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XXXX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XXXX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矿井瓦斯灾害类型矿井瓦斯是成煤过程中的一种伴生气体,是能够燃烧和爆炸的气体,是指煤矿井下以甲烷(CH4)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瓦斯爆炸就是空气中的氧气(O2)与瓦斯(CH4)进行剧烈氧化的结果。XXXX煤矿XXXX煤矿平硐矿井虽然属于低瓦斯矿井,但在安全生产中仍然可能发生瓦斯灾害事故。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如果矿井通风管理不善,瓦斯检查不到位,巷道局部地点有可能积存瓦斯,造成瓦斯浓度超限,人员缺氧窒息,在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后,如遇有高温火源,便有可能发生瓦斯燃烧或爆炸。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将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2危害程度分析1.2.1瓦斯超限的可能性分析下列因素可能导致瓦斯超限:(1)掘进工作面停风(有计划、无计划)时间较长时。(2)回采工作面上隅角。(3)掘进工作面的巷道隅角、顶板冒落的空洞内。(4)通风不良巷道的顶板附近。(5)回采工作面采空区边界处、采掘机械切割部周围。(6)掘进工作面供风不足、回采工作面风量不足。(7)启封盲巷、排放瓦斯不按措施施工、通风系统不合理、密闭墙体漏风等原因使瓦斯积聚,均可导致瓦斯浓度超限。1.2.2事故可能出现的季节瓦斯爆炸事故规律性不明显。根据XXXX煤矿平硐矿井通风专业危险源评估情况、以往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情况和历年XXXX煤矿平硐矿井瓦斯灾害事故发生情况,XXXX煤矿平硐矿井在秋季发生瓦斯灾害事故可能性较大。21.2.3瓦斯爆炸危害程度分析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且具有火源和供氧条件时,将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和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会造成人员大量伤亡,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对巷道、支架、设备造成严重破坏。当有煤尘积聚时,有可能引起煤尘爆炸,会进一步扩大灾害范围,危及整个矿井。1.5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瓦斯爆炸前,事故地点瓦斯浓度一定达到爆炸界限,并且有引爆火源,爆炸时,一般都会有强大的爆炸声和连续的空气震动,产生很强的高温气浪,在某些地点可以看到被气浪卷起的滚滚烟尘。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井下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后,救援人员应按照“紧急救灾、妥善避难、安全撤退、救人优先”的原则抢险救灾。(1)以抢救遇难人员为主,必须做到有巷必入,本着“先活者后亡者、先重伤后轻伤、先易后难”的原则救险。(2)在进入灾区侦察时要带有干粉灭火器,发现火源及时扑灭。确认灾区没有火源不再引起再次爆炸时,即可对灾区巷道进行通风。应尽快恢复原有的通风系统,加大风量,排除爆炸后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有害气体。迅速排除这些气体,既有利于抢救遇难人员,减轻遇难人员的中毒程度,又可以消除对井下其他人员的威胁。(3)消除巷道堵塞物,以便于教人。(4)寻找火源,扑灭爆炸引起的火灾。(5)做好灾区侦察、寻找爆炸点、灾区封闭等工作。3组织机构及职责瓦斯爆炸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同综合预案3。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3预防瓦斯灾害事故必须认真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切实把防治瓦斯的各项管理规定及瓦斯治理措施落到实处。不断提高XXXX煤矿XXXX煤矿平硐矿井“一通三防”现代化综合管理水平,努力提高抗御瓦斯灾害的能力。防止瓦斯事故重点在于加强通风管理,杜绝瓦斯积聚,消除诱发火源。XXXX煤矿平硐对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采用KJ66矿井监控系统与现场安设瓦斯传感器进行矿井24小时不间断连续检测,并结合人员携带光学瓦斯检测仪和便携式气体检测仪进行补充检测。防治瓦斯积聚可采取如下安全技术措施:(1)不断完善XXXX煤矿平硐矿井通风系统,使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实行分区通风。