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考点01声音的产生传播与特性原卷版
考点01声音的产生、传播与特性【知识回顾】考点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正在振动的物体叫。2.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考点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但不能传声。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叫。2.声速:声波在介质中的叫声速,声速大小跟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人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考点三、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特性有、和三个方面。2.音调是指声音调门的高低。音调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频率越低,音调。3.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有关,振幅越大,响度;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距声源越近,响度。4.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征。它与声源的材料、结构有关。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肯定。5.人的听觉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0Hz到20000Hz之间。高于20000Hz叫,低于20Hz叫。【考点梳理】考点一、声音的产生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发声体是什么,声音来源于什么物体的振动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有的时候为了迷惑学生,会考查一些诸如“高科技产品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之类的问题,但无论怎么出题、如何表达,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是考生需要牢记的,例如:手机声音是手机膜片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等等。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多了解一些有关发声体的知识。考点二、声音的传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有介质;没有介质,即便物体振动,我们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声音能不能传播出去和我们能听到声音所必须满足的条件。为了考查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经常会出现太空中宇航员与地面通话,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电磁波的传播与声波的传播等考题。对这些问题加以理解和关注,对解答此类问题大有益处。对声速的考查也曾出现,但考查此知识点的考题较少,出现的频率也不是太高。作为知识点需要考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声速,声速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2)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3)利用回声可以测距。考点三、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是声现象的主要内容,也是声现象重要知识点。中考题中,考查声音特性考题出现频率很高。在声音特性三个主要知识点中,考查音调和音色较多,主要关注点是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有关、与物体的结构有关,同一物体,当其结构发生变化时,其振动频率也相应跟着变化,也就是说音调也会发生变化(如乐器的演奏、瓶中水量多少等);对于音色,音色是不同物体所独有的特征,相同材料和结构的两个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会相同,就像人的指纹一样,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音色,所以辨别不同物体声音靠的是音色,在中考考题中此类问题出现的频率很高。至于响度也会出现在考题中,但相比前两个考点,响度出现的概率稍低。对于音调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人耳所能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20Hz~20000Hz;二、超过20000Hz叫超声波(蝙蝠发出的声波);三、低于20Hz叫次声波(地震波);四、不同动物听觉范围不同。在中考题中,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活动、现象、诗词与声现象知识点结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的题目,出现的较多,属于高频考点,在复习中应多搜集这类问题。和音调有关词语有:歇斯底里、尖叫、男高音、女高音、声音低沉等等。和响度有关的描述词语,常见的有:声音洪亮、高声、大声、声如洪钟、低声(响度)细语(音调)等。音色是由物体决定的,是不同物体特有的特征,是辨别物体的一种方式。如听见人的说话声就知道是谁,听音乐就可以判断乐器的种类等等。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典例一】(2019·苏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C.根据响度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D.“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举一反三】1.(2019·达州)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C.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传递能量;D.声源的振幅越大,听到声音的响度就一定越大2.(2019·岳阳)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真空可以传声;C.“禁止鸣笛”是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3.(2019·苏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C.根据响度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D.“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考点二、声音的传播【典例二】(2019·湘潭)关于图所示的民族吹管乐器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色;D.唢呐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举一反三】1.(2019·福建)北斗导航卫星与地球之间的通讯是利用()。A.电磁波B.次声波C.超声波D.空气2.(2019·菏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相同;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D.真空不能传播声音3.(2019·甘肃武威)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B.地震产生次声波的频率高于20Hz;C.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考点三、声音的特性【典例三】(2019·贵港)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用歌声表达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远大志向。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指的是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举一反三】1.(2019·福建)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2.(2019·河南)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3.(2019·海南)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一种文明行为,“轻声”指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一、选择题1.(2019·内蒙古东胜实验中学三模)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BCDA.雄蝈蝈用两叶前翅摩擦发出醇美响亮的叫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同一示波器显示的两种波形的音调和响度都相同;C.体验骨传导,说明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效果好;D.地震前动物会有异常表现,是因为狗和大象都能够听见超声波传递的信息2.(2019·眉山市仁寿县华兴联谊学校中考物理二诊试)下列声现象的判断无误的是()。A.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能缓解“热岛效应”;B.“声如洪钟”是指声音的响度大;C.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高3.(2019·大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三模)用手按压一根琴弦的不同部位,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点是()。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4.(2019·山西浑源调研测试)声音的三个特征中,与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的是()。A.响度B.音调C.音色D.音量5.(2019·唐山市路北区中考物理三模)下列关于声和电磁波的描述,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汽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D.WiFi无线信号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6.(2019·大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五模)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音色一定不同;B.音调一定不同;C.响度一定不同;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7.(2019·荆州市公安县金狮中学中考模拟)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传播;B.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相比,次声波频率高;C.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D.做“B超”检查,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特性二、填空题8.(2019·大连市初中毕业升学一模)音乐会上,优美的乐曲是通过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能够识别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是不同的。9.(2019·江西省万年中学模拟)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声是因为琴弦在,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10.(2019·郑州市实验中学中考模拟)2018年12月14日晚,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在京举行,晚会上,张杰、蔡国庆、白雪、张靓颖等联合演唱了歌曲《相约世界》,现场获得了热烈的掌声。我们能分清楚每位歌手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选填乐音三要素)不一样。女高音歌唱家谭维维也出场演出,女高音指的是(选填乐音三要素)高。11.(2019·大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一模)我们能区分二胡和古筝发出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__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不同上课时,学校附近忽然想起了一阵鞭炮声,同学们马上关紧门窗,这是在_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中”或“接收处”)减弱噪声。
本文标题:20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考点01声音的产生传播与特性原卷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942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