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静电势为什么有正负值
1静电势为什么有正负值?Zhou20091从静电势定义谈起:在一个化学体系,空间某点的静电势,是指从无穷远处移动单位正电荷至该点时所需做的功。这里,逻辑上还包含这样的条件,即体系当前的电子密度分布是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或说单位正电荷不影响体系原有的电子密度分布的情况下,一般量子化学所说的静电势计算都已经默认了这个条件。所谓化学体系,如分子,它是由各种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当单位正电荷离中性分子无穷远时,因为在核外有与核正电荷等量的电子屏蔽了核电荷,这时分子中核对单位正电荷的排斥为0。当单位正电荷穿透电子云层向核移动时,它与核之间的电子减少了,核对它的排斥逐渐增大,克服核排斥作的功就记为静电势,这时体系能量的上升值,静电势的值理所当然是正值。但是静电势在某些分子体系的某些部位,单位正电荷穿透电子云层向核移动时,却为负值,意味着能量有所降低,这是什么原因?为了弄明白静电势为什么有负值,可以实际拿一个静电势有负值的H2O来考察一下。还可以拿一个单位正电荷放在不同的区域用GS模拟计算一下,当然这时单位正电荷对电子的吸引力已经改变电子密度分布了,但还是可以看到单位正电荷对不同区域的具体作用。2H2O的静电势:先对H2O进行全优化。得到它的wfn,即分子的波函数文件,将wfn读入multiwfn,求静电势的cub文件,然后将cub读入GV,并作图。图1图2图3图1是以H2O分子平面作的等值面图,图2是垂直均分H2O分子平面作的等值面图,图3是图2的截面图,等值面图兰色为正,铁红为负。截面图紫色为正,青色为负。这些图是考察的依据。在作图时,为了使图形明晰,调整了等值面的值,使正负值离散了一点,实际上正负值是紧贴在一起的,之间有0线分开,像截面图3那样。从上面的静电势图看,正负值是分区域的。这些区域实际上与不同的MO相关,可以说静电势是不同MO的性质的反映。因为正是MO决定了电子密度分布,而电子密度分布决定了静电势。23H2O分子的MO与静电势分析:H2O有5个MO:MO1自然是O的1S2。MO2、MO3表达了两个O-H键,其中MO2的两个O-H是同相位的,表达了虽然都是配对的键电子,但还是有范德华引力,而MO3的两个O-H是反相位的,表达了二者之间又是有一定键电子排斥力的。键角正是这种吸引和排斥的平衡。(其实还有与MO4的排斥平衡。)MO4,本应是O的2S电子,但因两个O-H形成的S、P杂化,这2S也不能呆在原位了,成为不等性SP2杂化的一支,见图5。此图表明,这个来源于2S电子的非键电子,与两个O-H键是排斥的,故偏向一边。MO5是HOMO,是完整的孤对电子。(注:如基组为STO-3G,因基组束缚,2S基本上是MO2。MO3、MO4属两个O-H键)3.1正值区:这个区域正是两个O-H形成的区域。形成正值的区域,单位正电荷一方面对化学体系的电子有吸引力,会引起电子能级下降,另一方面却有强大的核排斥力,而后者占上风,总体能量上升。从H2O来看,点正电荷在靠近二H区域,而H在分子中由于电负性较小,失去了部分电子,核比较裸露,排斥力大,从而使总体能量升高,静电势形成正值。图4即是两个O-H键涉及的MO2、MO3电子密度的叠加,它充分反映了电子分布情况。此图与图1的正值区域对照,它们是基本吻合的。由下面的模拟计算,可以想见,点正电荷远在图的下方,并不在图示的正值区域之内,这是由于为了突出表现正值的核心区域,缩小了正值区域的图面,并与图1表达的核心区域相对应。图4还可以对这个正值区作一个模拟计算作为参考:在优化的H2O旁加正的点电荷进行单点能计算。