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专题28化学平衡常数反应方向性教师版备战2020高考化学一轮必刷题集
专题28化学平衡常数反应方向性1.温度为T1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甲、乙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CO(g)和H2O(g),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H=-41kJ/mol。数据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容器甲乙反应物COH2OCOH2O起始时物质的量(mol)1.20.62.41.2平衡时物质的量(mol)0.80.2abA.甲容器中,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6.4kJB.T1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甲=1C.平衡时,乙中CO的浓度是甲中的2倍D.乙容器中,平衡时CO的转化率约为75%【答案】D【解析】A.甲容器中平衡时,消耗的CO的物质的量为1.2mol-0.8mol=0.4mol,根据反应CO(g)+H2O(g)CO2(g)+H2(g)∆H=-41kJ/mol,可知平衡时放出热量为:41kJ/mol×0.4mol=16.4kJ,故A正确;B.CO(g)+H2O(g)CO2(g)+H2(g)起始(mol)1.20.600转化(mol)0.40.40.40.4平衡(mol)0.80.20.40.4在T1达到平衡状态时甲容器中,c(CO)=0.4mol/L,c(H2O)=0.1mol/L,c(CO2)=0.2mol/L,c(H2)=0.2mol/L,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甲=0.2×0.2/0.4×0.1=1,故B正确;C.CO(g)+H2O(g)CO2(g)+H2(g)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不影响化学平衡,则甲、乙互为等效平衡,达到平衡时反应物转化率相等,则0.8/1.2=a/2.4,解得a=1.6,故C正确;D.根据C项可知a=1.6,乙容器中,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2.41.62.4×100%≈33%,故D错误D。2.CH4与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ΔH=+247kJ·mol−1。现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H4和2molCO2进行催化重整反应,不同温度下平衡体系中CH4和CO的体积分数(φ)随温度变化如下表所示:温度体积分数:φ(CH4)体积分数:φ(CO)T1aaT2cb测得:b>a>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大于T2B.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9mol2·L−2C.T1时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H4和1molCO2进行催化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φ(CO)为2aD.T1时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CH4、CO2、CO、H2进行催化重整反应,此时反应一定正向移动【答案】B【解析】A项、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a>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条件是温度升高,T2大于T1,故A错误;B项、假设CH4转化了xmol,由题意建立如下三段式:CH4(g)+CO2(g)2CO(g)+2H2(g)起始:2mol2mol00变化:xmolxmol2xmol2xmol平衡:(2−x)mol(2−x)mol2xmol2xmol根据题意得:(2−x)mol=2xmol,解得x=2∕3mol,则平衡常数K=22242c(H)c(CO)c(CH)c(CO)=2222()()332233=49mol2·L−2,故B正确;C项、T1时向1L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H4和1molCO2进行催化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φ(CO)为a,现在体积扩大为2L,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φ(CO)大于2a,故C错误;D项、假设此时等物质的量为ymol,浓度熵Q=22242c(H)c(CO)c(CH)c(CO)=22yy()()22yy×22=2y()2,当起始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都为43mol时,恰好达到平衡状态;当起始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都大于43mol时,Q大于平衡常数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当起始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都小于43mol时,Q小于平衡常数K,反应向正反应移动,故D错误。3.一定温度下,将0.16molX和0.16molY加入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s)+2Y(g)2Z(g)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表:t/min2479n(Y)/mol0.120.110.10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0.36B.当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反应前2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Z)=4.0×10-3mol·L-1·min-1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6molZ,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增大【答案】B【解析】A.由表中数据可知,7min与9min时n(Y)相等,说明7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平衡时,Y为0.1mol,反应的Y为0.06mol,根据X(s)+2Y(g)2Z(g),生成的Z为0.06mol,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0.36,又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K<0.36,故A错误;B.该反应属于气体质量增大的反应,反应容器的容积不变,当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时,表示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B正确;C.反应前2min内,v(Z)=v(Y)==2.0×10-3mol•L-1•min-1,故C错误;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6molZ,相当于增大压强,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则平衡不移动,Z的体积分数不变,故D错误。4.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I2(aq)+I-(aq)=I3-(aq)的ΔH0B.