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父母的爱》评课稿朱坡中心小学:蔡红玲口语交际课,是一种综合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同时,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听了晋华老师的口语交际课,我感受颇深,从以下四点进行点评: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晋老师结合学生实际创设了交际语境,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激发了学生说话的欲望。孩子们积极地参与,主动地交流。如:平时父母的爱随处可见,这节课教学环节比较清晰,也很有层次性。学生的参与面很广,可以说课堂上学生是时时有任务,人人有事做。这样一来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势必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晋老师在课前调查时,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是怎么过生日的,用一句话说说自己过生日的感受。紧接着出示了孩子们喜欢的动漫画面:父母教孩子吃饭、穿衣服、系鞋带擦地板、做人的道理……这样孩子们对父母的爱就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为展开说话训练做了很好的铺垫。这样的导入,使本课情节似行云流水般地激起了学生表达的兴趣,打开了学生心灵的天窗,拉近与孩子心的距离。既贴近生活,又能激发起孩子们的积极性,这样一来,孩子就愿意参与,也乐在其中。三、引导发现,感受父母之爱。在引导学生发现,感知父母之爱这个环节,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启发学生: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也许在夕阳下、在暴雨中、在昏暗的灯光下……孩子们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纷纷讲述了自己生病时父母的悉心照料、妈妈雨中倾斜雨伞淋湿了衣服、父母的教育等。为了让学生从小事感知父母的辛劳,晋老师让孩子们算一算每天接送自己上学、放学要走几趟?一周多少趟?一月、一年呢?孩子们兴趣盎然,认真地计算着,用心地感受着父母的关爱。老师为了调动孩子们说话的欲望,又巧妙安排小记者采访,增强了学生的表达欲望。1、组内交际,生生互动在组内交流时,老师提出了给高的要求:选择典型的事例,加上能体现关爱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等细节、表达真情实感。学生积极参与,乐于表达,而且掌握了说话的条理性2、全班交流,课堂升华孩子们在小组里交流后,老师请孩子讲一讲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孩子们通过表达、倾听,一个个真实的事例,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油然,不仅让起到了教育的目的,还使学生的交际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为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良好的语言习惯。不但使学生掌握了说话的条理性,而且对整堂课起到了引导的作用,让学生从中使同学们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习情趣升华到最高潮。最后老师自然过渡,引申到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回报父母。。三、方法灵活,课堂有声有色本节课运用了多媒体,动化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真切感受到父母的辛劳,课堂上采用小记者采访的形式,给同学们尽情发挥的空间。以演一演的方式来介绍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爱父母。这样锻练了同学们动口、动脑、大胆表达的能力。就这样,整个教学内容轻松自如地完成了。四、老师和蔼,采用激励性评价整堂课,晋老师教态自然大方,和蔼可亲,语言儿童化,动听美妙的声音,犹如甘甜的泉水流进学生和听课老师的心里。评价及时,都采用激励性评价,总之,这节课重点突出,难点融入在轻松自如的教学气氛中,老师能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练了学生的胆量,让学生在愉快的情趣中获取知识,给他们施展的空间。
本文标题:《父母的爱》评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828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