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高校科研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作者:刘辉琴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孙晓杰.董妙先.王敬春关于提高高校科研团队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建议-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6)目前科研团队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但科研团队的作用尚未得到完全发挥,管理体制和管理观念仍处于探索时期.本文从高校科研团队运作模式的关键因素和高校科研团队运作系统的高效管理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高校科研团队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问题.2.学位论文邓磊高等院校科研团队心理和谐机理研究2009随着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高等院校科研团队建设作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但是随着自主创新和教学双重压力的增大,高等院校科研团队的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因此关于高等院校科研团队心理和谐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和综合相关资料研究结果,从个体心理和谐、人际心理和谐和个群心理和谐等三个层面分析了高等院校科研团队的心理和谐问题,提出了促进高校科研团队心理和谐的途径和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研究高等院校科研团队心理和谐的背景意义、科研团队建设管理以及心理和谐的一般理论以及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心理和谐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从成员个体心理和谐、人际心理和谐和团队中的群体心理和谐等三个层面研究了高等院校科研团队的心理和谐机理问题;第三部分,提出了实现促进高校科研团队心理和谐的途径,并从高校科研团队成员、领导者、学校科研处和高等院校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高校科研团队心理和谐的对策建议。3.期刊论文杨振华.施琴芬高校科研团队沟通网络的媒体适应性与隐性知识传播-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11)高校科研团队的沟通网络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媒体适应性,导致它们的信息传播功能也各异.隐性知识是一种特殊的信息.通过分析不同沟通网络的媒体适用性,探讨高校科研团队沟通网络的隐性知识传播能力.为高校科研团队的隐性知识传播提供借鉴.4.学位论文杨振华高等学校知识管理:聚焦于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以苏州大学科研团队为考察个案2007本研究通过个案分析(Casestudy),获得一些新的认识,以对公共部门中知识密集型组织——高等学校科研团队以及高等学校本身——的隐性知识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作出些许贡献。首先。根据知识管理等领域存在理论,识别出高等学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的内涵、特征和表现形式。接着,根据媒体丰富度理论、野中郁次郎SCEI模型、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组织行为学理论,解析出隐性知识共享的最佳方式,并建构起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据此提供了一个实证分析赖以进行的理论框架。实证部分主要以苏州大学三个科研团队为个案进行分析。通过个案研究发现,高等学校科研团队中逐日发生着大量的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但是也存在阻碍隐性知识共享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关乎到隐性知识承载主体“人”的复杂个体因素,也与科研团队所在的内外环境变量、以及组织中的激励机制有关。因此,要在科研团队直至高等学校中强化隐性知识共享以促进创新,重要的是建立激励机制、营造环境,以及通过有意识的培训引导行为主体嗜好和习俗的转变。5.期刊论文林萍.LINPing高校科研团队的现状与构建措施探析-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鲜明的目标、高效的协作、持续产出重大成果是高校科研团队的特征,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构建科研团队所存在的管理体制及制度方面问题及障碍,提出了高校构建科研团队的措施.6.学位论文姜雪高校科研团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2006目前科研团队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但就其生存现状来看,科研团队的作用并未能得到真正发挥,原因在于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缺乏成熟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本文在借鉴企业团队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指出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从问题入手提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现有基础上完善高校科研团队人力资源管理,最终尝试从物质、理念和制度三个层面构建高校科研团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我国高校科研团队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性研究。目前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各高校也制定了关于科研团队的相关管理办法,但是若详细分析这些管理办法不难发现,管理办法大多属于宏观上的要求,缺乏微观上的具体运作方法。因此,科研团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还处于比较模糊状态,缺乏系统的管理模式和详细的管理方法。例如,在团队管理中存在着以下问题:对科研团队概念缺乏正确理解,使得科研团队在组建中缺乏合理的人员结构、知识结构;科研团队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团队精神支持;科研团队规模小、数量多,不利于科研资源的有效整合;科研团队缺乏明晰的绩效考核和薪酬体系等管理办法等,这些问题都是目前高校科研团队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尝试在现有管理方式和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企业团队成功经验对高校科研团队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系统性构建,从物质、理念和制度三个层面构建高校科研团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而使科研团队管理趋于规范化和制度化。理念层面建设主要指把以人为本的观念、人才观念以及发展的管理观念作为团队的核心思想。物质层面建设是指科研团队科研资源的整合、自主创新以及科研环境的建设。制度层面建设是科研团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重心,主要包括科研团队的组建方式、领导人的选聘、绩效考核、激励方式和团队文化建设。最后,通过大连理工大学王立鼎科研创新团队对文中的观点做了进一步论述。7.期刊论文何军红.HEJun-hong浅谈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z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科研团队这种组织形式日益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主要载体.文章首先对高校科研团队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其主要特征,然后针对现阶段高校科研团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8.学位论文王涛高校科研团队的激励机制研究2007在工科为背景向研究型大学发展的高等院校中,科研工作大部分由科研团队承担。科研团队激励是科研团队作用发挥的关键,激励系统是吸引、激励科研人才的基础,是提高科研团队的科研能力与绩效的保证,是高校迈向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的保证。本文对于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机制的研究,对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激励实践以及提升科研团队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高校SRT激励机制研究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即实践层面、理论层面和制度层面。实践层面主要是激励方案的实践应用;理论层面体现贯穿SRT激励始终的以人为本与和谐发展理念;制度层面包括激励系统内涵的构成、综合激励方案设计与评价体系,这也是SRT激励机制模型研究的主体。本文从高校科研团队的现状出发,以激励机制为主线,通过对科研团队、科研团队的主、客体、科研环境等进行分析,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相结合分析,整体激励和个体的激励相结合分析,并且从这几个方面分析来展开激励机制研究。在研究影响高校科研团队激励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岗位管理理论在科研团队激励机制中的应用,并且根据岗位分析,对激励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建立了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机制模型,提出了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方案。最后通过对一个工科高校科研团队激励的案例分析,探索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机制发挥效果的途径。9.期刊论文黄瑾.HUANGJin高校科研团队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初探-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科研团队在高校和社会的科技创新工作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可持续发展与建设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从领导人素质、团队文化、制度建设等三个方面,对高校科研团队的可持续发展与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10.期刊论文胡洁普通高等院校科研团队建设探析-中国轻工教育2010,(1)本文阐述了科研团队的内涵及六个方面的特征,分析了普通高等院校在科研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快人才机制创新,为科研团队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分类建设,发挥学术和学科优势;改革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完善团队激励机制等科研团队建设的对策.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258c3b4d-6901-4b42-9082-9df300bc4d56下载时间:2010年9月16日
本文标题:高校科研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07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