矿井、采区应有足够的风量,采掘工作面及其他辅助巷道配风量满足安全生产需要,消除不合理的串联通风。加强巷道贯通后的通风管理和局部通风管理工作,杜绝巷道出现无风、微风、循环风和风量不符和规定的现象。(2)排放瓦斯前必须制定专门的瓦斯排放措施,并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行报批。严格落实恢复通风、排放瓦斯、停送电的安全措施。因临时停电或其他原因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在恢复通风前,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及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瓦斯检查,风机附近瓦斯不超过0.5%,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3)根据生产接续,每月编制通风作业计划和瓦斯检查点设置计划,及时调整通风系统。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杜绝空班漏检、假检现象。巡回检查人员要按规定时间、线路进行检查。(4)加强放炮管理,严格落实安全放炮制度。加强电器设备管理,杜绝电器失爆。(5)矿井按规定配齐便携式瓦斯检测仪器。下井人员要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佩带便携式瓦斯检测仪器。(6)煤与半煤岩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及瓦斯涌出异常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必须设专职瓦斯检查员跟班检查瓦斯。(7)加强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管理工作,保证系统完好正常运行。各采掘工作面4和机电峒室等要按要求上齐、上全监测探头,瓦斯断电功能做到数据准确、灵敏可靠。(8)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管理制度,配齐安全监测机房值班人员,保证安全监测机房24小时有人值班,安全监控设备班有人维护,每天按时打印瓦斯监测数据报表,确保监测主机超限声响报警功能正常。当瓦斯超限时,自动切断超限区域电源,撤出人员,迅速采取措施处理。并及时将瓦斯超限的原因、处理情况、防范措施汇报总值班。(9)加强掘进工作面瓦斯管理,消灭掘进头瓦斯事故。井下必须完善“三专两闭锁”。4.2预警行动瓦斯爆炸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是甲烷超限,瓦斯爆炸的必要条件有:(1)甲烷积聚超限且浓度达到5%-16%。(2)空气中氧含量大于12%。(3)引燃引爆热源必须大于甲烷最小点燃温度650~750℃。在一般的矿井条件下,氧浓度是满足的,只要积聚的瓦斯达到爆炸浓度范围,同时具有引燃热源,就有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可能。因此,须加强对瓦斯积聚程度的监测,一旦发现超限,就要发布事故预警,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1)安全监测系统发生瓦斯超限报警时,安全监控室值班人员要立即汇报调度站和有关领导,发出瓦斯超限警示。(2)瓦斯爆炸时,一般都会有强大的爆炸声和连续的空气震动,产生很强的高温气浪,在某些地点可以看到被气浪卷起的滚滚烟尘。(3)下达预警指令。井下任何人发现任何地方瓦斯异常或发现瓦斯爆炸征兆时,都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立即汇报XXXX煤矿调度站,公司调度站应(3分钟内)向总指挥报告,得到总指挥批准后,按照瓦斯爆炸事故专项预案的要求,迅速下达预警指令,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相关单位负责人。(4)及时发布和传递预警信息,提出相关整改要求。发生事故后信息发布顺序是事故地点→矿井调度室→应急救援指挥部→集团公司→煤矿安全监察局→新疆矿山救护中心。通讯要畅通保证信息发布及时。5(5)根据事态发展的情况,采取以下防范控制措施,做好相应的应急救援准备。5信息报告程序瓦斯爆炸事故信息报告程序同综合预案4.3。6应急处置6.1响应分级瓦斯爆炸事故响应分级同综合预案5.1。6.2响应程序瓦斯爆炸事故响应程序同综合预案5.2。6.3处置措施6.3.1瓦斯爆炸事故的救援决策井下发生爆炸后,XXXX煤矿应立即按照应急救援组织构成要求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了解灾情,然后判断灾情的发展趋势,及时果断地作出决定,下达救灾命令。(1)必须了解(询问)的内容:爆炸地点及事故波及范围;人员分布及其伤亡情况;通风情况(风量大小、风流方向、风门等通风构筑物的损坏情况等);灾区瓦斯情况(瓦斯浓度、烟雾大小、CO浓度及它们的流向);是否发生了火灾;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运转,防爆门是否被吹开,风机房水柱计读数是否有变化等)。