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1.在计算432×35的时候,4×5表示()A.40×5B.400×5C.400×502.一根电线,截去了后,还剩下m,截去的和剩下的相比,()A.截去的长B.截去的短C.一样长D.无法比较3.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它的,第二次用去米,正好用完.两次用去的相比较()A.第一次用去的长B.第二次用去的长C.一样长D.无法确定4.已知两个数的和是876,其中的一个加数是398,另一个加数是()A.1274B.478C.4485.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但不重合时,是()A.6时B.12时C.6时半6.1吨钢材与1000克棉花相比()A.钢材重B.钢材轻C.一样重D.无法确定谁轻谁重7.一段公路长1千米80米,也就是长()A.1080米B.1008米C.1800米D.100080米8.正方形是特殊的()A.三角形B.圆C.平行四边形D.梯形二.填空题(共8小题)9.一根铁丝长m,平均分成8段,每段是铁丝的,每段长m.10.在横线里填上“<”“>”或“=”.11.明明打算从头开始三天看完一本98页的书,他第一天看了25页,第二天看了39页.第三天要从第页看起,需要看页才能看完.12.3□5×3,如果积是三位数,那么□里最大填;如果积是四位数,那么□里最小填.13.分针从数字4走到数字8经过了分钟.14.200克=千克小时=分钟15.4000米=千米7吨=千克6000克=千克5时=分120秒=分3时15分=分2米=分米30毫米=厘米16.如图是长方形,如果宽不变,长减少厘米,长方形就变成正方形;如果长不变,宽增加厘米,长方形也变成正方形.三.判断题(共6小题)17.小军统计出全班四个组的人数分别是10人、12人、12人、10人,其中男生有25人,女生有20人..(判断对错)18.如果a×=b×60%(a、b均不为0),那么a一定大于b.(判断对错)19.一盒饼干6元,一个蛋糕的价钱是饼干的5倍,一个蛋糕的价钱是30元.(判断对错)20.央视《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长一般是30分钟.(判断对错)21.一根铁丝截去了它的后,再接上米,长度和原来一样.(判断对错)22.妈妈的体重是45.25千克,也就是4525克.(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2小题)23.列竖式计算带☆的要求验算.☆801﹣394=159+297=346+538=462﹣178=24.用竖式计算.五.应用题(共2小题)25.从上海开往北京的高铁列车上有852名乘客,到苏州站有369名乘客下车,又有478名乘客上车.这时列车上有多少名乘客?26.学校食堂采购了9袋大米,每袋重量为25千克,已经吃了5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六.操作题(共2小题)27.小兔拔萝卜.(将算式与相应的得数连起来)28.送小动物回家,连一连.七.解答题(共3小题)29.三(1)班学生自带图书布置教室图书角,男同学带来图书37本,女同学带来的图书比男同学带来图书的2倍少3本,他们一共带来多少本图书?30.李医生今晚上夜班,从23:00上班,第二天6:00下班,一共上几小时班?31.奶牛场养了25头奶牛,每头奶牛每天吃24千克草.照这样计算,这些奶牛30天一共吃草多少千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分析】在计算432×35的时候,数字“4”在第一个因数的百位上,它表示4个百,所以4×5表示4个百乘5得20个百,即400×5=2000,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在计算432×35的时候,4×5表示400×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乘法中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的原理,关键是明确每个因数中的数字的计数单位.2.【分析】把这根电线的长度看作单位“1”,用去后还剩下1﹣=,<,不论还剩下多少米,剩下部分所占的分率比用去部分所占的多,由此可断定剩下部分长,即截去的短.【解答】解:把这根电线的长度看作单位“1”,用去后还剩下1﹣=<因为剩下部分所占的分率比用去部分所占的多所以截去的短.故选:B.【点评】只比较截去部分与剩下部分所占这根电线长度的几分之几,即可断定截去部分与剩下部分哪部分长.3.【分析】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第一次用去了,则第二次用去了1﹣=,再据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即可判断.【解答】解:1﹣=,<,所以第二次用去的长;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的实际应用.4.【分析】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876﹣398=478答:另一个加数是478.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5.【分析】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时,分针、时针成一条线,且不重合.根据钟表的认识,此时是6时.【解答】解: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但不重合时,是6时.故选:A.【点评】此题是考查钟表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6.【分析】把钢材和棉花的质量都化成相同单位的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即可确定钢材与棉花相比哪个重(或轻).【解答】解:1吨=1000000克1000000克>10000克1吨钢材与1000克棉花相比钢材重.故选:A.【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整数或小数或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7.【分析】本题是长度的单位换算,由复名数化单名数,把1千米乘进率1000化成1000米,再与80米相加即可.【解答】解:1千米80米=1080米;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长度的单位换算,把1千米化成1000米再与80米相加即可.8.【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因为正方形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所以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据此解答.【解答】解:由分析得: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应用,明确: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二.