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答案】B【解析】A项、由图可知,随温度升高,c(I3-)浓度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放热,即ΔH0,故A错误;B项、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K值减小,则K1K2,故B正确;C项、D点没有达到平衡,c(I3-)比平衡时要小(要向A点移动),即反应要向右进行,所以此时υ正υ逆,故C错误;D项、由图知,c(I3-):状态A状态B,则c(I2)为:状态A状态B,故D错误。5.工业制氢气的一个重要反应是:CO(g)+H2O(g)==CO2(g)+H2(g)。已知在25℃时:①C(s)+12O2(g)CO(g)ΔH1=−111kJ·mol−1②H2(g)+12O2(g)==H2O(g)ΔH2=−242kJ·mol−1③C(s)+O2(g)==CO2(g)ΔH3=−394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5℃时,CO(g)+H2O(g)=CO2(g)+H2(g)ΔH=−41kJ·mol−1B.增大压强,反应①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减小C.反应①达到平衡时,每生成1molCO的同时生成0.5molO2D.反应②断开2molH2和1molO2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4molO−H键所放出的能量少484kJ【答案】B【解析】A.根据盖斯定律③-②-①得CO(g)+H2O(g)==CO2(g)+H2(g)ΔH=−41kJ·mol−1,故A正确;B.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增大压强K不变,故B错误;C.反应①,每生成1molCO的同时生成0.5molO2,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D.焓变=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因此反应②断开2molH2和1molO2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4molO-H键所放出的能量少484kJ,故D正确;选B。6.钨(W)在高温下可缓慢升华。碘钨灯中封存的碘蒸气能发生反应:W(s)+I2(g)WI2(g),利用工作时灯泡壁与灯丝的温度差,将沉积在灯泡壁上的钨“搬运”回灯丝上。对于该过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B.工作时,在灯泡壁和灯丝上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C.W(s)+I2(g)WI2(g)为放热反应D.碘蒸气的作用是延长灯丝的使用寿命【答案】B【解析】A、碘钨灯工作时,发光、发热,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故A正确;B、工作时,利用灯泡壁与灯丝的温度差,将沉积在灯泡壁上的钨“搬运”回灯丝上,灯丝的温度高于灯泡壁的温度,W在高温下缓慢升华,在灯泡壁上发生反应W(s)+I2(g)WI2(g),平衡常数K1=和灯丝上发生反应WI2(g)W(g)+I2(g)的平衡常数K2=,K1K2不是互为倒数,故B错误;C、利用工作时灯泡壁与灯丝的温度差,将沉积在灯泡壁上的钨“搬运”回灯丝上,灯丝的温度高于灯泡壁的温度,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WI2的物质的量减少,所以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正确;D、扩散到灯泡壁(低温区)的钨与I2(g)发生反应生成WI2(g),WI2(g)扩散到灯丝(高温区)重新分解出钨沉积到灯丝表面,从而延长钨丝使用寿命,故D正确。7.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如下可逆反应:22SCl(橙黄色液体2)Cl(气2)2SCl(鲜红色液体1)H61.16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时,单位时间里消耗nmol22SCl的同时也生成n2molClB.增大压强,平衡常数将增大C.达到平衡时,若升高温度,氯气的百分含量减小D.加入氯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氯气的转化率一定升高【答案】A【解析】A、根据方程式可知单位时间里消耗nmolS2Cl2的需要消耗nmolCl2,同时生成nmolCl2,Cl2的生成与消耗的物质的量相同,反应处于平衡状态,选项A正确;B、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增大压强平衡常数不变,选项B错误;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氯气的含量增大,选项C错误;D、加入氯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2Cl2的转化率增大,氯气的转化率降低,选项D错误。8.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2O(g)CO2(g)+H2(g),其正反应放热。现有三个相同的2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Ⅰ、Ⅱ、Ⅲ,各容器中充入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7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容器充入容器中的物质的物质的量Ⅰ1molCO和1molH2OⅡ1molCO2和1molH2Ⅲ2molCO和2molH2OA.容器Ⅰ、Ⅱ中正反应速率相同B.容器Ⅰ、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C.容器Ⅰ中CO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少D.容器Ⅰ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答案】D【解析】A.在I中充入1molCO和1molH2O,在II中充入1molCO2和1molH2,刚开始时,容器I中正反应速率最大,容器II中正反应速率为零,达到平衡时,容器I温度大于700℃,容器II温度小于700℃,所以容器Ⅰ中的正反应速率大于容器Ⅱ中正反应速率,A错误;B.容器III可看成容器I体积压缩一半,各物质浓度增加一倍,若温度恒定,则平衡不移动;但恒容绝热的情况下,容器III中温度比容器I高,更有利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化学平衡常数K(I)K(III),B错误;C.容器Ⅰ从正反应方向开始,容器III从逆反应方向开始,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Ⅰ的温度高于容器II,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因此I中CO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多,C错误;D.根据选项C可知容器I、II的温度不相同,容器I的温度高于700℃,容器II温度低于700℃。若容器II的温度也是700℃,一个从正反应方向开始,一个从逆反应方向开始,I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CO2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但容器II温度低于700℃,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使CO2的转化率降低,因此容器Ⅰ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D正确。9.下列有关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本文标题:专题28化学平衡常数反应方向性教师版备战2020高考化学一轮必刷题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939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