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附答案解析教师版
七上第3单元复习(教师版)学生/课程初中语文-初一-语文年级初一学科语文授课教师选师无忧老师19日期2018-05-23时段14:22~14:52核心内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论语》十二章等课型一对一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积累现代文及文言文中的四字词语和成语;识记文中重点语句和重要的文学常识。教学目标2.感知文意,体会重点语句的深刻含意及作用。3.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4.掌握重点文言词汇的意义及用法。重、难点掌握重点字词,引导学生感受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谊和爱。《论语》十二章的理解和背诵。课首沟通1.上讲回顾(错题管理);2.作业检查;3.询问学生学习进度等。知识导图课首小测书面小测1/231.[文言文阅读整体练习;文言文阅读][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ǒu)?”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A.诲女知之乎B.学而不思则罔C.尊君在不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对下面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期)期日中(日中:正午时分)B.待君久不至(待:等待)则是无信(信:守信用)C.相委而去(委:委屈)相委而去(去:离开)D.下车引之(引:推)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参考答案】(1)B;(2)B;(3)B【题目解析】(1)A女,通“汝”C不,通“否”D说,通“悦”(2)A期:约定C委:舍弃D引:拉,牵引(3)B(儿女:子侄辈)导学一:课内文章同步复习知识点讲解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课内知识回顾(1)文本解读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8)记叙了百草园的生活;过渡段(9)从百草园变成了三味书屋,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部分(10~结尾)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思路非常清晰。在记叙百草园的有趣生活过程中,插叙了美女蛇的故事,这段插叙的作用在于映衬百草园具有神话般的色彩。(2)作者介绍鲁迅(1881年-1936年)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周树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2/23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3)重点字词窜(cuàn)窦(dòu)叵(pǒ)拗(ǎo)噫(yī)臃(yōng)厥(jué)攒(cuán)豁(huō)敛(liǎn)柚(yòu)确凿(záo)菜畦(qí)桑葚(shèn)轻捷(jié)油蛉(líng)斑蝥(máo)缠(chán)络珊瑚(shānhú)脑髓(suǐ)觅(mì)食竹筛(shāi)倜傥(tìtǎnɡ)秕(bǐ)谷书塾(shú)蝉蜕(tuì)渊(yuān)博宿儒(rú)盔(kuī)甲倘(tǎng)若长(cháng)妈妈锡箔(bó)人迹罕(hǎn)至人声鼎沸(dǐng)(4)重点难点突破①文章一开头介绍了什么情况?本文采用哪种方法开头?“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句话有什么作用?文章一开始就扣住题意,介绍了百草园的位置、来历以及现在的归属。本文采用不同于成人看法的语式,开门见山地点明了中心。“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一句,是第一部分的点题之笔,以下七段,便可见到。②百草园的景物有些是详写的,为什么要详写?对百草园的景物的描写的详略是与中心意思紧密相关。例如“泥墙根一带”是详写,目的是以“点”映“面”,既然这里都有“无限趣味”,可见百草园里好玩的地方很多,突出“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③在描写百草园景色时,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作者把百草园写得有声有色、亲切感人的原因是什么?作者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作者对百草园作过细致的观察,熟悉并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在描写中又倾注了自己对百草园——这个童年的乐园的热爱之情。④“长的草里是不去的,……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这两段文字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这两段文字是写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也给了“我”一些教益,使其如下文所说的“觉得做人之险”,“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即产生了惩恶的念头。⑤“一切景语皆情语。”认真研读课文前八自然段,体会作者笔下百草园里有哪些乐趣。第一,看“乐”,饱人眼福。百草园景色丰富、美丽诱人、“有无限乐趣”。色美:“碧绿”耀人眼,“紫红”撩人心。音美:鸣蝉长吟,油蛉低唱,蟋蟀弹琴,齐奏齐鸣。状美:黄蜂肥胖,何首乌与木莲缠络,形状各异。味美:覆盆子酸甜,令人垂涎。第二,听“乐”,饱人眼福。曲折、惊险、离奇的美女蛇故事,增添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第三,找“乐”,用心体验。雪后捕鸟,乐在其中。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和儿童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以上三个内容,表明百草园的生活美好、神奇而有趣,印证了开头的最后一句话:“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3/23⑥与百草园比较,三味书屋的环境有什么特点?“我”在这里的生活和在百草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本文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对比着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味书屋给予学生自由活动的天地是狭窄的,学习的内容脱离实际,没有什么意思;“我”在这里的生活不如百草园丰富多彩、有意思;反映了作者对封建教育束缚儿童身心正常发展的不满。