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节认识浮力◆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和测量浮力的一种方法--称重法。2、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3、知道浮力的应用。◆教学思想本节课对每个知识点的处理,尽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实验入手,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动手探究,观察思考,讨论总结,由感性到理性,逐步深化对浮力的认识。◆教学重点、难点1、浮力的概念的建立。2、“称重法”测浮力。◆教学重点、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教学器材演示器材:乒乓球、瓶子(口径比乒乓球略大)、水、矿泉水瓶(去底)、细线、钩码。学生实验器材:钩码、弹簧测力计、细线、浓盐水、水、水槽、矿泉水瓶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实验:一个很深的杯子,把一个乒乓球放进去,谁有办法不把杯子倒过来,将乒乓球取出来?板书课题:第一节认识浮力二、进行新课了解本节学习目标1.认识浮力教师提问:什么是浮力呢?我们先来感受一下浮力。拿起桌面上的瓶子往水中按一下,看一下有什么感觉?感觉到什么?教师提问:我们在生活中也能感觉到浮力,能否列举几个事例?学生尽可能地列举一些常见的事例。那么刚才我们讲到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受到了浮力,如果是钩码,物理源自生活,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熟知的现象,再以两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从而由生活走向物理,让学生逐步认识我们一放手它会沉下去,浸在水里它有没有受到浮力?(学生回答)我们应该通过实验来验证,想一下你怎么通过实验去验证它受到浮力?(学生回答)教师提问:我们可以先在空气中把物体的重力测出来,再把它浸入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接着比较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这样就可以测出钩码受到的浮力。下面我们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先把物体放在空气中测出它的重力,这个时候物体受到重力方向竖直向下,还受到弹簧测力计对它的拉力,拉力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上,那么就说明这是一对平衡力,这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那么就是说F=G。当我们把它浸入水中,物体又受到重力,拉力,还受到浮力,但是这个浮力方向我们现在还没有确定,那么我们在这两次实验中应该比较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如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变化,说明物体没有受到浮力,如果变小,就证明它浸在水中受到浮力,这就是实验的思路,非常的清楚。这次的实验是分组实验,一、二大组的同学,用的是清水,三、四大组的同学用的是盐水,我们探究物体浸在在不同的液体中还受到浮力的作用吗?下面我们先来会回忆一下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带动学生一起回忆)教师引导:能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并利用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钩码、盛有水的烧杯等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实验后请学生汇报实验的方法、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论。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钩码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钩码受到了向上托的力,可见钩码在水中受浮力。教师提问:刚才的实验说明在水中下沉物体也受浮力,你能通过实验进一步知道钩码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吗?学生讨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是由于钩码受到浮力造成的,所以弹簧测力计“减小的示数”等于浮力。总结:浮力=物重—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F浮什么是浮力。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热烈争论,会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积极性。对于“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学生在生活中往往存在模糊认识,必须通过实验让学生获得正确认识。对于“浮力的产生原因”,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所以这里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采用学生自学的方法,让他们通过阅=G-F´。(板书)教师说明:从上式看出,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物重,所以松手后物体会下沉。教师提问:现在请你谈谈什么是浮力?总结教师提问:是不是只要物体浸在水中,它就一定要受到浮力的作用呢?演示实验:取一个去掉瓶底的饮料瓶,瓶口朝下放置,把一个乒乓球放入瓶内,乒乓球落在瓶颈处。当向瓶内倒水时,乒乓是否会浮起?先让学生猜一猜。倒水后乒乓球并没有浮起来(出乎学生的意料)。再将此饮料瓶下部浸入大水槽中,看此时乒乓球会怎样?(浮起来)教师提问:为什么开始乒乓球没有浮起来?当把饮料瓶下部浸入大水槽中时,乒乓球为什么浮起来了?学生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分析回答(原来乒乓球的底部没有水,将此饮料瓶下部浸入大水槽中,乒乓球的底部有了水,那么也就是说它受到的浮力),那么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2.浮力是如何产生的?我们把一个正方体浸在水中,正方体是有六个面,那么受到水的压强,这6个面会发生什么?有力压着它,它会发生形变,这个物体比较,力发生形变较小,那么我们在正方形6个面贴上橡皮膜浸在水中,这个时候橡皮膜会发生形变,注意左右侧面形变,凹进去的程度相同,为什么正方体左右两个侧面形变相同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平面,这个平面的正方形左边代表正方体的左侧面,右边代表正方体的右侧面,如果我在它的左侧面任意找一个A1点,它在水中的深度我把它标记为h1,在右侧面也找到相同深度的点A2,而它是深度h2,h1=h2,而现在物体浸在液体中,深度是相同,根据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ρgh,所以左右两个侧面对应部分受到的压强P1,P2。P1=P2,那么他们对应两个部分受到的压力F1,F2是相等的F1=F2,但是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左右两个侧面受到的力平衡,正方体前后两个侧面它们的受力情况相似。正方体还有上下两个侧面它们的受力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上表面凹陷幅度小,下表面凹陷幅度大,为什么?我们也对它做了一个理论上的分析,那么如果说物体上表面离水面的深度为h1,那么下表面离水面的深度我们把它记为h2,这时读、思考、讨论,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由于学生提出的猜想比较多,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让每个小组只研究其中一个猜想,然后各组之间交流,这样既能保证学生的活动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又体现了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候两个深度有什么关系?h2h1。但是液体的密度是相同,所以还是由液体内部的压强知识P=ρgh,可知上表面产生的压强P1比下表面产生的压强P2小,p2p1,由此,上表面产生的压力F1比下表面产生的压力F2小,上表面受到压力小于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所以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所以浮力也可以F浮=F向上-F向下计算。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浮力产生的原因,在回想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乒乓球下端开口浮不起来,把盖子盖上又浮起来,将此饮料瓶下部浸入大水槽中,它就又有向上的压力,那么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所以乒乓球又浮起来了,说明了:往瓶里灌水,球下表没有水,没有压力,此时球不受浮力作用,不能浮起来,把瓶口堵上,球下表面接触到水,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了浮力,球就浮了起来。小结:1、什么是浮力?浸在任何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托力。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3、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差产生的4、两种计算方法F浮=G-F’F浮=F向上-F向下巩固练习:①不会游泳的人带上救生圈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在死海中,人为什么可以躺在海水中看书呢?②工厂中将一实心铁块加工成圆柱形螺栓,加工前后铁块的质量不变,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改变吗?为什么?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浮力有哪些新的认识?纠正了哪些对浮力的错误认识?这个结论既能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又是本章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学习下一节的基础,所以这里设计了几个练习题来落实该知识点。
本文标题:认识浮力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783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