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2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高效演练含解析
专题2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高效演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8年国庆黄金周,《中国一分钟地万篇》系列微视频在社交媒体持续刷屏。视频以“一分钟”为刻度,记录了中国各地的变化。下列选项中符合这套微视频的创作意图的是①以片段展现各地蓬勃活力和气韵风采②用点滴引导人们探寻国家的发展进步③让节日承载实现共享发展的美好愿景④用科技展示各地创新发展的独特魅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这套微视频的创作意图的是以片段展现各地蓬勃活力和气韵风采,用点滴引导人们探寻国家的发展进步,①②项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庆祝民族节日问题,③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体现各地的创新发展问题,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2.“秋分大气自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华农耕交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决定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国家设立丰收节的文化意义在于()①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强化三农地位②满足农民文化生活需求,提升农民的获得感③发挥先进文化促进作用,彰显假日经济拉动效应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国家设立农民丰收节,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满足农民文化生活需求,提升农民的获得感,②④项符合题意;①不属于文化意义,与题意不符;③表述错误,国家设立丰收节并不是彰显假日经济拉动效应。正确选项为D。3.在历史长河中,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不同艺术特征的文化并行发展,形成了南北文化各自的艺术风格。正如北方民歌产生了《诗经》的现实主义,南方的神话产生了《楚辞》的浪漫主义一样。可见,不同的艺术风格体现了()①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各不相同②不同地域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③不同地域在自然、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差异④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多样化特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在历史长河中,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不同艺术特征的文化并行发展,形成了南北文化各自的艺术风格。正如北方民歌产生了《诗经》的现实主义,南方的神话产生了《楚辞》的浪漫主义一样。不同的艺术风格体现了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呈现出多样化特点,③④适合题意;①说法过于绝对,排除;②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4.“书信——短信——徽信”,生动展现了人们所经历的感情交流、信息传播的变革过程。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手机来实现。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文化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②文化交流的途径发生了重大变化③网络等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④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②选项表述错误,题目中没有涉及到文化交流途径的变化。③选项表述本身错误,排除。题目中,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手机来实现,这表明了文化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脱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故①④选项入选。选B。5.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闭幕式中,我国借助智能机器人和轮滑少年的配合,展现出中国结、龙凤图案;通过“冰屏”用影像呈现高速铁路、“中国天眼”、大飞机、空间站等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成果,给人们带来了一场融合科技与文化的视听盛宴,也向全世界发出盛情的邀请。这表明()①我国经济发展推动了中华文化繁荣②科技创新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内涵③冬奥会的举办将促进中华文化传播④中华文化日益显示出文化主导地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②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涉及到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丰富。④选项“主导地位”的表述错误。题目中,在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闭幕式上,我国借助智能机器人、“冰屏”以及“中国天眼”等高科技手段,给人们带来了一场融合科技与文化的视听盛宴,也向全世界发出盛情的邀请。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推动了中华文化繁荣,也说明了冬奥会的举办将促进中华文化传播。①③选项入选。选B。6.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地标,大桥第一高塔青州航道桥是港珠澳大桥的主要标志之一。建设者在青州航道桥设计中使用“中国结的文化符号,寓意着三地共创粵港澳大湾区美好未来。重大基础项目建设往往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①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③具有浓郁民族色彩,能够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④丰富了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的融合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②③:重大基础项目建设往往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具有浓郁民族色彩,能够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②③符合题意。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①错误。④:本题并未体现世界文化的融合,④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7.从孔子学院的设立到中国文化年的举办,从《媳妇的美好时代》走红非洲到《印象马六甲》大型实景演出首次走出国门,中华文化“走出去”渐入佳境。假如让你写一篇有关此类活动的新闻报道,比较合适的标题是()A.文化传播:推动世界文化逐步趋向同一B.文化发展:教育是文化发展的主要途径C.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D.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答案】D【解析】A:“推动世界文化逐步趋向统一”表述错误,排除A。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B表述不科学,排除。C: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中华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不符合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主题,C不合题意。D:题中材料“从孔子学院的设立到中国文化年的举办,从《媳妇的美好时代》走红非洲到《印象马六甲》大型实景演出首次走出国门,中华文化走出去渐入佳境”,表明了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启示我们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8.2018年11月28日,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通过审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诞生于青藏高原的藏医文化在逐步被大众所熟知。