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某边坡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节工程概况一、编制依据1、编制依据、原则及指导思想根据中国-----------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招标文件附图及业主提供的施工图,结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施工规程、规范及相关规定,同时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等规定。主要规范、规程如下:(1)《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2)《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3)-----------工程施工招标文件;(4)-----------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5)-----------工程施工投标阶段答疑及补遗;(6)《长江三峡库区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则》(试行);(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8)《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10)《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02);(12)《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30-2001);(14)《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99);(1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55-96);(16)《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96);(17)《混凝土外加剂使用规范》(GBJ119-88);(18)《重庆市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DB50/5018-2001);(1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20)《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21)《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22)《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02)本着忠实设计、满足招标文件要求、按照施方法等方面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2、创优规划(1)创优的必备条件①组织保证:选派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技术骨干组成项目经理部强力领导班子,并调派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作业;②施工组织管理保证:采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技术、统筹合理安排,分项有序地进行流水作业、均衡组织生产,满足工期要求;③机械设备保证:调遣先进、性能优良、稳定的机械设备,科学配置各生产要素,组建功能匹配、良性运作的施工程序,充分发挥机械设备能力;④施工工艺保证:采用先进、成熟的施工工艺,优化作业并进行全过程监控信息化施工;质量控制保证:质量是企业自下而上的根本保证。进一步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按照ISO9002贯标体系进行质量程序控制,积极配合现场监理对施工现场实施质量动态管理和严密监控,坚持执行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和质量具有优先否决权的质量方针;⑤安全生产保证:安全是企业的效益。安全生产的装备和措施优先到位,严格执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消灭所有安全隐患于未然,实现各项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目标;⑥经验和素质保证:确保队伍具有稳定的高水平和高技术素质,坚持执行各项工程阶段总结和工后总结办法,丰富经验、提高水平、保证素质要求。(2)工程施工创优规划(详见附图1)二、工程概况1、地理位置与交通图条件-----------工程-----市西外,略-----------工程工程创优规划总表附图1工程名称-----------工程工期120天内创精品责任人项目经理(--)创精品联系人技术负责人创优目标优良工程创优量值目标:①锚杆、锚索喷射砼工程优良率100%;②截水沟工程优良率≥98%、合格率≤2%、不合格率0%;③砌石工程优良率≥98%、合格率≤2%、不合格率0%;④安全责任事故:死亡率0%、重伤率0.5‰、轻伤率12‰,无重大伤亡事故、无重大行车和交通事故、无重大机械事故;⑤施工环境:无污染影响、无责任性干扰影响;⑥机械完好率≥90%、利用率≥80%。2、地形地貌状况----------工程东西方向高程283.00m~390.00m,相对高差约107m,地表坡度10O~35O不等。场区微地貌单元表现为脊状斜坡、陡坎和凹地。3、场地气象及水文条件项目区场地位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场区海拔均为400米以下的丘陵,气候温和,热量充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6~17OC,最高气温41.2OC,,防暑降温期为7~9月,最低气温-4.5OC,取暖期为12月至次年2月;最高气压为979.2毫帕;年平均雾日31.5~78.5天,日照时数1356.9小时;测区风向受大巴山影响,多为东北风,风少且风速小(17米/秒),平均风力1.6~2.1级,最大风力七级;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85%,多年年平均降水量1075~1260mm,年最大降水量2732.3mm(1983年),最小降水量594.5mm(1969年),一年中降水多集中在5~10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月平均降水量220~260mm,最高可达577~773mm,降水强度大的季节与降水集中季节相同,多在6~9月,年蒸发量与降水量数值相近,年蒸发强度1052~1351.6mm,其中6~9月蒸发强度占年蒸发量的42.8~46.9%,降水强度大,暴雨时有发生,是许多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2004年9月5日达州“9.5”洪灾期间,日最大降雨强度达188.20mm。无地表水流通过勘察场地。三、工程治理设计概况1、边坡现状概况本治理工程既具有一般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复杂性、危险性,又具有水电工程的施工季节性。根据设计规划,项目区内将平整成为两级平台,第一台阶设计平整高程为324M,受场地地形、用地和周边环境限制,第二台阶设计平整高程332M,两个平台高差8M。