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三自测题4一、单项选择(每题1.5分,共34题51分)1、十月革命前夕,在俄国经济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中等发展水平的资本主义经济B、仍然占优势的小农经济C、在工业中占统治地位的垄断组织D、外国资本操纵俄国经济2、一战后,亚非一些国家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A、列强忙于欧战暂时放松了对亚非地区的控制B、列强减少了对亚非地区资本和商品的输出C、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激化了亚非国家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D、亚非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民族自立意识增强3、导致苏联30年代大清洗的直接原因是A、个人崇拜盛行B、国际反苏势力猖獗C、斯大林对阶级斗争的错误认识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4、20年代美国“柯立芝繁荣”的主要原因是A、战后实行财政改革B、工业生产居世界首位C、推行“金元外交”D、世界大战使垄断资产阶级大发横财5、1924年,协约国伦敦会议通过的“道威斯计划”¬使战后赔款问题最终得以解决是协约国将削弱德国的政策转变为复兴德国的政策的开始®使德国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体现了英美与法国的矛盾。其中正确的表述是A、¬®¯B、¬C、®¯D、¬¯6、一战后欧洲革命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A、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B、战后民族自决思潮的推动C、十月革命的影响D、一战使各国社会矛盾激化7、美国胡弗政府面对经济危机采取的政策是A、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B、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C、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D、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8、二战期间,中国曾两次与英美共同发表宣言或公告,这说明A、中国取得了与英美相同的国际地位B、英美对日本侵华态度较之战前发生了根本转变C、中美英三国是对日作战的主要国家,需要相互支持D、英美为了中国领土完整而对日作战9、共产国际“七大”最主要的影响是A、在全世界受到法西斯侵略和威胁时召开B、指导了各国共产党的活动C、提出了反法西斯斗争的政策和策略D、推动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10、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日本推行“大东亚共荣圈”计划B、英美等国家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C、为配合德国进攻苏联D、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11、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B、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C、美国改变“中立”态度D、苏联的参战12、雅尔塔体系的基本原则形成于A、二战初B、二战中C、二战末D、二战后初期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是A、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独占鳌头B、苏联军事政治力量壮大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C、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D、国际关系格局演变为美苏两极1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特征是A、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体系B、35美元稳定等价于1盎司黄金C、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D、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国家代表共同签定15、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性会议的召开B、国际性组织的成立C、世界各种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D、反法西斯战争16、为日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国民经济的全面提高埋下隐患的是A、工业不够发达B、存在严重的封建残余C、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D、广泛实行银行和工业国有化17、下列对英国“分而治之”殖民政策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印巴长期矛盾和冲突的根源B、导致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治局面C、英国妄图以此来继续保持对殖民地独立后的影响D、维护了英国殖民者的原有利益18、“万隆精神”是¬团结反帝支持社会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维护民族独立°团结合作A、¬¯°B、¬®¯C、¬¯°D、¯°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是A、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B、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C、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D、国家政权同垄断资本紧密结合20、战后50年间,对世界政局影响最远的国际时件是A、美苏争霸和第三世界的兴起B、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美苏争霸C、第三世界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D、第三次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21、“欧洲共同体”成立的主要目的是A、联合起来与美苏争霸B、加快经济发展C、实现政治一体化D、抵制英国“势力均衡”的传统政策22、就其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烈日捏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A、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B、重点放在农业C、重点放在工业D、没有改变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23、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美苏争霸中,缓和方面不包括A、签定对奥地利和约,结束对奥占领B、赫鲁晓夫第一次访美,美苏宣布“戴维营精神”C、“北大西洋公约”集团和“华沙条约”集团对话D、苏联承认联邦德国24、二战后50年代末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中的最具影响力的重大事件是A、在南非举行第一次各个种族都参加的全国大选B、纳米比亚独立C、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D、古巴革命25、以下各项与“七十七国集团”无关的是A、联大第六次特别会议通过新国际经济秩序宣言B、原料出口国联合建立专门的国际经济组织C、60年代建立,80年代其成员增加到110多个D、推动东南亚经济振兴26、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三者相似之处表现在A、采用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B、利用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干预经济C、集中全国的财力和物力D、尽力保持“自由企业”制度27、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A、东欧大多数国家经济困难,党和政府脱离群众B、东欧各国照办苏联模式C、执政党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D、