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
幼儿社会教育知识目标了解行为问题的含义与分类,重点掌握幼儿常见的社会性行为问题的行为表现特征和心理表现特征及其成因。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掌握幼儿行为问题的基本指导策略,并能够掌握它们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操作时注意的事项。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我是奥特曼”•小朋友陆续离开幼儿园了,活动室里还有五六个孩子坐在一起玩雪花片。张斌刚用雪花片插了一把“宝剑”,他的妈妈来了。我摸摸张斌的头说:“看,妈妈来接你了。”张斌抬起头,看着妈妈说:“我还要玩一会儿。”妈妈站在门口说:“不行,赶快走!”张斌大喊:“我要玩。”妈妈生气地说:“你再不走,我走了。”“不,我还要玩一会儿。”我见状立即对张斌说:“妈妈回去还要做饭,我们就玩一小会儿,好吗?”张斌高兴地答应了。案例导入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于是,我示意张斌的妈妈到活动室里等他一会儿,张斌的妈妈一脸不高兴地坐在张斌的边上。张斌拿着他插的宝剑在李伟身边走来走去,说:“我是奥特曼,打死你这个怪兽。”说完,他用“宝剑”刺向李伟的胸口。“宝剑”断了,于是张斌用手当宝剑,在李伟身上乱打,李伟哭着喊:“老师,他打我。”张斌的妈妈看见李伟哭了,站起身来,“啪啪”给了张斌两个耳光,气愤地说;“打呀,你再打打看。”张斌嘴巴一咧,大哭起来……张斌的妈妈生气地拉起张斌的手,一边朝活动室门口走去,一边说:“看我回家怎么治你。”案例导入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一、幼儿常见社会性行为问题的表现与成因二、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的基本指导策略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第一节幼儿常见社会性行为问题的表现与成因一、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概述二、幼儿常见社会性行为问题的表现及成因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一、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概述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一)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的内涵1.正常行为的一般标准(1)儿童的社会性行为须与年龄相称(2)能逐步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3)能正确处理与同伴的关系(4)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逐步学会遵守纪律,能懂得奖惩的意义,并能遵守基本的社会规则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一)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的内涵1.正常行为的一般标准(5)儿童社会性行为与社会文化相适应(6)儿童通过学习能掌握和使用所处社会的语言,能参与社会生活及相互交往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一)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的内涵2.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的含义:幼儿的社会性行为问题是指在幼儿期反复而持久的反社会性、攻击性或对立性行为。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一)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概述“行为问题”与“行为问题”的界定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二)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的分类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的分类一般说来,对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进行分类,是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主要可以分为以下2类: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1.心理性的行为问题2.品德性行为问题二、幼儿常见的社会性行为问题的表现及成因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自闭焦虑说谎社会退缩行为攻击性行为偷窃行为自闭症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为常见和典型的一种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一)自闭症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一)自闭症2.自闭症的特征1.自闭症的含义3.自闭症产生原因1.自闭症含义幼儿自闭症(或称孤独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一)自闭症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一)自闭症2.自闭症的特点①沟通障碍②解决问题能力差③坚持相同性④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过于专注⑤焦虑⑥感官问题⑦难以理解别人的观点3.自闭症产生的原因(1)遗传因素。(2)家庭因素。(3)脑器质性损害。(4)环境因素。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一)自闭症焦虑行为焦虑属情绪范畴,是对即将发生的事情会产生一种惶惶不安、手足无措的心态。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其指导(二)焦虑1.焦虑行为的含义。幼儿的焦虑是幼儿面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时心理上出现的一种惶惶不安、心神不定、手足无措的心态。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其指导(二)焦虑2.焦虑特征。(1)对陌生环境的反应。(2)对老师批评、同学的看法。(3)对尚未发生的情况。(4)对日常小事。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其指导(二)焦虑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其指导(二)焦虑①素质性焦虑②分离性焦虑⑤期待性焦虑④境遇性焦虑③环境性焦虑3.焦虑行为的分类⑥过度焦虑反应⑦社会性焦虑早晨,妈妈送乐乐上幼儿园。刚出家门口时,乐乐还满脸笑容,和妈妈有说有笑,情绪非常愉快。当她和妈妈快到幼儿园时,便开始又哭又闹,不愿进幼儿园。李老师走过去从妈妈怀中抱过乐乐时,她哭得更加厉害,边哭边闹:“我不上幼儿园,我要回家找姥姥!”见此情景,妈妈只好决定暂时陪她一会儿,蹲下来和她一起玩。妈妈不能离开我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其指导此时乐乐停止了哭闹,渐渐和小朋友玩了起来,但是玩的过程中总是不停地回头寻找,看妈妈是否还在,只要看到妈妈还在,便会放心地继续玩下去。妈妈趁她玩得正入迷,便悄悄离开上班去了。不一会儿,乐乐发现妈妈不在了,立即大哭起来,虽然在老师的哄劝下不再哭闹,但是接下来的一天,乐乐一直都不高兴,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还不停地说:“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妈妈不能离开我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其指导幼儿社会适应能力评价量表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其指导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其指导(三)说谎说谎行为(2)幼儿说谎的类型(1)说谎行为的含义(3)幼儿说谎的原因1.说谎的含义。说谎是指儿童有意或无意说假话,把根本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说得有鼻有眼的,出现说的和事实完全不相符合的情况。