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地理上学期综合练习卷5
高三地理上学期综合练习卷(五)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50分)12月22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太阳高度角和当地经纬度观测,操作方法是:在操场上选择一点A处,垂直立一个竹杆(杆长2米),画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圈,将观测到的杆端点在地面所投影的变化记录在操场平地上。据此回答1-2题:1、该地的地理坐标约为:()A、122.5°E,21°34ˊNB、120°E,45°NC、117.5°E,21°34ˊND、120°E,23°26ˊN2、该地一年中有两次出现立杆无影的奇观,其中一次发生在6月8日前后,另一次发生的时间为:()A、4月4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7月5日前后D、9月9日前后右下图是某地6月22日太阳高度变化曲线、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3-4题;3、该地日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较其他地区有所提前,其原因是:()A、当地太阳高度最大值提前B、当地午后多阴雨天气C、当地日出时间较早D、当地热容量较其他地区小4、该地的降水类型主要是:()A、台风雨B、锋面雨C、对流雨D、地形雨左下图为某大陆沿18°S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5-6题:5、关于该剖面线东西两侧海洋中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陆两侧的洋流性质和流向均不相同B、大陆两侧的洋流均属暖流,但流向相同C、大陆两侧的洋流均属寒流,但流向不同D、大陆东东侧为风海流,西侧为密度流6、关于该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两地自然景观非常相似B、①、②两地之间属热带雨林区C、①山地东西两侧降水差异明显D、图中600处有世界上著名大湖右上图为某种地形的示意图,读完后完成7-8题:7、判断图中甲地原来应为下列哪一种构造:()A、向斜B、背斜C、断层D、海沟8、依地形的高低起伏来判断,图中乙丙丁三种地层的软硬程度,由硬至软排列应为:()A、乙丙丁B、乙丁丙C、丙乙丁D、丙丁乙某物资在国际贸易中的流向为: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是俄罗斯、加拿大、瑞典、刚果、巴西等国;主要进口国是美国、日本、中国和西欧诸国。据此回答9—10题:9、据进出口国家和地区判断,该物资属于:()A、森林资源B、玉米小麦C、石油资源D、水力资源10、这种物资或资源:()A、分布主要集中在属于温带气候的国家B、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点C、最富有的国家是美国,最匮乏的国家是日本D、过度开发会导致酸雨和臭氧层变薄11、下左图为某地降水量与河流径流量日变化示意图,其中最能反映集水区内植被覆盖良好的流量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读右上图,回答12-13题:12、铁路PQ建设时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是:()A、高寒缺氧,多年冻土B、气候干燥,沙尘飞扬C、地表起伏,地质复杂D、地势低洼,沼泽众多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港口外运货物主要为木材B、L河河口及其附近海域7月份盐度最低C、图中所示区域经济发达,人口密集D、Q地所在国家铜矿资源丰富读左下图回答下面14-15题:14、有关图中两山脉附近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山脉都处于板块碰撞地带B、甲、乙两山脉的西侧都有地中海气候分布C、甲山脉西坡降水量大于东坡,乙山脉东坡降水量大于西坡D、甲、乙两山脉以东的河流汛期均出现在5-10月15、有关①、②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是:()A、两国最大的城市均是本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B、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C、①地所在国家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D、②地所在国家大豆出口量居世界首位读右上面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16-17题:16、该山区若有永久积雪,其雪线最低的地方海拔约为:()A、6000米B、3000米C、4000米D、5000米17、图中反映的地段,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山麓M地区的自然带可能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热带雨林右下图显示我国东部四个省(市)2005年三大产业构成及GDP值,读图回答18—20题:18、澳大利亚的畜牧业、畜产品的加工、畜产品的销售分别属于的产业是:()A、a、b、cB、b、a、cC、c、a、bD、c、b、a19、①、②、③最有可能的省是:()A、黑龙江、四川、海南B、海南、浙江、黑龙江C、浙江、四川、黑龙江D、黑龙江、浙江、海南20、有关①、②、③三省农业区位的评价,正确的是:()A、①省热量充足,一年三熟B、②省市场广阔,农产品的商品率高C、③省耕地比重高,粮食总量是三省中最高的D、三省中农产品种类最丰富的是③省科学发展观是从十六大到今年两会期间的一个热点问题,科学发展观即“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据此回答21-22题:21、近年“绿色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色农业产值和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来实现B、“绿色GDP”的含义之一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C、“绿色GDP”的提高会提高资源的相对消耗量D、“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22、近几年北京郊区的农村在秋收以后,某些农作物秸秆并不挖掉,而是等到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这种做法的最主要好处是:()A、涵养水源B、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C、农民忙于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没有时间D、防风固土,减轻沙尘天气的危害读右下面我国局部图,完成23-25题:23、①处交通干线密集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平坦B、技术条件好C、经济发达D、河网密布24、目前②处每年的渔产品的捕获量比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较大提高,其主要原因是:()A、捕获技术大大提高B、注意了海洋生态保护C、海洋污染在逐年减少D、近海养殖量加大25、在③处布局了大型电厂,影响其布局的主要条件是:()A、市场需求B、接近潮汐能丰富地区C、交通便利D、技术力量雄厚二、综合题:(共4小题,合计50分)26、读左下面世界两地区简图,回答问题(14分):⑴甲城和乙城的距离约为千米。