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2、健康教育(healtheducation):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和社会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3、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生态学支持的综合体。4、行为:有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变化的反应。其基本含义可用S模式来体现,即S刺激(stimulus)→O有机体(organization)→R行为反应(reaction)5、知信行模式(KABP/KAP):是知识,态度、信念,行为的简称。该理论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态度与信念,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而态度和信念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只有当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正确的态度和信念,才有可能主动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转变危害健康的行为。6、健康信念模式(HBM):,是基于信念可以改变行为的逻辑推理,是运用社会心理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该理论认为信念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健康行为,采纳健康行为的基础。7、行为转变阶段模式:该理论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了根据个人或群体的需求来确定行为干预的策略;不同阶段所采用的转化策略也不尽相同。8、传播:个人之间和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个人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是一种社会性传递信息的过程。9、拉斯韦尔模式/5W模式:即传播过程可分解为传者who、信息sayswhat、传播途径inwhichchannel、受者towhom、效果withwhateffect。10、7W模式:R布雷多克在5W模式基础上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变为7W。11、把关人(gatekeeper):是指在信息传递路线上,决定让哪些讯息通过的人。12、把关: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13、3A模式/评估-分析-行动模式(assessment-analysis-action):系统地从实际出发,制定并实施具体的行动规划,包括评估、分析、行动三个相互联系的步骤。14、格林模式/PRECEDE-PROCEED模式:从“结果入手”的程序,用演绎的方式进行思考,即从最终的结果追溯到最初的起因,并在设计干预规划前对产生结果的重要影响健康因素做出诊断。15、社区诊断:又称社区评估,是一个通过客观的科学方法对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以及与这些问题有关的社区内的组织机构、政策、资源现状进行确定的过程。16、3个W和2个H健康促进规划的具体目标必须回答:Who-对谁?What-实现什么变化(知、信、行、发病率等)?When-在多长限期内实现这种变化?Howmuch-变化的程度有多大?Howtomeasureit-如何测量这种变化?17、倾向因素predisposingfactor:倾向因素先于行为,是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愿望,或是诱发产生某行为的因素,包括知识、态度、信念、价值观、明显的需求和能力。18、促成因素enablingfactor:包括技能、资源和执行计划中的障碍,可能促使行为与环境改变的各种因素。包括:保健设施、医务人员、医疗费用、交通工具、个人保健技术。19、强化因素:强化因素存在于干预行为发生之后,该行为是否得到积极的或消极的反馈和社会的支持。包括:社会支持;同伴的影响;领导、亲属及保健人员的劝告;人们对行为后果的感受(包括对行为负向影响后果的感受)。20、社区开发(communitydevelopment):其内涵是在当地政府的组织领导下,提高群众参与社区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发展社区成员间的相互支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项目目标,动员社区资源,规划社区行动,进一步发展与改善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21、社区参与:指社区领导和群众代表共同参与健康促进规划的设计、执行和评价以及决策的全过程。22、评价(Evaluation):客观实际与可接受标准的比较。23、形成评价(formativeevaluation):在规划执行前或执行早期对规划内容所作的评价。包括为制订干预规划所做的需求评估和为规划设计和执行提供所需的基础资料。24、过程评价(processevaluation)/质量控制/计划质量保证审查(qualityassurancereview,QAR):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对规划的设计、组成、实施过程、管理、工作人员情况等进行的评价。测评的是投入、活动和产出过程,贯穿于规划执行的全过程。25、效应评价(impactevaluation):评价健康教育计划导致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又称为近、中期效果评价。26、结局评价(outcomeevaluation):评价健康教育项目导致的人群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是否达到了最终的目标。又称为远期效果评价。27、总结评价(summativeevaluation):即综合形成评价、过程评价、效果评价以及各方面资料作出总结性的概括。客观反应规划的成败。28、成本(cost):社会在实施某项卫生服务方案的整个过程中所投入的全部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消耗。29、固定成本(fixedcost)指在卫生服务中有些成本的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服务量范围内,不受服务量增减变化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这些成本称为固定成本。30、变动成本(variedcost)在卫生服务中有些成本的总额随服务量的多少呈正比例变化,服务量增加,成本总额随之按比例增加,服务量减少,成本总额也随之按比例减少,这些成本称为变动成本。31、混合成本(mixedcost)卫生服务中有些成本属于部分固定、部分变动的成本,成本的总额随服务量变化而变化,但与服务量的增减变化不成比例。兼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特性,这些成本称为混合成本。32、半变动成本:通常有一个基数,一般固定不变,相当于固定成本。在这个基数的基础上,卫生服务量增加,成本也随之增加,又相当于变动成本。