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其指导(三)说谎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其指导(三)说谎2.幼儿说谎的类型无意说谎有意说谎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其指导(三)幼儿常见的社会性行为问题3.幼儿说谎的原因幼儿自身的原因家长的原因其他原因笑笑和小莹都是小(2)班的小朋友,她们住在一个小区,并且她们的妈妈互相也认识,所以经常在接回孩子后还在小区里玩一会儿。最近一些日子,李老师向笑笑的妈妈反映,她的女儿有说谎现象:大家都看到是她做的事情,她却无论如何都不承认。笑笑的妈妈也发现,当小莹说:“今天李老师夸我是个好孩子。”说谎的笑笑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其指导笑笑听后会马上说:“今天李老师夸我是个好孩子。”小莹说:“今天吃饭我没有弄撒,刘老师表扬我了。”笑笑也会马上说:“今天吃饭我没有弄撒,刘老师表扬我了。”笑笑刚说完,小莹就说:“你撒谎,老师根本没有表扬你。”说完两人还吵了起来。事实上,老师根本没有表扬笑笑。说谎的笑笑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其指导社会退缩性行为一般来讲,大多数孩子都愿意也能够与其他小朋友融洽相处,一起玩耍。像下面案例中的圆圆这种孤僻、胆小、退缩、不愿与小朋友交往、不愿到陌生的环境中去的情况,其实是一种行为问题,称为儿童退缩行为。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四)社会退缩性行为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四)社会退缩性行为(1)退缩性行为的含义(3)退缩性行为的原因(2)幼儿退缩性行为的特征1.社会退缩性行为的含义。所谓退缩性行为,是指儿童胆小、害怕、缺乏勇敢、进取精神;有的则表现为孤僻,不愿到陌生环境去,不愿和小朋友一起玩,常一个人独处。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四)社会退缩性行为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四)社会退缩性行为(2)幼儿退缩性行为的特征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四)社会退缩性行为3.幼儿退缩性行为的原因(1)遗传因素(2)禁闭的环境(3)后天形成(4)家长教育方法不当(5)保教人员的忽视(6)交往受挫(7)家庭环境影响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同亲社会行为一样,是儿童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攻击性发展状况既影响儿童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五)攻击性行为案例详见课本P103我是警察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五)攻击性行为(1)攻击性行为的含义(2)攻击性行为的特征(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1.攻击性行为的含义。攻击性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身体与精神,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五)攻击性行为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五)攻击性行为2.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征①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③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②幼儿更多的是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五)攻击性行为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生理原因家庭原因环境原因心理原因1.偷窃行为的含义偷窃,就是指未经他人准许,把他人的东西占为己有的一种不良行为。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六)偷窃行为2.偷窃行为的特征(1)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2)是无意的,他们没有“偷”的概念。(3)无法控制自身行为。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六)偷窃行为3.偷窃行为的原因(1)内部原因(2)外部原因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六)偷窃行为第二节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的基本指导策略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一、惩罚法二、强化法三、系统脱敏疗法四、模仿法五、代币制(一)惩罚法定义惩罚是指当行为者出现不良行为后会成熟不愉悦刺激,或者取消他正在享用的愉悦刺激,从而达到遏制不良行为出现的目的。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一惩罚法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二)惩罚的方式1、暂时隔离法2、矫枉过正法一惩罚法(三)惩罚类型1.危害性惩罚。2.有效性惩罚。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一惩罚法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其指导二强化法(一)强化法的定义强化法又称操作条件疗法,是指系统地应用强化手段去增加某些适应性行为,以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其指导二强化法(二)强化法的分类1.正强化2.负强化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其指导二强化法1.正强化正强化法的含义。所谓正强化,是指当被强化人出现他人所期待的操作性行为后,如果立即得到他需要的强化物,则被强化人再次发生同样操作性行为的可能性和次数会增加。5岁的姗姗每次玩玩具后都不收拾自己的玩具。一天,姗姗意外地把玩具分类放到该放的地方,并且摆放得非常整齐。妈妈见了高兴地说:“我的女儿好乖啊!看你收拾得多么整洁。”妈妈说完还亲切地抱了抱姗姗。得到鼓励的姗姗在下一次玩玩具后继续收拾好了玩具,妈妈再一次称赞了她的进步,接下来好多天姗姗都能够做到收拾玩具,再不像以前那样随便乱扔玩具了。收拾玩具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其指导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其指导二强化法2.负强化负强化法的含义。负强化法是指被强化人改正行为问题,出现他人所期待的操作性行为后,取消使他感动厌恶的刺激。周六,没有上班的妈妈午饭后要明明和她一起午休,可是明明翻来覆去就是不睡,一会儿还拿起了玩具枪不停地向妈妈射击,妈妈气得让他到一边站着,不许午睡。妈妈也不再理他,自己休息。过了一会儿,明明说:“妈妈,我不闹了,以后我要好好睡觉。”于是,妈妈答应了,允许明明回到床上继续休息,很快,明明睡着了。不午睡的明明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其指导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其指导二强化法(三)在运用强化法时需要注意几点1.表扬和鼓励要恰如其分3.协助儿童明确强化物和强化行为地关系2.谨慎使用负强化手段,禁止使用体罚(一)系统脱敏疗法定义系统脱敏疗法是一种从实验研究中获得的行为矫正的方法,运用系统脱敏疗法对儿童社交恐惧症进行矫正。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三系统脱敏疗法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三系统脱敏疗法(二)采用系统脱敏疗法进行治疗的步骤1.进行行为矫正开始时把计划告诉患儿,让孩子懂得不与同龄人交往是不好的2.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3.按照目标行为基线制定具体措施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三系统脱敏疗法(一)模仿法定义是指儿童通过对模仿对象行为的观察
本文标题:第四章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280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