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 机器人学导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机器人三守则:1)机器人必须不危害人类,也不允许它眼看人将受害而袖手旁观;2)机器人必须绝对服从于人类,除非这种服从有害于人类;3)机器人必须保护自身不受伤害,除非为了保护人类或是为人类做出牺牲。2.机器人的定义共同处:1)像人或人的上肢,并能模仿人的动作;2)具有智力或感觉与识别能力;3)是人造的机器或机械电子装置。3.机器人的主要特点:①通用性:机器人的通用性取决于其几何特性和机械能力。通用性指的是执行不同的功能和完成多样的简单任务的实际能力。通用性也意味着,机器人具有可变的几何结构。②适应性:机器人的适应性是指其对环境的自适应能力,即所设计的机器人能够自我执行未经完全指定的任务,而不管任务执行过程中所发生的没有预计到的环境变化。这一能力要求机器人认识其环境,即具有人工知觉。4.机器人系统的结构:一个机器人系统由四个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机械手、环境、任务和控制器。机械手是具有传动执行装置的机械,它由臂、关节和末端执行装置(工具等)构成,组合为一个互相连接和互相依赖的运动机构。环境是指机器人所处的周围环境。我们把任务定义为环境的两种状态(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间的差别。计算机是机器人的控制器或脑子。5.机器人的自由度:物体能够对坐标系进行独立运动的数目称为自由度。物体所能进行的运动包括:沿着坐标轴ox、oy、oz的三个平移运动T1,T2,T3;绕着坐标轴ox、oy、oz的三个旋转运动R1,R2,R3。自由度是机器人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它是由机器人的结构决定的,并直接影响到机器人的机动性。6.机器人的分类:①按机械手的几何结构来分:1)柱面坐标机器人2)球面坐标机器人3)关节式球面坐标机器人②按机器人的控制方式分:1)非伺服机器人:工作能力有限,按照预先编好的程序顺序工作2)伺服控制机器人:有更强的工作能力,反馈控制系统③按机器人的智能程度分:1)一般机器人,不具有智能,只具有一般编程能力和操作功能2)智能机器人,具有不同程度的智能,又可分为传感型机器人、交互型机器人、自立型机器人。④按机器人的用途分:1)工业机器人或产业机器人2)探索机器人3)服务机器人4)军事机器人⑤按机器人移动性分:1)固定式机器人2)移动机器人7.机器人学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一方面,机器人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人工智能基本原理的指导,并采用各种人工智能技术;另一方面,机器人学的出现与发展又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产生了新的推动力,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试验与应用场所。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想在机器人学上找到实际应用,并使问题求解、搜索规划、知识表示和智能系统的基本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变换顺序的先后从右往左写,先变换的写在右边,后变换的写在左边。有误,AP=[10,5,9,1]T第三章机器人运动学第四章机器人动力学第五章机器人控制第六章机器人传感器
本文标题:机器人学导论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107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