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古诗词曲篇目及备战演练第15首钱塘湖春行统编教材八上第13课
古诗词曲篇目及备战演练第15首钱塘湖春行(统编教材八上第13课)考情检索:2007年非实验区/2019、2010年备考卷2.请分析颔联和颈联中,诗人如何通过观景角度的变化表现喜悦之情的。【答案】“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从仰视的角度写莺燕闹春的情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从俯视的角度描写花草向荣的景象。俯仰生姿,突出了早春的生机与活力,表现了诗人初见西湖早春景象时的喜悦之情。译文①孤山寺宇的北面,贾公亭的西方,春水初涨,水面平堤,云重叠低垂与湖水相连。②早来的黄莺,争占向阳树栖息,哪家的新燕,衔着春日的泥土筑巢。③繁花渐渐开放,使人目不暇接,春草片片萌生,刚刚淹没马蹄。④特别喜爱湖东美景,游历没个够,青翠的杨柳掩映,绿荫笼罩着长长的白堤。主旨通过描绘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情感和对西湖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同是春天,初春、仲春、暮春的景物各有不同。《钱塘湖春行》写的是初春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答案】《钱塘湖春行》一诗围绕初春来写,描绘了西湖明媚的春光。很多词语都能看出初春景象来,如“早莺”“新燕”自不必说,“几处”说明早莺尚少;“争暖树”,说明是乍暖还寒时候,早莺争夺向阳的树木;“谁家新燕”,说明燕子始回,尚未筑巢。“乱花渐欲迷人眼”说明花儿还未盛放,但盛放可期;“浅草才能没马蹄”说明芳草才生,尚未长高。1.(2007·河南非实验区)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喜爱钱塘湖春天的美景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爱(最爱)。2.(2007·河南非实验区)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答案】“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突出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请描述诗歌“水面初平云脚低”所展现的画面。【答案】连绵不断的春雨使湖面上涨,放眼望去,湖面宽阔,春水涟涟,云暮低垂,天水相接,好似一幅宁静的水墨画。
本文标题: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古诗词曲篇目及备战演练第15首钱塘湖春行统编教材八上第13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941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