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课件新人教版
第四课公民义务第四课逻辑结构内容解读第一框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内容结构及知识要点◇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建议第二框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内容结构及知识要点◇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建议公民义务基本义务的内容公民基本义务依法履行义务违反义务的责任履行义务的意义履行义务的要求义务意识第四课逻辑结构认知行动履行义务的原则增强第四课内容解读•第一框“公民基本义务”,对宪法列举的公民基本义务依据内容进行归类,重点介绍了宪法规定的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公民基本义务的内涵,阐释了履行义务原因及其意义,引导学生养成和增强义务意识。•第二框“依法履行义务”,通过阐明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关系,阐述履行义务的原则及其要求,介绍违反义务的法律责任,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依法履行义务。本课涉及的法学理论公民义务的分类1.依据存在形式划分宪法列举义务:宪法中以独立之条文、单独之名称予以明确规定、指称的义务。以“必须”“有……义务”的句式规定,以积极作为为特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宪法隐含义务:宪法中有所规定但并未以单独明确名称予以指称,或虽没有明确规定但隐含在某些宪法条文之中的义务。以“禁止”“不得”的句式规定,以消极不作为为特征。如: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2.依据效力形式划分强制性宪法义务:明确规定于宪法文本之中,具有依据宪法或部门法的国家强制执行力保障实施的义务。以消极不作为为特征。如: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指导性宪法义务:虽规定于宪法文本之中,但不具有强制执行力而仅具有指引、劝导意义的义务。以积极作为为特征,可分为道义性义务、道德性义务和家庭性义务。如: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义务的价值:一方面禁止人们为“恶”,另一方面引导人们从“善”,使人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第一框内容结构及知识要点第一框教学建议•国家意识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认知意识,是社会个体基于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国情等的认识和理解,逐渐积淀而成的一种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在讲解基本义务时,要让学生明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每个公民的命运与国家兴衰、民族兴亡紧密相联,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引导学生自觉履行义务,逐步形成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渗透国家意识教育第二框内容结构及知识要点第二框教学重难点•从认知和行动两个方面把握•第一,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任何一项法律权利都有相对应的法律义务,二者是对立统一的。•第二,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当公民享有或行使某项权利时,就附着着相应的义务,必须担负起相应的义务。•第三,权利与义务有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因此,公民要树立权利意识,依法行使公民权利,也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1.权利义务相统一•法定义务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做。作为义务指法律要求义务人做出一定行为的义务。由命令性规则所规定,必须或者应当作出某种行为,义务人如果违背法律的命令性规定,没有完成某种特定的行为,就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法律禁止做的不能做。不作为义务是指法律禁止义务人做出一定行为的义务。由禁止性规则所规定,义务人如果违背法律的禁止性规定积极完成了某种特定的行为,就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因此,必须按照不同要求履行法定义务。2.法定义务须履行•法律义务是法律主体在社会实践中所处于一种特定的被要求的状态,当负有义务的义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自己的义务时,就要承担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补偿、强制履行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法律义务与法律责任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法律义务与法律责任二者为因果关系,当事人不履行或违反了法律义务,即产生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义务人能正确履行法律义务,就不产生法律责任。•可见,违反法律义务是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另一方面,有时候追究法律责任是法律义务得以履行的手段和措施。3.法律义务与法律责任教学建议基于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开展自主探究,在体验、辨析与践行中生成知识,提升能力,把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落到实处。开放性问答•1.某著名艺人,其公司采取不列或少列收入、多列支出、虚假申报等手段偷税漏税达1400多万元。因数额巨大,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此艺人的行为是什么违法行为?【答案】偷税、漏税行为。偷税、漏税能够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我们坚持和平发展,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谁要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中国人民决不答应!”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答案】①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③我们要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同一切损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题型示例•1.18岁的李某因做生意而不愿服兵役。他觉得既然有那么多人服兵役,自己服不服兵役都无所谓。以下对李某言行的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A.正确,服兵役是自愿行为B.错误,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权利C.错误,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义务D.正确,这是善于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表现【答案】C【解析】李某因做生意而不愿服兵役,这是错误的,是违法行为,因为依法服兵役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必须履行的。故答案选C。•2.建设法治中国,每个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观。公民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因此,我们每个公民应该()①积极宣传法律②知法懂法③信法守法④敢于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建设法治中国,要求我们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积极宣传法律,依法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①②③④均合题意。故选D。•3.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为了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我们青少年应该()①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②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③坚决反对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④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方针和立场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维护祖国统一是我们的基本义务,每个公民都应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统一,坚决反对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方针和立场,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D。•4.“你可以唱歌,但不能在午夜破坏我的美梦”,与这句话意义不相符的是()A.权利是为自己的,义务是为他人的B.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C.作为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利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答案】A【解析】本题是一道逆向选择题,考查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题干中的这句话表明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B、C、D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符合题意,故选A。•5.因被拖欠450万巨款,讨债无门的陈某铤而走险上演“跳桥秀”;某制衣厂几名工人因与厂方发生劳务纠纷,也相约到桥上上演“跳桥秀”。他们的行为,堵塞了交通,扰乱了社会秩序。对此,有专家建议将“恶意跳桥”列入刑法,加大惩罚力度。用权利义务的有关知识分析“跳桥秀”。【答案】“跳桥秀”的行为是错误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和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行使权利时注意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合法方式行使。那些与公司发生劳资纠纷的工人们有争取自己正当利益的权利,但也有维护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的义务。“跳桥秀”的行为堵塞了交通,扰乱了社会秩序,是法律不允许的。
本文标题: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课件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039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