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超声波传感器应用简介
超声波传感器应用简介2021/1/112当超声发射器与接收器分别置于被测物两侧时,这种类型称为透射型。透射型可用于遥控器、防盗报警器、接近开关等。超声发射器与接收器置于同侧的属于反射型,反射型可用于接近开关、测距、测液位或物位、金属探伤以及测厚等。2021/1/113超声波传感器应用举例2021/1/114超声波传感器应用举例(续)2021/1/115超声波传感器应用举例(续)质量检查紧固件的安装错误检测2021/1/116叠放高度测量超声波传感器应用举例(续)超声波传感器应用举例(续)物件放置错误检测超声波传感器应用举例(续)透明塑料张力控制2021/1/119机械手定位超声波传感器应用举例(续)2021/1/1110纸卷直径检测超声波传感器应用举例(续)2021/1/1111平整度测量超声波传感器应用举例(续)2021/1/1112超长距离检测超声波传感器应用举例(续)2021/1/1113流水线计数超声波传感器应用举例(续)2021/1/1114一、超声波流量计F1发射的超声波先到达T12021/1/1115测量流量原理分类时间差法测量流量原理:在被测管道上下游的一定距离上,分别安装两对超声波发射和接收探头(F1,T1)、(F2,T2),其中F1,T1的超声波是顺流传播的,而F2,T2的超声波是逆流传播的。由于这两束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速度的不同,测量两接收探头上超声波传播的时间差t,可得到流体的平均速度及流量。2021/1/1116F1发射的超声波到达F2的时间较短频率差法测量流量原理:F1、F2是完全相同的超声探头,安装在管壁外面,通过电子开关的控制,交替地作为超声波发射器与接收器用。首先由F1发射出第一个超声脉冲,它通过管壁、流体及另一侧管壁被F2接收,此信号经放大后再次触发F1的驱动电路,使F1发射第二个声脉冲。紧接着,由F2发射超声脉冲,而F1作接收器,可以测得F1的脉冲重复频率为f1。同理可以测得F2的脉冲重复频率为f2。顺流发射频率f1与逆流发射频率f2的频率差f与被测流速v成正比。F2F12021/1/1118发射、接收探头也可以安装在管道的同一侧2021/1/1119同侧式超声波流量计的使用(参考北京菲波仪表有限公司资料)2021/1/1120超声波流量计现场使用2021/1/1121超声波多普勒测量车速2021/1/1122多普勒效应前进方向的频率升高如果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那么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和波源的频率就不相同了,这种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测出f就可得到运动速度。2021/1/1123超声波多普勒测量风速风风引起超声波的频率变大或变小2021/1/1124超声波测距空气超声探头发射超声脉冲,到达被测物时,被反射回来,并被另一只空气超声探头所接收。测出从发射超声波脉冲到接收超声波脉冲所需的时间t,再乘以空气的声速(340m/s),就是超声脉冲在被测距离所经历的路程,除以2就得到距离。2021/1/1125超声波测厚双晶直探头中的压电晶片发射超声振动脉冲,超声脉冲到达试件底面时,被反射回来,并被另一只压电晶片所接收。只要测出从发射超声波脉冲到接收超声波脉冲所需的时间t,再乘以被测体的声速常数c,就是超声脉冲在被测件中所经历的来回距离,再除以2,就得到厚度:5-721ct2021/1/1126手持式超声波测厚仪2021/1/1127某超声波测厚仪指标(参考北京北方大河仪器仪表有限公司资料)显示方法∶128*32LCD点阵液晶显示(带背光)显示位数:四位测量范围:0.8~200mm示值精度:0.1mm声速范围:1000~9999m/s测量周期:2次/秒自动关机时间:90秒电源:二节七号(AAA)电池,可连续工作不少于72小时使用温度:-10°C~40°C存储温度:-20°C~70°C外形尺寸:108x61x25mm重量:230g(含电池)2021/1/1128超声波测厚石料测厚2021/1/1129超声波手持式测厚混凝土测厚木材测厚小提琴木料测厚2021/1/1130双晶超声波测厚探头2021/1/1131双晶超声波测厚探头(续)2021/1/1132超声波测量液位和物位原理在液罐上方安装空气传导型超声发射器和接收器,根据超声波的往返时间,就可测得液体的液面。2021/1/1133超声波液位计原理1—液面2—直管3—空气超声探头4—反射小板5—电子开关2021/1/1134超声波测量液位和物位喇叭形超声发生器2021/1/1135超声防盗报警器图中的上半部分为发射电路,下面为接收电路。发射器发射出频率f=40kHz左右的超声波。如果有人进入信号的有效区域,相对速度为v,从人体反射回接收器的超声波将由于多普勒效应,而发生频率偏移f。
本文标题:超声波传感器应用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986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