对比的作用是反映了作者对百草园喜爱、留恋的感情,对三味书屋有所畏惧的感情。⑦文章的结尾部分有什么含义?怎样和开头呼应?这样首尾照应有什么含义?文章的结尾不仅从时间上照应开头,而且表现了三味书屋教育的失败,与开头写的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暗中呼应,含蓄地称赞了儿童的天性,讽刺了封建教育,突出了全文的中心思想。⑧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例题1.[单选题][常用字的字音;常用字的字音][难度:★★]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确凿(záo)间壁(jiān)蝉蜕(tuì)攒集(cuán)B.白颊(jiá)啄食(zhuó)宿儒(sù)潜龙勿用(qián)C.脊梁(jí)倜傥(tǎng)锡箔(bó)荆川纸(jīng)D.菜畦(qí)缘由(yuán)脑髓(suí)金叵罗(pǒ)【参考答案】B【题目解析】A.间壁jiànC.脊梁jǐD.脑髓suǐ2.[把握主旨;现代文阅读;赏析技巧;揣摩语言][难度:★★]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土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1)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这段分别流露了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什么样的感情?(3)为什么在“蟋蟀”、“覆盆子”和“木莲”前面加上“我的”,在后边加上“们”?(4)三个“也许”可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作者什么样的心态?【参考答案】(1)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2)对百草园喜爱、留恋的感情,对三味书屋有所畏惧的感情。4/23(3)加上“我的”,表示与“蟋蟀”、“覆盆子”、“木莲”的亲密关系。加上“们”,是拟人化用法,而且表示数量多。(4)排比。表示猜测、估计或不能肯定的语气。【题目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理解。这段文字,前面写的是学前在百草园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后面写的是在严厉的书塾中过着兴味索然的读书生活。(2)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3)本题考查对文章语言的品味。(4)本题既考查了修辞方法,又考查了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理解。我爱展示1.[单选题][同音字字形辨识][难度:★★]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班蝥消释绅士盔甲B.渊博签赏秕谷罕见C.书塾臃肿觅食恭敬D.质朴缠络绣象和蔼【参考答案】C【题目解析】A.消逝B.鉴赏D.绣像2.[揣摩语言;把握主旨;现代文阅读;赏析技巧][难度:★★]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一块雪,地面,用一枝短棒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1)选择适当的动词填在横线上。a扫开;b打扫;c暴露;d露出;e支;f架;g拉;h牵;j撒;k投;i系;m捆(2)用原文回答:捕鸟的条件捕鸟的结果(3)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动词,它的作用是什么?(4)“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是与什么相比较说的?(5)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什么?【参考答案】(1)adejlhg(2)捕鸟的条件: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捕鸟的结果: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3)具体生动地表现了捕鸟的过程也表现了儿童在捕鸟时的乐趣。(4)是和夏季百草园相比较;(5)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下雪后捕鸟。知识点讲解2:《论语》十二章1.课内知识回顾5/23(1)文本解读《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五经”指儒家的五圣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2)字词积累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说(yuè)乎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罔(wǎng)殆(dài)箪(dān)曲肱(gōng)博学而笃(dǔ)志2.重点难点突破(1)成语: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博学笃志、饭蔬饮水(2)十二则中,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方法?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态度?哪些语句是讲个人修养?学习方法: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态度: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个人修养: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⑤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3.字词解释学而时习之:按时温习有朋自远方来:从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恼怒不亦君子乎:指有才德的人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三十而立:立身,这里指能有所成就四十不惑:迷惑,疑惑不逾
本文标题: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附答案解析教师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797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