS,教材][人教必修1]P32【借题发挥】理清教材,突破高考的瓶颈——长句描述类题型问题1:辨析几种常见蛋白质的作用:(人教必修1P23)(1)糖蛋白(糖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载体蛋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血红蛋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胰岛素、胰高血糖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淋巴因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保护、润滑、识别等(2)运输物质(3)主要运输氧气(4)调节血糖浓度(5)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完成体液免疫(6)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问题2:能够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都是蛋白质吗?答案:蛋白质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但信号分子不都是蛋白质,信号分子包括神经递质、淋巴因子、激素,其中淋巴因子是蛋白质,部分激素是蛋白质(如下丘脑、垂体、胰岛分泌的激素)。问题3: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中核DNA、mRNA和蛋白质都相同吗?答案:DNA、mRNA和蛋白质均具有特异性,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所以核DNA相同,但由于不同细胞内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产生的m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问题4: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所有的糖类都能提供能量吗?(人教必修1P31)答案:并非所有的糖类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等不提供能量。问题5:为什么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人教必修1P32)答案:相对于糖类、蛋白质而言,脂肪中C、H的比例高,而O的比例低,故在氧化分解时,单位质量的脂肪较糖类、蛋白质而言消耗的氧气多,产生的水多,产生的能量也多。问题6:多糖转化成二糖和单糖及脂肪转化成糖的过程中,质量如何变化?答案:多糖转化成二糖和单糖的过程属于水解过程,需要加上水才能产生二糖和单糖,故总质量会比多糖增加。脂肪中C、H比例高,而O的比例低,故脂肪转化成糖需要加上O使总质量增加。问题7: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11生命系统的物质基础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750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