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读30度纬度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米。完成1-2题。1、山峰N的最大海拔高度可能是A.90mB.89.9mC.79mD.97m2、站在C岛的顶上,肯定可以看到的位置是A.X位置B.N位置C.Y位置D.Q位置下图(图一)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四个地区在气候条件影响下分布的四种农作物,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3—4题3.下列地区与农作物类型对应正确的是()A、①水稻②冬小麦③春小麦④甜菜B、①天然橡胶②玉米③咖啡④亚麻C、①咖啡②水稻③甜菜④大豆D、①油棕②甘蔗③棉花④春小麦4.③④两地农业发展特点的相似之处是()A农业生产经营都是以家庭为单位B都是粗放经营C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D农业生产单产水平高,但商品率低图一图二某一地区同时出现某一物候现象的各点的连线简称为等物候线。右图为我国东部刺槐年平均始花期图(右上图二中数字代表开花日期)。据此完成5-6题。5.关于我国东部刺槐始花期分布规律及影响主导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南向北推移——气温B.东部早于西部——降水C.由南向北推移—-—光照D.西部早于东部—-—湿度6.成都、重庆等地较同纬度沿海地区始花期提前半个月左右,原因是A.地处大陆内部,气温的年较差大B.地处四川盆地,积温多,气温高C.地处四川盆地,空气湿度大D.地处大陆内部,气温的日较差大读下图(abc代表单元格),回答7-9题。7.有关a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特有B.雨热同期C.盛夏伏旱D.冬雨夏干8.b地肯定位于A.北半球大陆东岸B.北半球大陆西岸C.南半球大陆东岸D.南半球大陆西岸9.abc三种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A.a—b—cB.b—c—aC.c—a—bD.c—b—a亦庄是全国最大的移动通信产业基地之一,也是北京惟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在全国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整体经济实力居第五位,投资环境居第二位。结合右图回答10—12题。10.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BDA)选择在亦庄所考虑的区位因素有:①到机场交通方便②用地条件好③位于京津塘高速与五环相交处④优惠的政策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11.BDA吸引了一大批高技术工业。这些高技术工业与传统工业相比,其特点有:①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短②占地面积大,需要大量配套设施③产品面向世界④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大⑤土地利用率不高,但劳动生产率较高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③④12.40家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落户BDA,这些跨国公司推行全球化的经营战略,他们来中国投资所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劳动力和技术B.市场和劳动力C.市场和技术D.原料地和市场读右两区域图,回答13~14题。13.关于甲、乙两城市所在国城市化叙述正确的是A.甲国城市化起步晚于乙国B.乙国城市化水平高于甲国C.目前甲国城市化速度快于乙国D.甲国城市化趋缓,乙国过快的城市化与其经济发展不相适应14.甲乙两城之间的最短距离接近A.2万千米B.1.4万千米C.1.2万千米D.1万千米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15-16题。15.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B.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C.乙地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D.丙地区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16.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其优势主要表现在:①交通便利②资源丰富③老工业基地基础好④科技水平高,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在长江两岸流传着这样一名话“逆水行船,船靠岸边走;顺水行船,船在中央行”。下图为河流剖面等流速分布图,据此回答17—18题。90°W30°N甲90°乙23026/N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河底和河岸附近的流速最大B.水面流速在岸边最小,向着最大水深方向增加C.流速从河底向水面减小D.水面流速在岸边最大,向着最大水深方向递减18.若该剖面图位于长江口附近,M为北岸,河口中一岛屿将长江口分为①、②两河汊,则A.河口中的岛屿最终将与N岸相连B.M沿岸筑港条件较好c.N沿岸建设海滨游乐场的条件较好D.①②两河汊相比,②河汉的河水流量较大在“2005年国际人力资本论坛”,联合国副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说,未来世界各国的进步将更大限度取决于人的发展。中国的劳动力有7亿4千万。而欧美所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只有4亿3千万,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千万。回答19~20题。19.我国正在成为人力资源的超级大国,人力资源的优势体现在:①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②我国民族众多,拥有多元化的语言和文化③我国的人口素质日益提高④我国的科技水平日益提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下列产业的布局受人力资源影响较小的是:A.信息产业B.芯片产业C.高级时装业D.印刷业(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江苏省城市布局由三个都市圈(南京、苏锡常、徐州)和五条城镇聚合轴(徐连、宁通、沪宁、新宜、连通)构成。“三圈五轴”以城市为核心、城镇聚合轴为骨架、都市圈为网络,它将带动和推进全省的城市化。据此完成21~23题。21.三个都市圈共同的自然特点是A.矿产资源丰富B.地形平坦C.处在季风气候区D.海运便利22.关于目前江苏省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镇聚合轴往往是主要交通干线B.三个都市圈全部在我国南方地区C.城市化发展速度趋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省内城市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地区不均衡性23.在江苏省城市化过程中,下列说法可行的是A.建设发达的交通网,干线尽可能经过市中心区B.加强规划,以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C.合理布局,促进苏南、苏北协调发展D.提倡居民购买私人小轿车,减轻公共交通压力24.关于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输气管道途经的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如不注意水土保持,将会造成生态破坏B.