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20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考点13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解析版
考点13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知识回顾】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不可能用实验直接来验证。(2)牛顿第一定律对任何物体都适用,不论固体、液体、气体。(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它的运动状态)。(5)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状态(保持它的静止状态)。3.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运动的物体要保持它的运动状态,静止物体要保持它的静止状态。4.惯性的理解:(1)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运动的物体也具有惯性)。牛顿第一定律表明,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状态的性质,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2)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大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大的物体其运动状态越难改变。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运动状态、位置及受力情况无关。(3)惯性是一种属性,它不是力。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5.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襄,汽车安装安全带;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拍打衣服可除尘。考点二、二力平衡1.平衡力: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2.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这种情况叫做二力平衡。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简单的说就是:同体、等大、反向、共线。4.平衡状态: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平衡状态。5.生活中处于平衡状态的例子静止的物体,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受到的另一个力是平衡力。如在桌面上的碗、静止在空中的气球等。匀速运动的物体,在运动方向上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如在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传动带上的物体等。【考点梳理】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本章的重要考点,也是常考热点,在本章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本节包含两个重要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两者是不可分割两个知识点,是互相关联而又互相补充的知识。在本节复习中,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理解;二、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经常与二力平衡结合;三、物体不受力的含义;四、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五、生活中利用和防止惯性的例子。在历年中考中,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考查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常见有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理解等;(2)惯性:常见考查方式有:对利用和防止惯性的例子认识和解释、影响物体惯性大小的因素、对物体惯性的理解等。本节在中考中出现的概率很高,历年考试一般都会出现此类考题,并且出现形式多样。中考主要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选择题以考查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和对惯性的理解居多,填空题以考查惯性居多。所以,在复习中,希望大家能把握好本章的知识点、考点和考查方式。考点二、二力平衡二力平衡问题同样是重要知识点,也是学习力学重点内容,并在本章、本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二力平衡与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可分开的,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在力的方向上,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或做匀速运动。本节包含两个重要知识点:二力平衡条件和二力平衡的应用。在本节复习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平衡力一定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二力不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阻力等),但一定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历年中考中,对“二力平衡”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二力平衡的条件:考查学生对二力平衡概念的理解,此类考题在中考中占据很大的分量;(2)二力平衡的应用:二力平衡和物体运动状态相结合,考查学生利用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物体运动状态,或者利用物体运动状态找出平衡力。本考点在中考中出现的概率很高,历年考试一般都会出现此类考题,并且问题方式多样。中考主要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选择题以考查二力平衡条件概念和对平衡力的认识居多,填空题以考查力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居多。本节知识点一般单独组成一个考题,在复习中,希望大家能把握好本章的知识点、考点和考查方式。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典例一】(2019·河北)图所示与惯性有关的做法中,属于防止因惯性造成危害的是()。A.系安全带B.旋转生、熟鸡蛋C.跳远助跑D.撞击锤柄【答案】A。【解析】A、汽车驾驶员和乘客必须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突然减速时,人由于惯性而带来伤害,故A符合题意;B、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转动鸡蛋,离手后观察它的转动情形;如果转动顺利,则为熟蛋,如果转动不顺利,则为生蛋,这属于利用惯性,故B不符合题意;C、跳远时助跑,即原来运动员是运动的,当其起跳后,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运动状态,所以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属于利用惯性,故C不符合题意;D、锤头松动时,把锤柄的一端在凳子上撞几下,即该过程中,锤头和锤柄都处于运动状态,当锤柄撞击到地面时运动停止,而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运动状态,从而使锤头套紧,属于利用惯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举一反三】1.(2018•烟台)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D.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答案】A。【解析】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故A正确;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惯性造成的危害,不能减小惯性,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B错误;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乘客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C错误。D、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速度等因素无关,故D错误。故选A。2.(2019·武威)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子弹从枪膛射出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作用;B.小张沿水平方向用力推课桌没推动,则他的推力小于课桌受到的摩擦力;C.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乒乓球运动员用球拍击球,球拍的作用力只能改变球的运动状态【答案】C。【解析】A、子弹从枪膛射出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子弹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B、桌子没动,即为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以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这两个力是相等的,而不是推力小于摩擦力。故B错误;C、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乒乓球运动员用球拍击球,球拍的作用力不仅能够使球改变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球的形状。故D错误。故选C。3.(2019·邵阳)同学们对运动场上出现的现象进行了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百米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不会立即停下来;B.抛出去的篮球会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篮球具有惯性;C.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D.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答案】B。【解析】A、百米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由于具有惯性不会立即停下来。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A错误;B、抛出去的篮球会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篮球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C、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即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错误;D、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利用了惯性,但不能增大惯性,故D错误。故选B。考点二、二力平衡【典例二】(2017·德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已经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下列关于小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在水平公路上静止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汽车在水平公路上高速行驶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使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小惯性【答案】B。【解析】A:汽车静止在路面上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二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小汽车高速行驶时,小汽车上方空气流动大于下方的空气流动,因此小汽车在竖直方向上受支持力和空气向上的托力的作用,因此小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故B正确。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牵引力与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惯性只有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使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不是为了减小惯性,而是为了减小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故D错误。【举一反三】1.(2019·邵阳)一物体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受到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D。【解析】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且大小也不一定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受到的推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且大小也不一定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的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D。2.(2019·益阳)在野外用滑轮组拉越野车脱困时的情景如图所示,有关力的分析正确的是()。A.车对地面的压力与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车拉滑轮组的力与滑轮组对车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脱困必需2400N的拉力时,绳索自由端的力F至少为1200N;D.脱困必需2400N的拉力时,绳索自由端的力F至少为800N【答案】C。【解析】解:A、车对地面的压力与车的重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车拉滑轮组的力与滑轮组对车的拉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D、由图可知,n=2,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因为绳重和摩擦必然存在,所以绳索自由端的力F至少为1200N.故C正确,D错误。故选C。3.(2019·潍坊)如图所示,用水平推力F将质量均为m的木块A、B压在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F;B.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C.木块A受到墙面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mg;D.若增大力F,则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变大【答案】BC。【解析】A、对B进行受力分析可知,B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A对B的摩擦力,二者是一对平衡力,因此,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为mg,其大小与F无关,故A错误;B、B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A对B的摩擦力,二者是一对平衡力,故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故B正确;C、把AB看成一个整体,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与墙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木块A受到墙面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mg,故C正确;D、若增大力F,木块仍保持静止状态,重力与摩擦力仍平衡,所以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故选BC。一、选择题1.(2018·增城区初中毕业生综合测试)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静置一个木块,现以水平向右大小为F的力推木块,对木块受力后可能产生的状态及原因有以下解释:①若木块保持静止不动,是因为F的大小比木块
本文标题:20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考点13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942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