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学用地图-单元练习
第1页共11页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学用地图单元练习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小明在一幅地图上,量算出香港与可燃冰试开采点的直线距离为5.7cm,查阅资料知道香港距离可燃冰试开采点越285km。于是他计算出该图的比例尺大约是()A.1:1624500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C.1:5000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6.245千米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小题。2.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A.东北----西南向B.东西向C.西北----东南向D.南北向3.(小题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A.上、下部均陡峭B.上部较缓,下部较陡C.上、下部均平缓D.上部较陡,下部较缓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各题。第2页共11页4.甲、乙、丙、丁四点,可能出现瀑布的是A.甲B.乙C.丙D.丁5.图中阴影区域的地形是A.高原B.山地C.盆地D.鞍部6.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这种地形是A.平原B.丘陵C.山地D.高原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7.甲村以北的地形类型是A.平原B.高原C.山地D.盆地8.图中有一条河流绘制错误,这条河流是A.①B.②C.③D.④9.甲、乙两个居民点的实地距离约是A.1000米B.500米C.5000米D.200米10.升旗台位于教学楼的什么方向()第3页共11页A.西南B.西北C.东北D.东南读我国东南沿海局部地区图及该区域某地等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1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有()A.寒潮、泥石流B.雪灾、寒潮C.台风、地震D.干旱、滑坡12.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是()A.自北向南B.自南向北C.自西向东D.自东向西13.若在该区域修建一水库,大坝位置最好选择在()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14.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较大聚落的是()A.甲B.乙C.丙D.丁15.以下四种比例尺最小的是()A.1/40000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第4页共11页C.1∶60000000D.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16.图中表示①②③④的是()A.鞍部、陡崖、山谷、山顶B.山顶、山顶、陡崖、山脊C.山脊、山谷、鞍部、陡崖D.山谷、山脊、鞍部、陡崖17.图中⑤附近山顶的高度可能是()A.550mB.640mC.740mD.820m18.读图(图中数字的单位:米),完成下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5页共11页A.丙地在甲地的正北方B.乙地在甲地的西北方C.山顶的最大高度是l100米D.丙地气温高于乙地气温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9.河流D的流向为()A.近南北向B.近东西向C.东北一西南向D.西北一东南向20.如上图的比例尺为1:200000,图中A、B两山峰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2cm,则其直线距离约为()A.100mB.200mC.300mD.4000m21.在大洋地形图中,等深线最密集的是…()A.大陆架B.大陆坡C.海沟D.洋盆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2.图中峨眉山与重庆市的温差约为A.12℃B.16℃C.20℃D.28℃23.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势高低D.人类活动第6页共11页24.峨眉山成为我国的夏季避暑胜地,是因为这里A.纬度高,气温低B.靠近海洋,气温低C.地势高,气温低D.森林多,气温低25.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海拔为1000米B.甲、乙的相对高度为1500米C.乙地海拔为1000米D.甲、乙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26.在一幅比例尺为1:2500000的地图上,量得某河流的长度为30厘米,则这条河的长度是A.1250B.1250千米C.250千米D.750千米27.关于下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说法正确的是()A.月影峰位于智贤峰的东北方向B.甲处是山脊C.智贤峰的海拔比月影峰的海拔低D.①、②两条登山线路,线路②坡度更缓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各题。第7页共11页28.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中,可能会有河流的是()A.①B.②C.③D.④29.(小题2)图中①处和②处的相对高度是()A.500米B.700米C.900米D.1000米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密集B.大比例尺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比例尺表示的地区范围小C.在同样大小的图幅上,要表示的内容详细一些,选用较小比例尺D.从等高线的疏密情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31.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亚洲地图B.中国地图C.江西省地图D.南昌市地图32.假如图幅大小相同,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贵州省地图D.织金县地图33.一幅地图标注的比例尺是1:5000000,说明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B.图上距离是实地距离的五百万分之一C.比1:5000的地图比例尺大D.可以用千米来表示二、填空题第8页共11页34.下图是世界的海陆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A、B、C、D。(2)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洋名称。①、②、③、④。(3)苏伊士运河沟通了海和海,也是洲和非洲的分界线。35.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和.36.地图语言是指_________、________、图例、注记等。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是。三、连线题37.将下列地理事物用线连接起来A.喜马拉雅山a.南美洲B.安第斯山b.亚洲第9页共11页C.刚果盆地c.非洲D.阿巴拉契亚山d.欧洲E.阿尔卑斯山e.北美洲四、解答题38.读图“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8分)(1)图示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虚线A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_______。(2)从方位看,度假村甲位于B山的_________坡。度假村甲能否看到乙村?__________。(3)若丙村有一口井,一年中太阳光直射井底的次数为_______次。(4)图中丙村计划从河流中引水,①、②两条引水路线中更合理的路线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9.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第10页共11页(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________G________(2)甲山顶在乙的________方向,如果EF附近有一条小溪,则它的流向大致为________。(3)E、F个村落有可能发展为城镇的是________村,理由是________。(4)甲、乙两山顶间的图上距离大约2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大约为________千米。40.如图,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地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A.鞍部B.陡崖C.山谷D.山脊(2)图中①②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米,若①地的气温是20℃,此时②地的气温是______℃.(3)某地理兴趣小组进行登山活动,A、B两条线路中,比较容易攀登的是______.第11页共11页(4)图中王村位于赵村的______方向.(5)图示地区位于______(低、中、高)纬度地带.41.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描述该图区域内的地势特点____________。(2)①②两条小河,水流比较慢的是________。(3)若B山峰气温为20℃,仅考虑海拔因素,则A山峰的气温为__________。(4)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说说乙地发展成为城镇的有利条件有①;②。
本文标题: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学用地图-单元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15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