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任教班级一年级学生人数141人基本情况分析本年级共四个班,有学生141人。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好奇心比较强,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认知能力一年级学生正对生活的世界形成一个初步的看法,他们擅长于识别物体的特点、判断物体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点,能很快并很容易地掌握任何一个物体所固有的特征。一年级学生所能做的有:认识和列举多种多样的物体、识别和描述所有物体的基本特征、根据物体的相同和不同点对物体进行比较。观察、比较是科学归纳概括之前常常需要进行的研究活动,通过这些初步的搜集资料式的研究,才能为得出科学结论做好辅垫。一年级的科学探究活动只能是初级的科学研究活动,观察、比较又是符合一年级学生特点的科学思维方式。因而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最有价值的科学思维过程是观察、比较。学习态度及习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有意注意保持时间较短,因此做好课堂常规尤为重要。在刚开学的一段时间里,教学生朗读儿歌:“小耳朵听老师,小眼睛看黑板,123,要坐端”“回答问题要举手,起立站好,声音洪亮,比一比谁最棒”,通过一段时间的朗读,较好的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在“做中想,想中学”,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与人交流分享的好习惯。为了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根据课上实际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有时要注重没有举手的同学回答问题,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样想的,以促进他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要注意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可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乐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根据本册教材、本年段课标要求,实现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新课程目标,引导学生思维条理清楚,学会总结方法、文字、图表、图示,注重训练学生的动笔能力,强调呈现学生的思维过程。本学期需要重点加强的是:1、初步感知观察、实验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厚薄、颜色、形状等特征;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知道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并且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了解有些物质可以溶于水,有些物质不能溶于水,知道谁的颜色、气味、状态等特征;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并知道其功能,观察并描述出简单仪器的不同,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带给人们的便利、快捷与舒适。2、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及现象,并能够从对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与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看外观、听不同、摸区别、闻气味、尝味道等活动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初步描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将活动中观察到的信息进行简单的记录,学会记录方法;学生能够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基本特征。3、培养学生对身边的科学现象充满兴趣,使学生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外在特征表新出探究兴趣,能够多角度、多方式的认识事物;引导学生能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能够关注科学知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愿意分享、倾听他人的信息。其他关注单亲家庭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他们多谈心,多关爱他们,解除其因家庭特殊而引起的焦虑、自卑心理,与同学友好相处,愉快生活。关注学困生,指导他们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安排及特点一年级《科学》上册使用的青岛出版社的教材,青岛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一年级教科书及活动手册(含五·四学制)日前已通过教育部审定,其中五·四学制为全国唯一一套。本套教材按照2017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编写,紧扣课标,设计新颖,装帧精美。教材编写思路清晰,贴近学生生活。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我们一起学科学”。一共有2课,包括:走进科学、我的“小问号”。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我们怎么知道”。一共有4课,包括: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第三单元的主题是“玩中学”。一共有4课,包括:玩磁铁、玩猜泥、玩小车、分一分。第四单元的主题是“水”。一共有4课,包括:运水游戏、认识水、水变咸了、把它们放到水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工具是个好帮手”。一共有2课,包括:放大镜、我的削笔刀。新教材具有开放性强,适合学生探究,易教易学;探究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切实提高学生能力;活动引领,点面结合,课堂呈现丰富,寓教于乐;版面精美细致,时尚简洁,生动活泼等特点,增加“技术与工程”领域内容,让学生深刻了解科技的魅力;《科学学生活动手册》记录学生探究过程,巩固所学知识,是教材必不可少的部分。本册教材重点、难点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外部的变化,强化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通过学生的看、听、摸、闻、尝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自然;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体验科学世界带来的奇妙,培养学生的探知能力。初步了解水的特性,感知水的性质。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三、本学期教学目标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构想和具体措施根据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1、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2、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3、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4、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1、开展生动的科技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2、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3、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5、潜能生培养措施: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结合科学课的特点。潜能生主要表现在:(1)对学科知识无学习兴趣;(2)无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差;(3)缺乏合作意识;(4)实践能力不足。针对这些情况,首先以生动的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供合作与参与的机会,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在自由分组中安排他们进入较好的组学习,并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帮助他们。五、全册教学进度周次日期内容备注第1周1.走进科学课第一单元第2周2.我的“小问号”第一单元第3周3.看一看第二单元第4周4.听一听第6周5.摸一摸第二单元第7周6.闻一闻尝一尝第二单元第8周单元小结评价第二单元第9周7.玩磁铁第三单元第10周8.玩猜泥第11周9.玩小车第三单元第12周10.分一分第三单元第13周单元小结评价第14周11.运水游戏第四单元第15周12.认识水第四单元第16周13.水变咸了第17周14.我把它们放到水里第18周单元小结评价第19周15.放大镜第五单元第20周16.我的削笔刀单元小结评价
本文标题: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945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