填空题(共8小题)9.【分析】把这根铁丝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8段,每段占全长的;求每段长,用这根铁丝的长度除以平均分成的段数.【解答】解:1÷8=÷8=(m)答:每段是铁丝的,每段长m.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要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10.【分析】(1)分子相同的两个数,分母越大,分数越小;(2)先把两个数约分,再根据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越大分数越大比较;(3)真分数一定小于假分数;(4)先把约分,再与比较.【解答】解:(1)10>8,所以:<;(2)==>所以:>;(3)是真分数,是假分数,所以:<;(4)==所以:=.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本题注意根据题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求解.11.【分析】先把前两天看的页数相加,求出已经看了多少页,再用总页数减去已经看的页数,就是第三天要看的页数;再用已经看的页数加1就是第三天要从第几页看起.【解答】解:25+39+1=64+1=65(页);98﹣(25+39)=98﹣64=24(页);答:第三天要从第65页看起,需要看24页才能看完.故答案为:65,24.【点评】本题考查了总页数、已看的页数未看的页数之间的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即可.12.【分析】要使“3□5×3”如果积是三位数,百位上的数与3相乘不大于9,所以十位上不能进位,由此可填:0、1、2、3,最大填3,积是四位数,十位上的数与3相乘需要进位,因由此可知,十位上是4、5、6、7、8、9,最小是4,根据所得的积进一步解答即可【解答】解:3□5×3,如果积是三位数,那么□里最大填3;如果积是四位数,那么□里最小填4;故答案为:3,4.【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积的位数与因数的关系.13.【分析】钟面上12个数字把钟面平均分成12大格,每大格又分5小格,分针每走1大格是5分钟,分针从数字4走到数字8,走了8﹣4=4大格,是5×4=20分钟.【解答】解:分针从数字4走到数字8经过了4大格,每大格是5分钟5×4=20(分钟)故答案为:20.【点评】此题是考查钟表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要掌握.14.【分析】(1)低级单位克化高级单位千克除以进率1000.(2)高级单位小时化低级单位分钟乘进率60.【解答】解:(1)200克=千克;(2)小时=10分钟.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是考查质量的单位换算、时间的单位换算.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15.【分析】(1)低级单位米化高级单位千米除以进率1000.(2)高级单位吨化低级单位千克乘进率1000.(3)低级单位克化高级单位千克除以进率1000.(4)高级单位时化低级单位分乘进率60.(5)低级单位秒化高级单位分除以进率60.(6)把3时化成180分再加15分.(7)高级单位米化低级单位分米乘进率10.(8)低级单位毫米化高级单位厘米除以进率10.【解答】解:(1)4000米=4千米(2)7吨=7000千克(3)6000克=6千克(4)5时=300分(5)120秒=2分(6)3时15分=195分(7)2米=20分米(8)30毫米=3厘米故答案为:4,7000,6,300,2,195,20,3.【点评】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16.【分析】根据正方形的特征“四条边都相等”可知:如果宽不变,则长和宽相等时,该长方形变成正方形,即长减少:6﹣4=2厘米;同理,如果长不变,宽增长到和长相等时,长方形也变成正方形,即宽增加:6﹣4=2厘米;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长减少:6﹣4=2(厘米),宽增加:6﹣4=2(厘米);故答案为:2,2.【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正方形的特征进行解答.三.判断题(共6小题)17.【分析】先把四个组的人数与男女人数分别合起来,再比较判断即可.【解答】解:10+12+12+10=44(人)25+20=45(人)44<45所以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根据加法的意义把学生人数从组别和性别分别算出结果,再进一步解答.18.【分析】由题意可知:a×=b×60%(a、b均不为0),于是逆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即可得解.【解答】解:因为a×=b×60%(a、b均不为0),则a:b=60%:=6:5所以a大于b.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19.【分析】根据倍数关系,用饼干的单价乘5,求出一个蛋糕的价钱,再和30元比较即可.【解答】解:6×5=30(元)即,一个蛋糕的价钱是30元,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答依据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0.【分析】《新闻联播》每天都是19:00开始,一般情况下19:30结束,播出时间为19时30分﹣19时=30分钟.【解答】解:央视《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长一般是30分钟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不难,只要关注《新闻联播》都会知道.21.【分析】如果这根铁丝长为1米,1米的等于米,这根铁丝截去米,再接上米,长度和原来一样;如果这根铁丝长不足1米,不足1米的也不足米,这根铁丝截去短,再接上的长,长度比原来长;如果这根铁丝长大于1米,大于1米的也大于米,这根铁丝截去长,再接上的短,长度比原来短.【解答】解:当这根铁丝长为1米,1米的等于米,这根铁丝截去米,再接上米,长度和原来一样当这根铁丝长不足1米,不足1米的也不足米,这根铁丝截去短,再接上的长,长度比原来长如果这根铁丝长大于1米,大于1米的也大于米,这根铁丝截去长,再接上的短,长度比原来短由于这根铁丝的长度不确定,因此,截去了它的后,再接上米,与原来的长度无法比较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这根铁丝截去的是受这根铁丝长度的限制,是一个不确定的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070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