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虚拟团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虚拟团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姓名:贾颖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王益锋20090101虚拟团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作者:贾颖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宋艳虚拟团队知识转移研究2007本文主要从虚拟团队的特性对知识转移带来的影响角度进行研究,在找出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针对虚拟团队特性的知识转移机制。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本文在对虚拟团队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知识的特性以及分布特点。结合虚拟团队的运作模式分析其知识链和知识交流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虚拟团队知识转移的特点。2、抓住虚拟团队的特征和知识转移的特点,总结了五种影响其知识转移效果的因素,情境因素、信任的建立、技术因素、显著的多元文化性、有效的沟通,这些因素是虚拟团队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3、在分析虚拟团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知识转移的基础结构出发,以虚拟团队的技术依赖性为核心,建立基于虚拟团队特性的知识转移模型。4、最后,以知识转移模型为基础,针对虚拟团队的挑战,运用引申和借鉴的方法提出了相应的信任机制、情境机制和沟通机制。这三个机制是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情境机制和沟通机制的完善促进信任关系的建立,信任机制的建立依赖相互间情境信息的把握和沟通的完善,情境信息的把握同样依赖有效的沟通,三者合一,组成虚拟团队的知识转移机制系统。2.期刊论文宋艳.李军.巩长坤基于虚拟团队特性的知识转移机制研究-商业时代2009,(3)虚拟团队伴随着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环境的相应变化而产生,是新型的虚拟协作组织形式.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众多,本文从虚拟团队特性角度,以知识转移的基础结构为出发点,构建知识转移模型,进而建立基于虚拟团队特性的虚拟团队知识转移机制,以提高虚拟团队的知识转移绩效.3.期刊论文郑国光.程骏.李怀祖软件开发虚拟团队在知识转移中的作用研究-情报杂志2007,26(10)探讨了软件开发虚拟团队对知识转移促进的功能本质;总结了虚拟团队跨企业知识转移约束的一般方法,并建立跨时间-地域-组织-文化多维度知识转移模型;对软件开发的虚拟团队进行了重新分类,并提出适应我国跨组织和文化的软件开发虚拟团队类型及其组织结构.4.期刊论文杨斌.王学东.YangBin.WangXuedong虚拟团队知识转移过程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虚拟团队是一种任务型组织,其虚拟性、流动性和参与主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虚拟团队知识转移过程必然有着区别于一般团队知识转移的特征要素和过程特性.在分析虚拟团队知识转移的基本理论特性的基础上,构建虚拟团队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模型,并探讨虚拟团队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及其对知识转移活动的影响.5.期刊论文王娟茹.赵嵩正虚拟团队知识转移机理研究-情报杂志2007,26(5)虚拟团队是组织实现知识转移的有效组织模式.在分析并提出必要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团队知识转移博弈模型,探讨了虚拟团队进行持续知识转移的条件,分析了团队规模与持续知识转移的关系.6.期刊论文宋艳.李军.胡永政.SongYan.LiJun.HuYongzheng虚拟团队的知识转移过程分析-黄山学院学报2010,12(1)知识是组织中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而新兴组织形式--虚拟团队越来越多的成为利用、整合并且应用分布在组织之间和协作网络中知识的首选机制.因此,虚拟团队内部的知识转移研究也就成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虚拟团队的知识转移过程分为:知识搜寻、知识阐明、知识流动、知识理解和知识创新五个阶段.7.期刊论文张成考.聂茂林.吴价宝.纪延光虚拟团队的知识创新与互动性研究-软科学2004,18(5)虚拟团队是实现知识创新的有效模式,而知识创新又是以知识交流为基础的.根据知识链的构成要素,对影响知识交流和创新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虚拟团队的知识交流模型;同时,对虚拟团队中知识转移的四阶段模式和知识创新过程作了相关性研究.最终得出虚拟团队中知识转化与互动性模型以及虚拟团队的知识创新模型.8.学位论文王欣秋虚拟新产品开发团队的知识转移问题研究2005有效的知识转移,对于提高组织竞争优势至关重要。新产品开发是组织创新潜能的集合,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创新能力最为重要。伴随着虚拟团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如何对新产品开发的核心产品——知识进行有效转移成为急需关注的热点问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虚拟新产品开发团队(virtualnewproductdevelopmentteam)的知识转移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虚拟新产品开发团队知识转移问题进行相关理论概述及其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2)明确虚拟新产品开发团队的业务流程、知识内容、知识网络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新产品开发的知识价值链模型,以此分析虚拟新产品开发团队的知识分布特点。(3)探讨虚拟新产品开发团队的知识转移问题。基于虚拟新产品开发团队中知识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分析知识转移困难,提炼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4)依据虚拟新产品开发团队的知识分布特点和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虚拟新产品开发团队有效知识转移对策,并采用基于语言评价信息的群决策方法,对团队知识转移能力进行测评。(5)给出一个实际案例分析。以SAP公司R/3IS-Oil下游项目的虚拟新产品开发流程为背景,针对其知识转移难点的发现与解决展开具体分析和阐述。在论文最后,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并给出了结论。同时,也指出了进一步需要研究的工作。9.期刊论文孙爱军虚拟R&D团队内部学科群相效应的激励-工业技术经济2009,28(8)虚拟R&D团队的研发过程是团队内部代表各学科成员间的一种知识转移共享的过程.依据虚拟R&D团队内涵及学科知识特征,揭示出虚拟R&D团队内部存在学科知识群相效应,探讨了虚拟R&D团队内部学科群相效应激励原则,以及将团队内部学科群相效应有效地变成团队任务目标整体推进的内核动力效应措施.10.学位论文周勇虚拟研发组织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2004研究开发(R&D)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当今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单独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的传统技术创新模式的缺陷日益凸现.虚拟研发组织(VirtualR&DOrganization)是虚拟组织概念渗透于科研机构所形成的一种R&D新模式.它围绕特定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络和现代通讯工具,将有能力、有愿望参与产品研发的企业和研究机构连接起来,从而打破地域的限制,加强这些机构之间的协作,实现系统软硬件、科研设备、专有知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互利共享.虚拟研发组织是信息网络化时代,研究机构培育核心竞争力、节省资源,加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它日益成为合作R&D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虚拟研发组织作为一个虚拟团队,其治理结构不同于传统的层级组织,它的治理结构的设计既要考虑到团队激励的一般性,还要考虑到虚拟团队的网络特性,即其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系统的特殊性.如何设计一个好的治理结构以保证虚拟研发组织有效运行,即关系到虚拟研发组织的发展壮大,也是该文研究之重点.该论文首先结合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从虚拟研发组织的伙伴选择方法、利益分配机制以及知识转移体系三个方面对其内部治理结构进行理论研究.文中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虚拟研发组织的合作伙伴选择,应用团队惩罚模型分析虚拟研发组织的利益分配机制,并通过一个简单的知识转移道德风险模型来构建虚拟研发组织的知识转移体系.其次,该文立足于中国企业的实际背景,通过去企业基层进行调研,分析中国企业目前的合作研发状况和实施虚拟研发计划时可能存在的问题,探讨虚拟研发组织的发展前景,进而提出全球网络经济下中国虚拟研发组织的发展对策,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最后,在系统分析中国企业合作研发的阻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企业合作研发的政策建议,即在完善官、产、学、研各方推进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构筑产学研联合的市场化服务平台.该论文的预期结果,对于改革中国现行的R&D组织中存在的弊病,充分整合、利用国际优势资源进行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中国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9307eb85-c02b-404d-9ef0-9ded00c84cde下载时间:2010年9月10日
本文标题:虚拟团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98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