输气管道途经的中西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一般不易出现水土流失问题C.西气东输有利于输气管道沿线地区实现能源结构气化,从而缓解因森林破坏而造成的环境压力D.西气东输工程会造成沿线地区植被破坏,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害无利25.我国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A.我国人均可耕地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十分之一B.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可耕地总数在不断减少C.我国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淡水占有量的一半D.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有些地区已出现地下水枯竭的迹象26、图15为等值线简图,数值自北向南递减,则图示箭头可表示A、山麓的方向B、盛行风向C、暖流流向D、寒流流向图15“狭管效应”是气流经过峡谷或海峡时,由于地形的限制,流管截面积突然变小,导致风速突然增大的现象。回答27~28题。27.海峡中,此效应比较明显的是28.下列城市区域,也能产生类似效应的是A.高楼林立的街道B.高层建筑的顶部C.建筑稀疏的郊区D.比邻的高层建筑之间25AC26AD“十一五”期间,中国要把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放在工作重点的首位。回答29一30题。29.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A.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B.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环境c.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D.多投入,多产出30.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A.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B.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c.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D.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ABC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31.(8分)当前城市里,不少楼盘为了“有效”利用土地,竟然缩短了楼间距离,降低了居室地日照标准,关于居民呼吁“阳光权”的新闻屡见不鲜。阅读下列图表材料,分析回答。我国部分城市住宅地日照间距城市冬至正午太阳高度日照间距理论实际采用①24°45′2.02H1.7H②40°28′1.18H1.2H③35°21′1.41H1.1~1.2H④26°36′1.86H1.6~1.7HH为住宅楼地高度(适用于平地,且住宅呈南北朝向)(1)当阳光还未射进屋里时,屋内就已明亮。这是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1分)(2)我国多数城市的居住建筑日照标准中,以冬至作为标准日,其理由是____________。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在满足采光要求的条件下,夏至日四个城市居住建筑日照时间最短的是________________。(3分)(3)从理论上分析,为了使楼房获得较好的光照条件,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楼房间距北京比上海应__________(宽或窄)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甲、乙两幅照片为在③城市某住户客厅拍摄的,时间为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其中在冬至日正午拍摄的是___;该城市所在的大地形单元是___________。(2分)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C.东北平原D.江汉平原32.北京、南京和上海都是我国著名城市。南京是我国第十届运动会的主会场,2008年北京将要承办第29届奥运会,2010年上海将要承办“世博会”,如何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他们面临的共同课题。下面表格中的数据分别是三个城市各月的气温和降水资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分):(1)表中与北京、上海所对应的气候资料分别是、(填字母代号);(4分)(2)北京和南京都是千年古城,上海的历史虽然只有百余年却一跃而为中国第一大城市。促使北京、南京经久不衰的有利因素是;促进上海后来居上的因素很多,最有利的是。(4分)城市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A气温1.84.56.813.517.822.427.928.222.818.112.55.8降水426378108116154142107152455138B气温-3.8-1.33.214.219.424.827.124.919.214.43.5-2.1降水2.33.33.712.421.268.519624565.211.83.22.6C气温1.23.67.314.718.223.529.128.621.316.810.73.9降水263883991011478274125814231(3)当前北京和南京的城建工作主要是加强老城区的改造,这就产生了文物保护与城市现代化之间的矛盾。例如,对北京的胡同,应该拆还是留?请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2分)(4)冬天来了,滑雪成为许多人喜爱的一项户外运动。据报道,北京有17家利用人造雪而运营的滑雪场,请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的利与弊。(2分)33.(21分)请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材料三: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地区春雨夏雨秋雨冬雨华南地区1143397华北平原9.873134.2长江中下游22451815西北干旱区32291029(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什么?(3分)(2).图中ABC是我国三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6分)(3).我国①②两地全年降水比较丰富但干旱严重,简要分析造成两地干旱的主要原因。(4分)(4).描述干旱灾害在我国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造成干旱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8分)34.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神州六号发射升空,发射场在(100°E,41°N),海拨1000米,请在图中绘出该地点,发射时当地时间为。(4分)(2)图中
本文标题: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46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