(2分)⑵甲城和乙城都是气候。该气候类型在图示区域分布面积均较小,试说明原因是。(3分)⑶图示M、N海域都是世界著名渔场,简述其形成原因是。(2分)⑷甲城附近海域是世界重要航线,但自然条件恶劣。不同季节该海域气象条件的变化及原因是。(4分)⑸乙城附近的中部地区集中了该国80%以上的人口。简述其原因是。(3分)27、右上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后回答(10分):⑴6月下旬经过A海区走最近路线到达我国的轮船:()A、可以不经过吉隆坡西南海域B、先顺水航行,后逆水航行C、航行期间多阴雨天气D、桅杆的日影始终出现在南侧⑵图中B城市位于___________气候区,该气候区的形成原因是。⑶此时若为夏季,C城盛行风。该城工业在该国占有重要地位。⑷简述D国的自然环境特点有。28、读下面沿重庆一尉犁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⑴尉犁位于重庆的方向。(1分)⑵右图所示的河流补给类型与盆地相符?试说明理由是。(4分)⑶A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集中分布区,简要分析该商品棉基地发展的自然优势是。(2分)⑷C盆地是我国位置最北的甘蔗产区,试分析其原因是。(2分)⑸A、C盆地都处于我国大型林业生态工程范围内,试比较A、C两盆地生态林的效益差异并简述原因分别是。(5分)29、读右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⑴图中①、②、③、④为我国著名商品农业基地,相对应的可能的优势农产品,正确的一组是:()(2分)A、①--油菜、水稻、棉花B、②--亚麻、水稻、甘蔗C、③--甘蔗、甜菜、水稻D、④--甜菜、棉花、水稻⑵图中②所示的C、D平原,与①③④地区相比,其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解决措施有。(3分)⑶D是我国最大沼泽区。目前国家已禁止在此开荒并迅速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从生态角度看沼泽地的功能或用途应是:()(2分)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⑷图中③所示的省区中的F附近有我国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反映出过去这里常常发生。E地钢铁工业区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2分)⑸图中③所示的省区,虚线东西两侧的人口分布差异是;简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3分)高三地理上学期综合练习卷(五)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50分)题目12345678910答案ACBCACBAAB题目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DCDDCADD题目2122232425答案DDCBA二、综合题:(共4小题,合计50分)26、读左下面世界两地区简图,回答问题(14分):(1)4800(1分)(2)地中海甲地:海陆分布;乙地:安第斯山的阻挡(3分)(3)沿岸上升补偿流带来下层海水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吸引大批鱼群(2分)(4)夏季(1月)南北温差小,气压梯度力小,西风强度减弱,风浪较小;冬季(7月)情况相反,风大浪急。(4分)(5)北部多沙漠,水源少,南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低温潮湿,南部与北部人口较少。中部为地中海气候,气候适宜,农牧业发达。(3分)27、右上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后回答(10分):(1)CD(2分)(2)热带沙漠(1分)夏季风带来的降水极少,加上(古代)植被破坏严重(2分)(3)西南风(1分)棉纺织(1分)(4)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干燥少雨,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河流数量少,多内流河;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写出三条以上,得3分)28、读下面沿重庆一尉犁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1)西北(1分)(2)C(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且集中夏秋季节;受气温变化、积雪量的影响,冰雪融水补给春多夏少(4分)(3)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热量充足,生长期长(2分)(4)由于秦岭、大巴山的阻挡,受冬季风的影响小,热量较同纬度地区充足(2分)(5)A防风固沙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风沙侵袭频繁C保持水土四川盆地降水丰沛,夏秋季节多暴雨,且盆地边缘地势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5分)29、读右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A(2分)(2)低温(热量条件较差)(1分)依靠科技,培养耐低温品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等。(2分)(3)B(2分)(4)水旱灾害原料和燃料(2分)(5)虚线以西人口稀少,以东人口稠密。(1分)原因:以西多高山高原,气候恶劣,自然条件差。以东以盆地丘陵为主,地势较平坦,属亚热带气候,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2分)
本文标题:高三地理上学期综合练习卷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47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