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专业班月考考试题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专业班月考考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观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民为贵,君为轻②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③天人合一,天人感应④人民民主专政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变法的直接动力是:A.周王室的衰微B.称雄天下的欲望C.阶级斗争尖锐D.生产力的发展3、商鞅变法措施中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A.奖励耕战,废除贵族特权B.实行县制C.废井田,开阡陌D.限制工商业者活动4、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性措施是:A.实行均田制B.与汉族通婚C.迁都洛阳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5、北魏孝文帝改革为结束长期的分裂局面创造了条件,因为它:A.壮大了北魏政权的实力B.创立了均田制和租调制C.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D.增强了南北的经济联系6、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至忠直疏远,谗佞辐辏。”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指的是A.中得益的人B、政府中的贪官污吏C、反对变法的人D、拥护变法的人7.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改革措施主要是A农田水利法B方田均税法C保甲法D改革科举制度8、下列有关贝多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强烈反封建与争民主的革命精神B.它的作品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C.它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交响乐的发展和创新D.它集浪漫主义音乐之大成9.19世纪四五十年代新思想的基本特征是A.讲究训诂考据B.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主张重新认识世界D.力主变革“祖宗之法”10、洋务运动最重要的进步影响是A引进了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科学技术B抑制了外国的经济扩张C培养了一些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D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1、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发展”是指: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③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④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④12、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托之先王,既不惊人,又可避祸。”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康有为认为改制代表平民利益B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C托古改制最稳妥,不担风险D康有为认为改制是惊人的大事13、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孙中山在思想主张上的重要变化有:①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②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反对帝国主义③平均地权,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度④民生主义涉及工农的普遍要求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②④14、新文化运动后期,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根本原因是A.李大钊等的积极宣传B.俄国社会主义十月革命的影响C.反对传统文化的结果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5.毛泽东的下列思想,产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思想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16.下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B涉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C.涉及如何建设党的问题D.是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思想结晶17、我们说,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A.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B.保持党的先进性C.与时俱进,不断创新D.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18、基督教国家中,第一次赋予了每个人以信仰自由权利的现象发生在哪一国家()A、英国B、法国C、德国D、瑞士19、法国大革命没有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那样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其主要原因是A启蒙运动起了思想上的准备作用B国内没有宗教矛盾C法国革命比英国革命彻底D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20、中世纪欧洲,天主教会成为斗争的焦点,宗教“异端”运动爆发。对这场运动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人们反对教会的斗争B、指针对天主教会的反封建斗争C、指人们利用宗教思想发动的反对封建王权的斗争D、人们常常利用与教会不同的“异端”宗教思想发动民众的反封建斗争21、在宗教改革中,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派是:A.路德教派B.加尔文教派C.英国国教D.英国清教徒22、下列与国际互联网问世发生在同一年的是A、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B、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在月球上登陆C、中国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3、有位史学家在评论古希腊城邦的成就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从这一观点出发,你对雅典民主的认识应是()①雅典民主重视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②雅典民主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议会制、选举制等民主形式为后世民主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③实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设想,与同期其他文明的专制制度相比是巨大的进步④雅典民主是公民政治,激发了公民的主人翁精神,但外邦人、奴隶等被排除在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4、克里斯提尼创立“陶片放逐法”,主要目的是:A.发挥民主监督作用B.体现人民权威C.防止政治野心家颠覆政权D.确保民主政体长存25、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①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②优胜劣汰思想影响了被压迫民族的关键③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世界观④促进了欧洲理性主义思潮的萌发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27.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咸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乃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理。”——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材料二:1916年《新青年》载:“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据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潮》材料三: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调查结果1.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哪种可以救国?(军阀宰制、外国共管、国民革命)国民革命725票,外国共管19票,军阀宰制10票2.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俄国497票,美国107票3.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4.世界大人物:列宁227票,威尔逊51票5.国内大人物: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请回答:①根据材料一,概述1912年中国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3分)②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了什么问题。(3分)③概述材料三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皇帝材料二“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魏源材料三这个世界几乎已分配完毕,它所剩下的地区也正在被瓜分,被征服,被拓居。想一想你夜晚在空中所看到的那些星球吧,那些我们永远无法到达的巨大的世界吧!我常常这样想,如果可能的话,我将吞并这些星球。看到它们这样清楚而又那么遥远,真使我感到悲伤。”——(19世纪末)罗德斯材料四“承担起白人的责任,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孙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俘虏的需要。”——(19世纪末)吉卜林材料五“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大变则强,小变仍亡。”——康有为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4分)(2)材料三、四和材料五有何联系?(4分)(3)材料四中所说的“最好的东西”,在魏源和康有为看来分别是什么?这种不同说明什么?(6分)29、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财不足用与上而下以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欧阳修图1图2阅读材料和漫画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北宋中期面临怎样的社会状况?这一状况的根源在于什么?(4分)(2)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6分)(3)王安石为人正直,心系天下,但其变法却不甚得民心,最终也以失败而告终,你认为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一结果?(6分)请到答题卷上作答!月考考答题卷班别:学号:姓名:一、选择题答案(75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26、(13分)中国与法国交住由来已久。近代以来,两国的发展道路明显不同,但法国对中国有相当大的影响。据此回答:(1)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中国与法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潮和对外政策方面有哪些主要差别?(8分)(2)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中交往中,法国对中国历史与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加以说明。(5分)27题:(14分)①根据材料一,概述1912年中国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3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②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了什么问题。(3分)③概述材料三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28题:(16)分(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4分)(2)材料三、四和材料五有何联系?(4分)(3)材料四中所说的“最好的东西”,在魏源和康有为看来分别是什么?这种不同说明什么?(6分)29题:(16分)(1)材料一说明北宋中期面临怎样的社会状况?这一状况的根源在于什么?(4分)(2)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6分)(3)王安石为人正直,心系天下,但其变法却不甚得民心,最终也以失败而告终,你认为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一结果?(6分)30、阅读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利分配等级名称财产标准可担任官职或享受的权利500斗级拥有年产500斗以上农产品的地产公民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各级国家官职骑士级年产收入300~500斗除执政官之外的各种官职双牛级拥有两头牛,年收入200~300斗除执政官之外的各种官职雇工级受雇与他人,年收入200斗以下不可担任任何公职,可参加公民大会和担任陪审员材料二希罗多德在《雅典政治》中说:“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他的国民......第二点不同是公共权力的设立。这种公共权力已经不再同自己组织为武装力量的居民直接符合了。”材料三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全体人民掌握。”“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请回答:(1)材料一中梭伦这项改革措施的主要意义是什么?(4分)(2)克里斯提尼改革是怎样体现材料二的观点的?(3分)(3)结合史实评价伯里克利在材料三中津津乐道的内容(5分)(4)五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都是采取抽签的方式选举产生,评价这种方式的利弊(4分)12月份考试题答案DBCACDBDCDCBDDADABADCBADA26、(1)差别:政治上:中国是清王朝统治下的落后的封建专制大国;法国是资产阶级统治的资本主义大国。经济上: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社会思潮方面中国封建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法国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思潮。对外政策上:中国对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法国对外积极推行殖民主义,争夺霸权。(每一项各两分,共8分)。(2)影响:A、法国与其他列强一道以多种形式侵略中国(
本文标题:高二历史第一学期专业班月考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43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