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28、戈尔巴乔夫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A、引起苏联人民的思想混乱B、党内斗争日趋尖锐C、苏联经济大滑坡D、民族矛盾日益尖锐29、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C、民族矛盾尖锐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30、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式发展的总态势的基本特点A、和平共处B、动荡加剧C、区域性合作增强D、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3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A、强大的军事实力B、稳定的政局C、发达的科技和教育D、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32、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趋势主要表现为A、以苏联为主的经济格局,变为美、日、西欧三极格局B、以美国为主的世界经济格局,变为美国、西欧、日本三极竞争局面C、以美国为主的世界经济格局,变为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多极竞争局面D、由美苏两极格局转变为多极格局33、当今世界中,中国与美国、俄罗斯的关系是A、相互对立、相互排斥B、相互利用、相互依存C、相互影响、相互学习D、相互竞争、相互制约34、1989年,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1993年,欧共体12国宣告欧洲联盟诞生。这些表明A、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二、多项选择(每题3分,共10题30分)35、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有A、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B、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C、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利益冲突D、侵犯了中国主权,损害了中华民族利益36、下列条约,使日本地位受到削弱的有A、《凡尔赛条约》B、《四国条约》C、《五国条约》D、《九国公约》37、二战爆发前,英法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了不干涉政策;1938年9月同德意共同签定幕尼黑协定宰割捷克;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但出现“奇怪战争”;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对上述历史现象的分析不正确有A、英法自始至终推行绥靖政策B、英法德意曾一度结成法西斯同盟压迫弱国C、英法在二战爆发前反对德意法西斯侵略D、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绥靖政策的结束38、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相似表现有A、曾以“中立”地位大发战争财B、为捞取战利品而决定参战C、美国参战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D、美国参战加速了战争的结束39、社会主义阵营在历史上起过的作用是A、巩固社会主义成果B、支持民族解放斗争C、反对帝国主义侵略D、建立工人阶级统一战线40、下列有关“柏林危机”的表述,正确的有A、美英法同苏联的矛盾加剧是危机的根本原因B、西占区的合并及货币改革是危机的直接原因C、柏林危机加速了德国德的分裂D、德国的分裂是美国推行霸权政策而导致的结果41、以下哪些事实说明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A、在世界市场上日本和欧共体同美国展开挑战B、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C、日本和欧共体开始奉行相对独立外交政策D、欧共体成立42、本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加坡、韩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相同因素A、吸引外资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B、适时调整经济战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D、推行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43、东欧各国共产党在东欧剧变中的重要历史教训有A、必须加强共产党、工人党的正确领导B、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C、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D、实行多党制、政治多元化44、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影响方面的相似之处有A、全盘否定或谴责斯大林B、在党内提出一些与马克思主义不相符合的新观点C、使苏联中央集权得以加强D、引起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2分,共3题36分)45、阅读下列美国总统肯尼迪1962年12月17日发表的当时美国面临的重要国际问题的广播谈话部分内容“现在,如果你翻阅一下本世纪历史的话,你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实际上是由于对别人作出一系列错误判断而引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无疑也是由于希特勒认为他可以夺取波兰,英国可能不会作战。如果英国作战的话,在波兰遭到失败以后就可能不会继续作战。在朝鲜,显然北朝鲜人没有想到我们会插手进去,而我们也没想到中国人会插手进来。当你看到后有这些引起战争的错误判断的时候,然后你看看苏联和美国在他们信仰方面距离是如此之远:我们信仰一个独立自由和各种不同的国家组成的世界,他们信仰一个清一色的共产主义世界,而你又把核均势加到这场斗争当中。正如我以前说过的,这就是使得现在成为这样一个危险时代的原因。请回答:一战发生“是由于对别人作出一系列错误判断而引起的”指什么?材料认为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对此,谈谈你的认识对朝鲜,“美国人插手”和“中国人插手”各指什么?“核均势加到这场斗争”指什么?在肯尼迪讲话后,苏美各有什么重大举动?对世界影响是什么?4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价格1970年比1950年了降了4%,而发达国家出口的工业制品在同时期上涨了44%。1960年至1992年,第三世界由于这种不等价交换而蒙受的损失总额达1034亿美元。材料二:197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立即把对美国等支持以色列进行侵略的国家的石油供应量逐月减少5%,还决定决定单方面把石油标价提高70%,不久,又相继宣布对美国等国家实行禁运。材料三:1973年,中东国家实行石油禁运政策,使得90%以上的石油靠中东进口的日本遭受重大打击。日本派遣三木副总理访问阿拉伯各国,表示要“靠近阿拉伯”。日本还公开发表声明,要求以色列军队“撤出全部占领的领土”,“承认和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表示了与美国支持以色列政策的不同立场。材料四: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的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国家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请回答: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材料二又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材料三说明其作用?材料二、三、四反映了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它说明当今世界出现了一个什么趋势?4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91年12月上旬,欧共体12国在马斯特里赫特市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材料二:1992年
本文标题:高三自测题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22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