正点电荷位置是任意选定的,只要求在H2O静电势的正值区,具体数值详见下面输入:#HF/6-311++G**POP=FULLChargeoutput=wfnnosymmH2O-2.0+0,180.0000000.1130590.00000010.752685-0.4522520.0000001-0.752685-0.4522200.0000000.000000-2.0000000.0000001.03D:\G09\G09out\H2O_+\H2O_+.wfn原来仅H2O计算得到的能量为-76.053423,加了正点电荷后,体系总能量为-76.022056,能量显著升高了,说明此种情况下是排斥占了上风,从而产生了正的静电势数值,在正值区域都是这样。3.2负值区之一:形成负值的区域,单位正电荷一方面对化学体系的电子有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有的核排斥力,但前者占上风。H2O的MO4,是不等性SP2杂化的一支,见图5。此图表明,这个来源于2S电子的非键电子,与两个O-H键是排斥的,故偏向一边。由于O在分子中从二H吸引过来了电子,它对非键电子的吸引力有所减弱,当单位正电荷从y轴方向靠近O,单位正电荷也参与吸引O的非键电子时,尽管规定不改变体系原有的电子密度分布,但还是形成了单位正电荷与核电荷吸引共同的电子,形成新的类似键的情景,从而使总体能量降低,静电势形成负值。也可以对这个负值区作一个模拟计算作为参考:图5图6图7此时,在负值区域任意选一个正点电荷位置,如选在负值区月形的腰部,输入的正点电荷为:0.02.00.01.0注意y值已改为2.0。另外为输出的wfn重新命名即可。H2O本已杂化出一个轨道来迎合正点电荷,MO4的电子密度图见图6。MO4的电子显然覆盖了正点电荷。电子能量下降了,这正点电荷所处的位置,虽然也受到水的三个原子核的排斥,但排斥远比电子的能量的下降要小。原来仅H2O计算得到的能量为-76.053423,加了正点电荷后,体系总能量为-76.128674,能量显著下降了,从而产生了负的静电势数值。这样计算得到的wfn文件,本可以读入multiwfn,得到电子密度ρ的cub文件,但这样的图是一个囫囵的电子云。应该作电子密度差Δρ,即H2O_+的与H2O的电子密度差Δρ。这时不用减正点电荷的,因为它没有电子。这样可以看到由H2O到H2O_+,电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见图7。4图7紫色为正值,青色为负值。首先看到电子往正点电荷上偏移了,这电子本来是H2O上的电子,现在与正点电荷共享了电子,致使体系能级下降,使静电势产生负值。其次可以看到,二H也失去了电子,失去的电子主要增加到正点电荷上了。这里提到共享电子这样一个共价键的概念。这正点电荷似核非核。实际上在上面计算同时,还用一个H+来作为单位正电荷进行过对照计算,即H2O-H+,在H2O分子中加一个H,而令体系电荷为正1,H+的坐标取计算正点电荷时的。这时的电子密度差Δρ与正点电荷时的Δρ它们是大同小异,共同的是H2O上电子往单位正电荷处偏移了。微有区别的只是加H+是在明处,这个核电荷是作为一个S型波函数参与计算的。加正点电荷是在暗处,是作为一个点电荷参加计算的,是一个正点电荷的场。计算方法不相同,数据也微有差别而已。3.3负值区之二:在图2,可以看到那弯弯月亮的尖尖覆盖到孤对电子上了。当单位正电荷从z轴方向靠近O时,由于O在分子中从二H吸引过来了电子,它对孤对电子的吸引力也有所减弱,当单位正电荷也参与吸引O的孤对电子时,尽管规定它并不改变体系原有的电子密度分布,但还是会形成了单位正电荷与核电荷吸引共同的电子,形成新的类似键的情景,从而使总体能量降低,静电势形成负值。也可以对这个负值区作一个模拟计算作为参考:为此可以在此处再选一处来安放正点电荷。输入的正点电荷为:0.0000000.0000002.0000001.0注意z值已取为2.0。输出的wfn重新命名。原来仅H2O计算得到的能量为-76.053423,加了正点电荷后,体系总能量为-76.098084,能量下降了,从而产生了负的静电势数值。从各MO看,MO5是HOMO,它本是孤对电子,这时是它受正点电荷的强烈吸引,电子偏向正点电荷了。