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数据库 > 09-10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马克思原理》真题
1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A)适用年级专业:2008级各专业试卷说明: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70分)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日益激化D.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德国古典哲理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A.黑格尔和费尔巴哈B.康德和黑格尔C.谢林和费希特D.康德和费尔巴哈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B.英国C.俄国D.中国4.马克思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C.科学性D与时俱进5.“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说明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A.按客观规律办事B通过实践这一基本途径C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D具有更多的创造性26.马克思一生两个最伟大的发现是()A.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B科学唯物主义和资本论C.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和资本论7.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D.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8.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A.唯物论B.唯心论C。二元论D。不可知论9.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10.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认为()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B。世界是不可以认识的C.人们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本质D认识是消极被动的反映11.“坐井观天”、“盲人摸象”。反映的是什么观点()A.形而上学B。辩证法C。唯物主义D.唯心主义12.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源。这属于()A.机械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3.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万物皆备于我B。存在就是被感知3C.生死有命,富贵在天D。心外无物14.“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一谚语说明了()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C.时空的无限性D时间的一维性1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16.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其表现之一是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A独立性、根源性B客观性、唯一性C实在性、唯一性D相对性、变动性17.运动是物质的()A.唯一特性B根本属性C外部现象D内部现象18.庄子的“子非吾,安知吾之不知鱼之乐耶?”是()的观点。A.不可知论B可知论C反映论D先验论19.古诗有云:“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是()A.客观的B有限的C可知的D相对的20“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说法()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B正确地指出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具有唯意志主义的倾向D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21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4展中的决定作用,这是()。A唯意志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B宿命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C倒退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D唯心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22.唯物辩证法认为,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A。它们出现时间的先后B它们在形式上是否新颖C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D人们是否认可它们23.认识的客体是指()A.客观物质世界B客观事物C.客观自然界D实践主体所指向的客观对象24.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是()A只是参加实践B只要刻苦读书C既要参加实践又要认真读书D依靠灵感和机遇25.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第一性和第二性B认识的“源”和“流”C主观和客观D绝对和相对26.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脱离()A.实践活动B辩证法C反映论D实践和辩证法27.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A内部联系B本质联系C全部联系D外部联系28.强调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A认识论的辩证法B认识论的唯物论5C认识论的唯理论D认识论的经验论29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它的作用在()A.改造世界和检验理论B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C改造世界D检验理论30.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有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有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地一次完成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地多次反复31.科学家对1994年夏天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说明()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B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是有限的C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32.“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______,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唯心主义经验论B唯物主义反映论C唯我主义D反理性观点33.真理是()A在现有知识条件下的正确认识B永恒不变的正确认识C客观规律D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34.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A可变性、多元性B有条件性、有限性C暂时性、多元性D不稳定性、多变性635.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A多数人的意志B先进思想C社会实践D逻辑推理36.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A.吃喝穿住B人的自觉意识活动C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D社会关系的形成37.“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说明()A人的生理需求是最重要的B人的本质决定于人的自然属性C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的物质欲望D人们首先必须生存下去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活动38.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它实际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B反映统治阶级利益的程度C反映被统治阶级利益的程度D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的适应与否39.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A.自然界B人口因素C地理环境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总和40.划分阶级的标准是()A经济标准B政治标准C思想标准D社会标准41.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一劳动时间内所形成的价值总量将()A不变B增加C减少D无法确定42.从资本形态上看,资本输出可分为()7A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C国家资本输出和借贷资本输出C私人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4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A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B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本变革C代表个别垄断资本的特殊利益D符合垄断资本阶级的整体利益44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A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B产品的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C劳动时间和产品的销售时间D劳动时间和购买时间45资本积累的源泉是()A资本家的节俭B资本的价值C剩余价值D扩大再生产46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是()A垄断发展的必然结果B自由竞争的结果C金融资本形成后的必然结果D跨国公司形成后的必然结果47利润率是()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C剩余价值和不变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48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A工作日绝对延长的结果B工人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的结果C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结果D技术进步和生产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49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重要经济基础是()8A垄断B剥削C国家调节D对外掠夺50资本主义社会的绝对规律是()A等价交换B生产剩余价值C不等价交换D生产平均利润51在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发生价值增值过程的阶段是()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商品资本52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A软件磁盘本身B软件的有用性C购买软件的货币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53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二个阶段的公式()A。W--P—W'B.W'—G'C.G'—WD.G—W54垄断资本在经济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A规定垄断价格B获取高额垄断利润C掌握国家政权D避免两败俱伤55马克思指出:“假如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这段话说明()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D物越是有用越有价值56“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根本无法判断它是封建农夫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工人生产的。”这段话说明()A使用价值是个历史范畴B商品的使用价值随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9C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是劳动产品D商品的使用价值并不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57一本书售价18元5角,这里的“元、角”是()A价值标准B价值尺度C观念货币D货币价值58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A国际卡特尔B混合联合企业C跨国公司D国际康采恩59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C在价值增值中的作用不同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60“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A剩余价值论B劳动二重性理论C市场经济理论D商品经济理论61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以()A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B生产关系为标准C生产资料的公用程度为标准D以阶级斗争为标准62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B无产阶级政权的领导C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6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进行阶级斗争B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C进行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D解放、发展生产力64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10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B农民问题C武装斗争D国家政权问题65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途径是()A通过改革和革命实现B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灌输实现C实践D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66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67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A集体领导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民主集中制68“物的依赖关系”是指()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69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B前者体现了个人的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历程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7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11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二.材料题(答案写在答案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0分)材料1:马克思曾明确地说“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材料2:爱因斯坦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做过深刻分析,他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材料3:技术悲观论认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危机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如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粮食短缺、失业、战争、民族文化的衰退等。克服目前存在的“全球问题”的基本途径就是,减缓或者停止科学技术的进步,甚至恢复到不要科学技术的古到社会甚至原始社会,实行经济上的零增长。材料4: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尼尔·贝尔认为,科学技术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唯一决定因素,是划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和方法。根据上述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1和材料2的共同点是什么?(7分)2.比较说明材料3与材料4的观点的异同,并指出二者的错误实质。(8分)3.依据材料1说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15分)121.答案要点:(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肯定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马克思
本文标题:09-10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马克思原理》真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259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