(2)分析判断:爆炸地点及事故波及范围、人员分布及其伤亡情况、通风情况、灾区瓦斯情况、是否发生了火灾、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情况等。(3)作出决定并下达命令:切断灾区电源(局部通风机电源视情况而定)、撤出灾区和可能影响区域的人员、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灾情、召请救护队进行侦察、救援、保证主要通风机和空气压缩机正常运转、保证人员运送、清点井下人员,控制入井人员、救护队按照救灾方案实施救援,扑灭火灾、恢复通风系统、命令事故救援后勤保障组准备救灾物资,做好抢救伤员准备工作。6.3.2事故后的自救互救6(1)井下人员一旦发现瓦斯爆炸时,灾区人员要要沉着、冷静,立即采取有效的自救和互救措施,位于灾区或受灾变影响区域的人员立即佩戴自救器撤离,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用衣物盖住身体,减少烧伤。涉及范围内的人员接到通知立即撤离。(2)在区队长、安监员、瓦斯检查员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弄清方向,沿着避灾路线,尽快撤退到新鲜风流中。若巷道破坏严重,无法安全撤退时,可以到支护较完整的地点躲避等待救护。(3)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时,如果巷道、支架基本未破坏,人员未受到直接伤害或受伤不重时,应立即佩带好自救器,迅速撤出灾区,到达新鲜风流中。对于附近的伤员,要协助其佩带好自救器,帮助撤出危险区。不能行走的伤员,要设法抬运到新鲜风流中;如距离远,则只能为其佩带自救器,不可抬运。撤出灾区后,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如果巷道遭到破坏,退路被阻,风筒破坏时,要先打开压风管路进行通风,遇险矿工受伤不重时,应佩带好自救器,疏通巷道,尽快撤到新鲜风流中。如果巷道难以疏通,要坐在支护良好的地点,计划用灯用粮,等待救助,并有规律的发出信号;对于受伤严重的矿工也要为其佩带好自救器,静卧待救。(4)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时,如果进回风巷道没有垮落堵死,通风系统破坏不大,采煤工作面进风侧的人员一般不会受到严重伤害,回风侧的人员要迅速佩带自救器,以事故区为中心,分别向两侧撤退,迅速就近转入进风巷撤出。掘进巷则直转入进风大巷,回风上山以内由上而下进入进风风流,回风上山以外经过回风巷由行人上山而下进入进风风流,最后由运输石门转入主运输大巷升至地面。如果爆炸造成严重的塌落冒顶,通风系统被破坏,没有受到严重伤害的人员,要立即佩带好自救器。进风侧的人员要逆风撤出,在回风侧的人员要设法经最短的路线,撤退到新鲜风流中。冒顶严重撤不出来时,首先佩配带好自救器,并协助重伤员佩配带好自救器在较安全地点等待救援。附近躲避所时,也可进入暂避,并将洞口堵住,7减少有害气体进入,把矿灯、衣物等明显的标识物,挂在硐室外明显的地方,进入室内静卧待救。6.3.3瓦斯爆炸事故后的注意事项(1)、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在救灾时,首先以救人为主,并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2)、事故发生后,由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救护部门侦察结果下达命令停止井下全部或事故区域供电,事故发生后,变电所值班员根据命令停止向事故区域供电。(3)、在救灾时,救灾指挥部要充分考虑有无二次火源或二次爆炸的可能性,发生事故后,矿井主要通风机在一般情况下应保持正常运行。(4)、当事故破坏了通风系统后,应立即组织恢复。不能及时恢复的,应立即向灾区人员运送自救装置。(5)、采取瓦斯排放措施,防止封闭区瓦斯聚集。工作面因火被迫封闭后,应继续对工作面进行瓦斯排放,直至确认封闭区不再有爆炸危险性,以防封闭区瓦斯浓度再次聚集而发生爆炸。(6)、采取从地面注氮气方法降低封闭区氧浓度。封闭时,发火区温度、CO浓度都很高,所以不能在火区附近工作。此时可以从地面向火区注氮,降低火源点附近氧浓度和煤温,保证工作面安全。(7)、进入灾区时须首先认真检查各气体成分,待不再有爆炸危险时再进入灾区作业。侦察时发现明火或其他可燃物引燃时,应立即扑灭,以防二次爆炸。有明火存在时,救护队员的行动要轻,以免扬起煤尘,发生煤尘爆炸。(8)、用水封闭火区,如果发火区两端比较低,可以在撤离人员的情况下,向发火区所在巷道两端送水,直至用水封闭火区。火区用水封闭,能够保证密闭无漏风,而且一旦封闭区内发生爆炸,两端的水密封能有效地消除爆炸引起的冲击波,防止爆炸引起的大火蔓延。6.3.4现场救援具体措施(1)选择最短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人员最多的地点进行侦察、抢救。一是沿回风方向进入灾区;二是沿进风方向进
本文标题:XXXX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25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