同样作电子密度差Δρ,即H2O_+的与H2O的电子密度差Δρ。这样就可以看到由H2O到H2O_+,电子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图8、图9是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的等值面图,图10是图9的截面图。这三图表明,正点电荷在O的孤对电子的一端引起了电子偏移,这里虽然没有一个质子来成键,但仍然有正点电荷在那里吸引电子。图8图9图105电子往正点电荷处偏移了,这电子本来是O上的孤对电子,现在与正点电荷共享了电子,致使体系能级下降,使得静电势成为负值。从上三图看,由于这孤对电子的一瓣电子偏移向正点电荷,它的另一瓣电子密度减小了。二H也同样失去了电子,失去的电子主要增加到正点电荷上了。此时如果我们将H2O的MO4、MO5电子密度叠加起来看,等值面值取0.3,得到图11。它也正是一个月形,与静电势月形图2相对应。图113讨论:3.1静电势正负值的成因:从静电势的定义,单位正电荷就像是一个测量器,在化学体系的空间各个格点进行测量,看单位正电荷出现在该点时体系的能量变化值,这个变化值就作为静电势。这样测量的结果,化学体系的空间呈现两种情况,有的区域静电势为正值,有的区域静电势为负值。从输出的5个MO看:MO1、MO2、MO3构成了正值区。即内层电子和两个O-H键,构成了正值区。分子中内层电子和成键电子,它们的能级很低,电子受到很强的束缚,当单位正电荷移近时,不易形成电子共享,穿过电子云层屏障后,主要表现为分子中核对单位正电荷的排斥,使得体系能量升高,静电势成为正值。MO4,是来源于2S电子的非键电子,MO5是纯粹的Pz,是HOMO,是孤对电子。它们由于没有成键的束缚,能量又处于最高、次高,易于使电子偏向电子受体。在计算静电势时虽然规定了体系的电子分布不受扰动、不发生变化,但这种非键或者孤对电子受单位正电荷的吸引,产生共享的情形还是客观存在的,这时体系能量下降,使静电势成为负值。从图3这个静电势的剖面等值线还可以看到,像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那样,单位正电荷向O核移动会有一个最佳距离,此时能量下降最大。继续缩短这个距离,能量会上升,直至能量迅速变为很大的正值。共享电子迅速让位于核-正电荷的排斥。在实际的分子体系中,真正的点正电荷比较少见,多的是核比较裸露的H,或者金属,带些正电荷,与能级最高膨胀蓬松的孤对电子形成氢键,或者配位键。静电势的意义,正在于对分子体系作全面的考察测量,划分出分子正负静电势的区域,让我们知道这不同区域电子的性质,负值区域的电子易于给出,正值区域的可能得到电子,从而形成氢键、配位键。当然,具体考虑形成这种类型的键时,还要考虑MO的对称性。3.2静电势与电子密度:初用静电势的人,常常通过静电势图去想像、分析电子密度,从而产生误解。甚至把静电势就看成电子云,把静电势的正负值想像成正负电荷,就全错了。对于正的静电势,电子云只是在核外屏蔽核排斥力而已,这时关键是电子云的厚度和电6荷量。某处静电势数值大,表明此处直至核处的电荷厚度小,电荷量少,屏蔽小。这时此处的电子密度等值线的值可能会很高,但并不是电荷量高,因为此处正是少了电荷才紧缩,密度高而不丰厚,电荷量并不大。对于负的静电势,电子云膨胀蓬松,密度低而体积大,电荷量并不小。所以,不要简单地通过静电势图去想像、分析电子密度,它们有密切的关系,但概念完全不同。静电势就是静电势,它的功能就是展示体系不同位置的亲电性和亲核性。电子密度自有它自己的概念和图形。3.3关于静电势差:这个问题说来话长,值得专题讨论,已从此帖移出。2012/6/29
本文标题:静电势为什么有正负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208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