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本站首发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千人糕教案
《千人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千人糕》通过妈妈的话,告诉我们:称重阳糕为“千人糕”的道理,从而使我们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二、教学目标: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关心自然,热爱生活的热情。2.通过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生活乐趣。三、教学构想:前面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进行朗读,本节课重在内容的理解,知识的拓展,情感的迁移。本文写的糕,实质重在理解“千人”,在教学时我注重把握课题的延伸,从而让学生自主地找出全文的中心,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过程中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结合本课,适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由重阳节的“千人糕”引发出去,了解其它的传统节日,积累文化,向往美好,让学生大胆地说。四、方法指导: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讨论在说的时候,让学生大胆地走上讲台。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师:谁能告诉我图上的这个是什么?你见过吗?(课件出示一个重阳节吃年糕的场景,画面定格在年糕上。学生呈现兴奋状态。)师:谁又能用语言把它描述一下?生:它是方形的,白颜色,还有上面有花纹,或图案。生:还有别的形状的,比如花瓣,圆形。师:小朋友都说的很好,刚刚你们说的是糕的形状,颜色,还有其他方面吗?生:它是米粉做的,我奶奶会做,很甜,很好吃。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板书:形状、颜色、米粉、甜、好吃),可我们今天学的课文是《千人糕》,它和我们平时吃的糕有不同吗?让我们一起从中找答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激活思维。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愿望)(二)初读整合课文。1.师范读第一节,指导学生朗读。用适当的语气,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有朗读的愿望。师:老师先朗读第一节课文,余下的由你们接着读好吗?2.生齐读。3.生与生之间互读课文一遍。(留给学生自己锻炼、学习的机会,鼓励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4.学生合上书本,师出示多媒体生字,指导学生朗读。①糕磨碾锅矿腾纺纱煤重②生依次读③生读“重”为zhòng、chóng。④师(友善地、鼓励地)重是有这个读音,你真聪明,不过你偷看一下书本,赶快告诉我文中读什么啊!(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加深其印象)生:重(chóng)阳5.小组长上讲台指着多媒体领学生朗读二遍。(三)研读课文,朗读感悟。1.同学们刚刚表现地都很好,请同学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黑板上的“糕”与“千人糕”意思同吗?老师相信你们会表现地更好,会找到问题的答案的。(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迅速展开讨论,师深入学生当作协助讨论,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他们自己朗读、讨论、交流,自主阅读,在读中悟,互悟中读,寻求问题答案)2.小组代表依次发言,师归纳。师:每个小组的代表来发言。(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生:它们有不同,“千人糕”两个字,说明人多。生:它们有一样的地方,都是米粉做的。生:“千人糕”名字变了,说明做这个糕的人多。需要很多东西。师:好,这位同学,老师和你们一起来探讨,你看做“千人糕”需要哪些东西?生:稻子、米粉、煤、锅、布(学生找出相应的部分朗读)师:是由哪些人做的?有多少人?生:农民、工人,他们有很多(板书:农民,工人)师:所以课文把这个糕叫做……生:千人糕3.交流讨论,总结,感悟文中所要表达的内容。师:由此可见,这个千人糕,赞扬了什么呢?生:做一个千人糕需要很多人付出劳动,需要许许多多人的共同努力!师:很好,实际上我们这篇课文正是通过写千人糕,赞扬了工人叔叔和农民叔叔以及所有人的合作精神,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是很难吃上这香甜的“千人糕”的。(板书:千人糕)(把自己认为最能够体现“千人糕”来之不易的地方多读几遍。读给你的同组小朋友听一听。感情朗读时,四人小组互听互助,生与生在交流中,相互切磋,相互启发,不仅学到了知识,密切了友谊,培养了合作意识,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4.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交流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我们的教室是由许多是建筑工人砌的。生:盖房子的树是工人叔叔砍伐的。生:我们团结合作,能战胜一切困难。(四)拓展迁移,情感熏陶以及端午节的场景。1.多媒体展示粽子,了解相关的链接。(多媒体出示:端午节的情景,让学生感受交流)师:哪位同学告诉这上面的是什么?你吃过吗?生:图上的是粽子,吃过。师:我们一般在什么时候家家都会吃呢?生:端午节的时候家家都要吃。2.介绍端午节的有关风俗习惯,并结合多媒体画面,介绍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清明、中秋、重阳、除夕、春节等相关知识,学生仔细听,不时提问。3.多媒体展示少数民族,国外的一些传统节日,泼水节、圣诞节、复活节,学生作了解。(安排了一个迁移练习,目的在于对学生情感的熏陶,让学生通过对传统节日的认识,丰富自身的情感,感受到祖国的文化。学生产生了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七、作业设计: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重阳节的课文,课后请同学们帮助老师解决一个个问题:希望你们能互相合作,查阅资料,向老师或你的家人或朋友介绍一种传统的节日,注意要讲详细、具体。(小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认识·积累·熏陶——《千人糕》教学所想《千人糕》是一篇文浅情深,易于理解的课文而作为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我首先想到的是重在对学生文化的认识,知识的积累和情感的熏陶,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从这三方面加以理解。一、文化认识,共同努力互相协作。全文的中心是赞美合作精神,要让学习懂得任何一样东西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结果,怎样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热情,我首先从导入上设悬,让学生带着思考步入对课文的认识,基于这一点,学生能较快找出文章的中心,从而从客观上实现时文章的突破,在细节的处理上我注重口语训练,表达情感,因为口语表达训练是语文能力的外?在读中加以认识,在认识中加以理解,在理解后方有感悟。二、知识积累。所谓知识积累,就是希望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的同时同旧有的知识加以融会贯通,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加以链接,才能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兴趣,加深理解。比如我在教学时,注重启发学生头脑中旧有的知识,在学习课文时,注重同学生现实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从真正意义上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人文性、生活性,让语文学习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三、情感熏陶。本节课我认为最好的设计就是在于对学生情感的熏陶,让学生通过对传统节日的认识,丰富自身的情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拓展,不仅仅体现为知识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实现情感的接受,我发现当我打开这些传统节日时,学生眼中充满着新奇,这不是我们教学收到的最佳效果,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用心的老师才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情感上得到满足的学生,才能真正证明一堂课的成功。最后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也认识到学生的表现也不是一层不变的,中间有思维敏捷的,有后进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就感受我的设计还应更大地面对全体学生,怎样才能把这一环设计好,是我本节课留下的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学好课文的前提,但我们还应面对全体学生,把每一个细节都要落实好,把具体的操作过程要把握好,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今后更要注重体现达到目标教学中过渡目标的设置,一环扣一环,一脉相承。
本文标题:本站首发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千人糕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975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