受场地周边环境和用地条件的限制,第二台阶西边将形成长约750M,高度10~50M不等的人工边坡,一般高度30-50M,主要为岩质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本部分施工组织设计主要针对高切坡区的挖方1区(高程为332M以上的高边坡段)和11区(场内高程由324M到332M的台阶)。2、边坡工程的安全等级边坡破坏后后果严重,边坡主要由外倾结构面控制,坡顶有需要保护的通行道路和村委会办公大楼以及将建成的居民搬迁安置房。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第3.2条的相关规定,结合该工程的重要性、岩体类型、边坡高度(局部高过50M)、边坡周边环境,确定该岩质边坡的安全等级为一级。3、设计工程措施-----------工程程第二标段的内容为:本段边坡采用钢筋混凝土格构梁,格构内喷C20混凝土,植草绿化护坡,由于跨塌,没有达到马道及道路设计标高的位置设计条石挡墙支挡。本边坡为开挖变坡段坡面,边坡坡率变化按设计图纸规定,各剖面的坡率不尽相同。格构交点为锚杆锚索的位置,本标段锚杆包括Ⅰ型锚杆、锚杆3、锚杆4、锚杆5及系统锚杆,有关情况如下所述:①Ⅰ型锚杆设置情况:锚孔布置横向间距为2.5m,锚杆倾角150,砂浆强度等级为M30。锚杆钢筋为1Φ25,锚孔直径为φ110mm。②锚杆3设置情况:锚孔布置横向间距为2.5m,竖向间距2.0m,锚杆倾角150,砂浆强度等级为M30。锚杆钢筋为4Φ32,锚孔直径为φ160mm。③锚杆4设置情况:锚孔布置横向间距为2.5m,竖向间距2.5m,锚杆倾角150,锚杆长度为6.0m,砂浆强度等级为M30。锚杆钢筋为1Φ25,锚孔直径为φ91mm。④锚杆5设置情况:锚孔布置横向间距2.5m,锚杆倾角15°,砂浆强度为M30,锚杆钢筋为1Φ32,锚孔直径为91㎜。⑤锚索3设置情况:锚孔布置横向间距为2.5m,锚索倾角18°,砂浆强度等级为M30,单根锚索设计锚固力为750KN,锚索由6束直径为15.2㎜的钢绞线加工而成,锚孔直径为φ160mm。⑥锚索1设置情况:锚孔布置横向间距2.5m,锚索倾角15°,砂浆强度等级为M30,锚固段长度为8.0m,由9束直径为15.2㎜的高强低应变钢绞线组成,锚固锁定吨位为:F=1035KN,锚固段直径为180㎜。⑦竖向格构梁b×*h=300mm×400mm,格构埋深0.25m,格构梁中间为喷射砼,另预留孔植被护坡。其他设计措施有一级至三级马道、维修通道、伸缩缝、纵向排水沟和灌溉渠等,详细结构在设计图纸上已标注清楚。(2)挖方Ⅱ施工区边坡挖方Ⅱ施工区为第一级平台,顶标高为332.00m~340.00m,底标高为324.0m,两级台阶高差最大为8米。挖方区设计的主要工程措施有格构护坡,格构内种植爬山虎,坡率为0.5;填方区采用重力式挡土墙支挡,挡土墙伸缩缝间距15米设一处,缝宽2~3cm,内嵌沥青麻丝填缝,墙内设置泄水孔,10cm×10cm,呈梅花形布置,水平间距2.5m,竖向间距3.0m,泄水孔坡度为5%。挡土墙基底以夯实碎石土为基础持力层,基础持力层承载力应不小于250KPa,墙趾嵌入基础持力层深度为1.0~1.5m。墙身采用MU30块石,M10水泥砂浆砌筑,勾缝采用M7.5水泥砂浆。墙背回填采用透水性材料,如砂卵石、砂岩碎屑等,坡面30cm深度范围内采用粘土夯实,挡墙脚种植爬山虎绿化墙面。岩石暴露部位局部采用锚杆作为支挡体系,外加桩及现浇砼面板进行对回填土的支挡。4、设计工作量统计按照《-----------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挖方Ⅱ区的工作量及挖方Ⅰ区边坡底边线坐标点(X=3456708.25,Y=36447311.245)右侧部分的工作量统计如下(详见附图2)第二标段工作量统计表附图2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备注1Ⅰ型锚杆m2锚杆3m3锚杆4m4锚杆5m5锚索1m6锚索3m7混凝土格构护坡M28砌体挡土墙M39坡顶排水沟、截水沟m10灌溉渠排水沟、截水沟m11马道内截水沟m12坡脚排水沟、截水沟m13纵向排水沟、截水沟m5、试验锚索本次试验锚索共3根,一根长14.5m,别两根长均为18.30m,由6根φ15.2高强度低应变钢绞线组成一束作为锚索。为了确定锚索的设计参数,给设计提供设计的依据,我公司受委托对该边坡的锚索进行试验施工。结合本次施工的重要性,我公司特编制试验锚索施工方案,作为指导施工的文件。保证高质高效的完成该施工任务。根据工程特点及地形地质条件本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少占地、节省临时投资、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置方式。施工布置以少占地、尽量减少对天然坡体的扰动破坏及对居民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临时设施距工地就近为原则,按施工工序有条理进行。由于本工程为试验锚索施工,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重要性,主要是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以正常的施工条件给设计参数提供参考。为缩短施工工期,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从上到下的施工顺序进行流水作业,各防治区域可按照合适的施工顺序同时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兼顾施工工期的缩短。第二节工程质量和安全目标一、工程质量保证体系1、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施工质量的管理组织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保证,其设置的合理、完善与否将直接关系整个质量保证体系能否顺利地运转及操作。建立以单位总工程师为领导,项目经理直接控制,项目技术负责人为中间控制,质检员为基层检查的多级组织保证体系,形成一个从项目经理到生产班组的管理组织网络。挑选专业技术强的管理干部和作业班组,并相互签订创优承包合同,把各层管理组织的责、权、利落实到实处。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详见附图3)2、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详见附图4)3、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设置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是按科学的程序运转,其运转的基本方式是PDCA的循环管理活动,它是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把生产过程的质量有机地联系起来,而形成一个高效的体系来保证施工质量目标的实现。(1)以质量目标为依据,编制相应的分部工程及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计划,这个分目标计划应附图3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质量部经理)项目生产副经理项目后勤副经理质量检查部门施工计划材料供应质监负责人施工工长施工生产施工生产质量监督员采购员进行全面检查监督附图4制度保证标准
本文标题:某边坡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166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