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大纲
开展“爱在七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分局组织开展爱情诗词征集或诵读活动,倡导忠贞的爱情观;各科室组织开展吟诵经典爱情诗篇、传诵美丽爱情故事等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引导人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努力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干部群众。《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教师职业道德》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是根据师范类该专业培养目标及专业特点而设立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本课的基本任务在于:使学生系统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理、基本规范及其修养的一般策略;充分认识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对强化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教书育人效果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自觉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为他们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更好地胜任当代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更好地教书育人,增强教育能力奠定基础。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及其基本特点教学内容: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意蕴和完整内涵;2.教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共道德的联系与区别及其相互关系;3.教师职业道德发展与教师劳动的密切联系性;4.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及各自特点的主要内容;教学要求: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完整内涵;掌握教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共道德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教师职业道德产生发展与教师劳动的密切联系性及教师职业道德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蕴涵及其基本原则规范教学内容:1.教师职业道德的文化价值;2.教书育人原则;3.乐教勤业原则;4.人格示范原则;5.我国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教学要求: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文化价值,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开展“爱在七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分局组织开展爱情诗词征集或诵读活动,倡导忠贞的爱情观;各科室组织开展吟诵经典爱情诗篇、传诵美丽爱情故事等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引导人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努力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干部群众。2第三章依法执教教学内容:1.依法执教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的依据;2.道德与法的联系与区别;3.教育对依法执教的内在需求性;4.依法执教是保证教育人道化所必需;5.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规律的关系;6.强化教师依法执教意识的必要性及其基本策略;7.坚持和维护教育法律法规的实践性把握;教学要求:理解依法执教是一种重要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理解道德与法的的联系与区别;理解教育对依法执教的内在需求性;理解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规律的关系;掌握如何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和维护教育法律法规的问题。第四章爱岗尽责教学内容:1.教师职业苦乐的道德判断;2.爱岗敬业是教师乐教勤业的动力来源;3.爱岗尽责对教师在岗位上作为的影响;4.爱岗尽责精神的实践体现教学要求:掌握教师劳动苦乐的道德判断、掌握爱岗敬业是教师乐教勤业的动力来源;掌握爱岗尽责对教师在岗位上作为的影响;掌握爱岗尽责精神的实践体现。并能从爱岗尽责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上看待和评价教育的现实问题。第五章尊重关爱学生教学内容:1.教育人道性的基本要求;2.教育现实中非人道现象及致因开展“爱在七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分局组织开展爱情诗词征集或诵读活动,倡导忠贞的爱情观;各科室组织开展吟诵经典爱情诗篇、传诵美丽爱情故事等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引导人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努力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干部群众。33.尊重关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4.教育爱及其与父母对子女的爱的联系与区别;5.教育爱内涵的思想特征及其内容;教学要求:了解尊重关爱学生所蕴涵的伦理精神和教育意义;理解教育中非人道问题和教育爱问题;并能运用教育人道性和教育爱的观点和要求来看待和评价教育中的现实问题。第六章严谨治学教学内容:1.严谨治学的精神体现2.严谨治学的教育意义3.严谨治学的实践体现教学要求:了解严谨治学所含有的精神体现、教育意义,并能从严谨治学所含有的精神上来看待评价教育现实中的相关问题,掌握如何在实践上体现严谨治学的问题。第七章团结协作教学内容:1.团结协作的基本道理;2.教师施教的协作性与教师施教方式的个体性关系的调节3.教师与教师集体关系的调节4.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及内容;教学要求:掌握团结协作的基本道理和基本要求;理解团结协作的关系调节问题。第八章尊重家长教学内容:1.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的基本认知;开展“爱在七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分局组织开展爱情诗词征集或诵读活动,倡导忠贞的爱情观;各科室组织开展吟诵经典爱情诗篇、传诵美丽爱情故事等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引导人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努力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干部群众。42.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的道德性调节;3.发挥家长教育作用的基本策略;4.帮助学生家长形成正确的育人观念的基本策略;教学要求:了解教师尊重学生家长的基本道理、理解教师与家长关系的道德性调节,能从教师与学生家长应有的关系定位上来看待评价现实的教师与家长的关系问题,掌握发挥家长教育作用的基本策略。第九章廉洁从教教学内容:1.教师廉洁公正对为师立教的意义;2.教师廉洁公正对育人树人的意义;3.为师不廉的表现及主观致因;4.为师不廉的人生观、道德观矫正5.廉洁从教的基本要求及内容教学要求:掌握教师廉洁从教所蕴涵的重要意义、能从廉洁“立教”、“树人”方面来评价教育现实中的问题。理解为师不廉的原因;理解从人生观道德观上矫正为师不廉、保持廉洁从教问题,了解廉洁从教的基本要求。第十章为人师表教学内容:1.教师为人师表必然要求和教育功能;2.教师为人师表的基本特点;3.教师为人师表的内外统一性和真实性;4.当代教师应有的师表风范;教学要求:理解为人师表的必然性和教育功能;掌握为人师表基本特点,理解其中的教师为人师表的真实性、内外统一性,掌握当代教师应有的师表风范问题。开展“爱在七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分局组织开展爱情诗词征集或诵读活动,倡导忠贞的爱情观;各科室组织开展吟诵经典爱情诗篇、传诵美丽爱情故事等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引导人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努力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干部群众。5第十一章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建构及功能强化的意义教学内容:1.教师职业道德建构的基本把握;2.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3.教师职业道德强化的意义;教学要求: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掌握教师职业道德强化的意义。第十二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内容: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理性把握;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一般策略;教学要求:了解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了解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把握的基本问题;理解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策略。章节内容时间建议课时理论课时实训课时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及其基本特点第一周1学时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蕴涵及其基本原则规范第二周1学时第三章依法执教第三周1学时1学时第四章爱岗尽责第四周1学时1学时第五章尊重关爱学生第五-六周2学时1学时第六章严谨治学第七-八周2学时1学时开展“爱在七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分局组织开展爱情诗词征集或诵读活动,倡导忠贞的爱情观;各科室组织开展吟诵经典爱情诗篇、传诵美丽爱情故事等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引导人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努力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干部群众。6第七章团结协作第九周1学时1学时第八章尊重家长第十周1学时1学时第九章廉洁从教第十一周1学时1学时第十章为人师表第十二周1学时1学时第十一章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建构及功能强化的意义第十二周1学时第十二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十四周1学时总计14学时8学时三、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教学。在采取集体教学这一形式的同时,适当开展小组形式的学习、讨论和个人自学,使之相互结合,适当安排实地见习、观看电视教学片、记录片,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四、成绩考核方法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的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0%,期末不再安排终结性考试。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由省电大统一布置,试点分校、工作站、教学点组织实施。形成性考核成绩须达到60分及以上,方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即1学分。本课程形成性考核包括3次在线作业,请进入福建电大形成性考核系统()在线完成。
本文标题:《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979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