33、半固定成本/阶梯式变动成本:在一定服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是固定的,当卫生服务量超出这个范围时,成本总额就跳跃到一个新的水平上,然后在新的一定的服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在新水平上保持不变,直到另一个跳跃。34、延期变动成本:由于工作量超过预定工作量或工作时间超过预定工作时间所消耗的成本就是延期变动成本。35、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将同一卫生资源用于另一最佳替代方案的净效益。36、边际成本:(marginalcost):在原卫生服务量的基础上再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服务量所增加(或减少)的成本额。37、直接成本(directcost):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直接成本是指用于卫生服务中治疗和预防所花的代价或资源的消耗;从具体的卫生服务项目来看,直接成本是指在卫生服务过程中可以直接计入某服务项目的成本。38、间接成本(indirectcost):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间接成本是指由于伤病或死亡所造成的损失;从具体的卫生服务项目来看,间接成本是指在卫生服务过程中不能直接计入某项服务而需按照一定标准分摊计入各种服务项目的成本。39、效果(effectiveness):效果是指有用效果,是由各种使用价值构成,是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属性。40、效益(benefit):指有用效果的货币表现,就是用货币表示卫生服务的有用效果。41、直接效益:实行某项卫生计划方案之后所节省的卫生资源。42、间接效益:实行某项卫生计划方案后所减少的其他方面的经济损失。43、无形效益:实行某项卫生计划方案后减轻或避免了患者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以及康复后带来的舒适和愉快等。44、效用(utility):指人们对不同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的评价和满意程度。45、无形成本(invisiblecost):是指因疾病引起的疼痛;精神上的痛苦、紧张和不安;生活与行动的某些不便,或诊断治疗过程中的担忧、痛苦等。很难定量计算,也无法用货币表示。46、“折现”或“贴现”:把将来的钱换算为现在的价值的过程,其换算的比率为贴现率。47、健康城市(healthycity):WHO指出,健康城市是一个不断开发和发展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区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活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互相支持的城市。48、学校健康促进:是在学校健康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通过学校、家长和学校所属社区内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给学生提供完整的、有益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包括设置正式和非正式的健康教育课程,创造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提供合适的健康服务,让家庭和更广泛的社区参与,共同促进师生健康。49、医院健康促进(hospitalhealthpromotion):可概括为医院健康教育和能促使病人或群体行为或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政策、法规及组织的综合。服务对象是病人及其家属、医院职工和所在社区的居民。、50、老龄化社会: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人口的10%及以上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人口7%及以上。51、临终关怀(hospicecare):临终关怀是指社会各界(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宗教人士、志愿人员以及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组成的机构为晚期病人及家属所提供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全面支持和照护,其不以延长临终者生存时间为重,而以提高病人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为宗旨。52、安乐死(euthanasia):是理性的自杀概念,是临终过程的扩大。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采取主动的手段,包括使用过量的制死性药物,加速临终病人的死亡;一种是采取被动的手段,包括不提供或取消维持生命的治疗或机械维持体系。5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简称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一般为3个月以上)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明确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或病因尚未完全确认的疾病的概括。54、临床预防服务:是指在临床场所对健康者或无症状“病人”的病伤危险因素进行评价,然后实施个体的预防干预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是在临床环境下第一级预防和第二级预防的结合。55、慢性病自我管理(CDSM):在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协助下,个人承担一些预防性或治疗性的卫生保健活动。56、5A戒烟法:就是医务人员在日常诊所环境下进行戒烟干预的5个基本步骤,即询问(ask),劝阻(advise),评估(assess),帮助(assist)和安排(arrange)。57、自愿性艾滋病病毒咨询和检测(VCT):是人们在经过咨询后能对HIV检测与否做出明智的选择的过程,包括检测前咨询、自愿性检测、检测后咨询、检测后医疗关怀服务及精神关怀服务与社会支持服务。58、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其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其关键技术路线是选择素质优良、掌握传播技巧的同伴教育者。59、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执行某一特定行为并达到预期结果的自信心。60、成本-效益分析:是通过比较各种备选方案的全部预期效益和全部预期成本的现值来评价这些备选方案,作为决策者进行选择和决策时的参数和依据的一种方法。
本文标题:健康教育学名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256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