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班级姓名学号[目标]1.掌握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会画熔化、凝固、沸腾图象。2.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并能解释。一.知识梳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温度,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它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体温计的测量范围_____________。2、在摄氏温度中,把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_________,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__。3、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是:①使用前对被测物体温度进行;②观察它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③测量液体温度时,_________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___和________,等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___________________,视线。4、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用力,读数时可以。5、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6、加快蒸发的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7、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液体沸腾时要继续,但温度。8、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液化,气体液化的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被100℃水蒸汽烫伤往往会伤得很厉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9、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熔化,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它们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晶体有_____________非晶体没有__________________。10、晶体在凝固时要,但温度。11、晶体熔化的条件是。12、升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升华过程吸热还是放热?___________。凝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华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_____________。霜是______________形成的。一.典型例题【知识点一】温度与温度计例1.在“用温度计测热水的温度”实验中,下列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为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E.放一段时间使温度计内液面稳定B.观察它的量程F.估计被测水的温度C.认清其分度值G.从水中取出温度计D.把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水中H.观察温度计内液面对应的示数,进行读数例2.若不小心将酒精灯打翻引起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A.用水冲洗B.用湿布扑盖C.用黄沙覆盖D.用嘴吹灭【知识点二】汽化例3.图是生活中晾衣服的几种情景,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衣服A和B相比较,B干的快,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B.衣服C和D相比较,D干的快,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表面积有关C.衣服E和F相比较,E干的快,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D.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它需要放出热量例4.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2-4(a)(b)所示,则图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则是沸腾时的情况.实验小组还得下列的实验数据(见下表):时间/min01234567温度/℃8286909498989698(1)从记录数据看出,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min时的数据.(2)从记录可得出:水的沸点为℃,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升高/不变/降低).在水的沸腾过程中若撤去酒精灯,沸腾现象(会/不会)立即停止.(3)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4)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给出一种原因即可),解决的办法是.【知识点三】液化例5.发射火箭时,为了保护发射台的铁架不被火箭向下喷射的高温火焰所熔化,工作人员在台底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导流槽).当高温火焰喷到水中时,产生了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例6.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现象,很多热量,使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使手不会被烫伤.(a)(b)【知识点四】熔化和凝固例7.我市温度计厂制造了一批水银温度计投放到黑龙江省的市场上,结果无人问津.市场开发人员经过实地调查很快找到问题的症结.将产品改换为酒精温度计,结果非常畅销.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市场开发人员发现了什么问题?例8.把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一段时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冰将熔化B.冰不熔化C.水将凝固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以发生例9.一固体物质,从250℃开始熔化直到300℃才熔化结束,这种物质一定是.【知识点五】升华和凝华例10.据《北京晚报》报道,科考队员曾经在新疆的沙漠中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当时气温大约是-15℃,沙丘上面覆盖着约5cm~10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min,雪不见了,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考队员瞠目结舌.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1)请提出你的看法,这雪为什么不见了?(2)简单解释你提出的看法.例11.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夏天,冰棒上面有一层白霜B.夏天,冰块上面冒白气C.夏天,潮湿的天气里,自来水管外面会冒“汗”D.冬天洗过的湿衣裳放在-5℃室外也能冻干例12.在演出舞台上,经常可以看到释放的白色烟雾,仿佛流动的白云,它的原理是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A.迅速液化而形成的白色烟雾B.迅速熔化而后再蒸发变成的白色烟雾C.迅速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即白色烟雾D.迅速升华吸热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知识点六】水循环例13.如图所示,依照固态与液态的转化,填入其他物态变化过程的名称以及吸热、放热情况.例14.有的科学家曾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下列主要原因中,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是()①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却并不富裕;②地球上淡水分布不均匀;③水被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④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⑤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A.①②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固态液态气态()()()()【巩固练习】1.根据常温下的状态,把下列这些物质进行分类:霜、雾、水、汽油、氧气、食盐、糖、醋、酱油、碗、水蒸气.①;②;③.2.如图所示的是常用的酒精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请你仔细观察:其测量范围是,分度值是.此时,它所测量的温度为。3.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了一层薄雾,过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这两种物态变化先后分别是和.4.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罐装式石油液化气,是采取的方式使石油气液化装入钢瓶的;在向钢瓶里充气时,钢瓶的温度是(升高/不变/降低)的.5.两个学习小组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观察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且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度,直到两种物质全部熔化.各组同学根据记录数据绘制了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如(b)、(c)两图所示,请解答下列问题:(1)海波在熔化时,要(吸/放热),温度;石蜡在熔化时,要(吸/放热),温度.(2)海波属于(晶体/非晶体)物质,石蜡属于(晶体/非晶体)物质.(3)这两种物质中,具有固定熔化温度的是,其熔点是℃.(4)图(b)中(AB/BC/CD)段表示海波处于熔化过程中,整个熔化过程用了min.BC阶段,海波处于状态.6.用久的日光灯两端的灯丝,在高温下会发生现象;灯管两端内壁上出现了黑斑,这是发生现象的缘故.7.干冰可用来人工降雨,干冰撒进云层很快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云层中的水蒸气成小冰晶或成小雨滴,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就为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下落形成雨.8.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m的铁棒,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m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20100102030405060708090100第二章物态变化测试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下面几种液体温度计分度值都是1℃,但测量范围各不相同,其中适合“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这一实验的是()A.0℃~100℃B.60℃~200℃C.-10℃~70℃D.-30℃~50℃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烧开水时壶嘴冒的“白气”B.自来水管上出“汗”C.清晨,草木上挂着露珠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3.在卫生间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这两种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4.从冰箱内取出一瓶啤酒,发现啤酒瓶外面“出汗”,这是()A.酒从瓶内渗出的结果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C.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D.啤酒瓶上的水的汽化现象5.下表为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判断,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空气温度的温度计应选用()物质水水银酒精乙醚凝固点/℃0-39-117-114沸点/℃1003577835A.酒精温度计B.乙醚温度计C.水温度计D.水银温度计6.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盒,发现水烧开了,纸盒仍没有烧着,这是因为()A.水能够灭火B.火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C.纸的温度低于着火点D.水善于将热量迅速向外散发7.汽车过桥时每隔一段会有明显的颠簸,这是桥面上的缝隙所致.这些缝隙是()A.一种交通标志,用于确认距离,避免发生追尾事故B.伸缩缝,用于允许桥面的膨胀和收缩C.来往车辆过多,造成路面损毁D.避免司机开车由于过分平稳而瞌睡8.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A.(1)(2)B.(2)(4)C.(1)(3)D.(3)(4)9.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10.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华C.汽化D.升华11.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面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12.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汽化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3.在物质的各种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和.14.在松香、食盐、铁、玻璃、冰、沥青等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时都要热,但它们的区别在于晶体在熔化时有确定的,非晶体则没有.15.病人发烧时,在他身上擦些酒精可以起到降温作用,这种方法叫做“物理降温疗法”,其道理是.16.上物理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了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中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所反映共性是.17.用久了的日光管两端会发黑,小华的妈妈用毛巾在外面擦,怎么也擦不掉,妈妈让小华解释一下这个现象,小华说:这不是外面粘上灰尘,而是由于
本文标题:物态变化复习教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916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