由此可见()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②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促进其繁荣发展③地理因素决定文化有区域性,区域性有利于文化传播④保护人类共同文化财富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①④:“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通过审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诞生于青藏高原的藏医文化在逐步被大众所熟知。”说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保护人类共同文化财富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①④符合题意。②:材料没有体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②与题意不符。③: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地理因素决定文化有区域性”说法错误。同时文化具有区域性要求我们应该进行文化传播,③观点错误。故本题选B。9.2019年1月1日,由中央宣传部着力打造的互联网学习平台“学习强国”正式上线。这是一个多媒体呈现、多资源聚合、多技术应用的融媒体平台,共有“学习新思想”“环球视野”学习慕课”等17个板块180多个一级栏目,内容极为丰富,很快在全国干部、党员和群众中掀起了学习热潮。这说明()①壮大主流舆论需要促进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创新②科学技术的应用为文化传播提供重要支撑③网络传媒是信息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大众传媒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学习强国”是一个多媒体呈现、多资源聚合、多技术应用的融媒体平台,共有“学习新思想”“环球视野”学习慕课”等17个板块180多个一级栏目,内容极为丰富,很快在全国干部、党员和群众中掀起了学习热潮说明壮大主流舆论需要促进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创新,科学技术的应用为文化传播提供重要支撑,①②符合题意。③:大众传媒是信息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③观点错误。④: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④观点错误。故本题选A。10.2018年9月23日农历秋分,亿万农民迎来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虽然是首次设立,但其历史根基、民意基础、文化底蕴深厚。丰收节既要塑形,活动多样、形式丰富;更要铸魂,赋予其文化内涵,凝聚精神力量。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节日之一,中国农民丰收节”()①能够满足农民文化生活需求,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②蕴含着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有利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旨在推动传统和现代的融合,弘扬中华文化特色④有利于凝练生成尊农重农支农的文化氛围,传承中华农耕文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②④:“中国农民丰收节”蕴含着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有利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有利于凝练生成尊农重农支农的文化氛围,传承中华农耕文化,②④符合题意。①:“中国农民丰收节”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①观点错误。③:推动传统和现代的融合,弘扬中华文化特色不是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目的,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11.在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运用科技手段将人工智能和演员有机结合,即向世界展现了龙凤呈祥、中国结等中国元素,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大飞机、共享单车等最新科技成就,给世界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记忆。“北京8分钟”成功表明()A.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在交流中走向同一B.科学技术的应用淡化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C.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D.坚定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答案】D【解析】A:“走向同一”的说法违背了世界文化多样性,A说法错误。B:科学技术的应用并没有淡化传统文化的民族性,B说法错误。C:认同的应该是本民族文化,C说法错误。D:“北京8分钟”运用科技手段将人工智能和演员有机结合,即向世界展现了龙凤呈祥、中国结等中国元素,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大飞机、共享单车等最新科技成就,给世界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记忆,表明我们要坚定文化自觉和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2.6月7日,2019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在广州召开。会议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守护自然珍宝、擦亮文化瑰宝,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这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①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④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④: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守护自然珍宝、擦亮文化瑰宝,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这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①④符合题意。②: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排除②;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排除③。故本题选B。13.近年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动实施“中非影视合作工程”“当代作品翻译工程”等重点工程和译制项目,带动了全国影视机构把近1600部中国优秀影视剧译制成36种语言,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播出,为外国观众打开了一扇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窗口。这有利于()①充分彰显中华文化的优越性②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③彰显中国文化的硬实力④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②④:近年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动实施“中非影视合作工程”“当代作品翻译工程”等重点工程和译制项目,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播出,为外国观众打开了一扇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窗口,这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②④符合题意。①:“充分彰显中华文化的优越性”与材料主旨不符,①排除。③:文化属于“
本文标题: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2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高效演练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928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