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一政治上学期段考试题
高一政治上学期段考试题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1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5页,第11卷6至9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1卷选择题(共75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1、下面对物品、劳动产品、商品三者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物品是劳动产品,但不一定是商品B、劳动产品是物品,但不一定是商品C.商品是物品,也一定是劳动产品D、商品是劳动产品,但不一定是物品2、商品经济是A.商品生产和商品的交换的相互关系B、商品交换C.商品生产和商品的交换的总和D、商品生产3.下列对福利性住房和货币化住房的正确认识A.前者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的产物:后者则不是B.后者是商品,因为它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前者则不是C、二者都是商品,因为它们都是与货币相交换的D、二者都不是商品,因为它们都不会进入市场4.货币的本质是A.社会财富的象征B、一般等价物C。交换价值D、流通手段5、假定社会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2000亿元,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次数为4次,纸币发行量过大,使1无纸币相当于金属货币的0.5元时,所发行的纸币应该是:A.1000亿元B、4000亿元C、500亿元D、2000亿6、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的关系是A、商品流通也是一种商品交换B、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C、商品交换必须在流通中进行D、商品流通是商品交换的表现形式7、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所谓“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指的是当时在某个生产部门里:A.所有产品的生产条件B、所有产品平均的生产条件C、绝大部分产品的生产条件D、绝大部分产品生产时所使用的劳动工具。8、近几年来,微机市场日新月异,从386到486,再到586(奔腾机),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随着微机的不断升级换代,微机的价格也不断下跌,其根本原因是:A、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B、市场供给超过市场需求C.通货膨胀得到抑制、纸币增值D、市场主导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渐形成9、在周边许多国家货币九消度贬值的情况下,我们权衡利弊,坚持人民币不贬值。这里的“人民币”A.是一种货币符号B、本质是一般等价物C.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D、是本身有价值的纸币10、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价值尺度,归根结底是因为A、货币是劳动产品B、货币是一种财富的象征C、货币具有价值D、货币具有使用价值11、我国春秋时代的大商人陶朱公,夏天购买皮衣冬天卖,冬天购买船夏天卖,这说明A.陶朱公的做法是利用价值规律为自己服务B、陶朱公的做法违反了等价交换的原则C、不同的季节决定了商品的不同价格D、人们在冬夏两季不同的需求决定了商品的不同价格12、青岛铁路分局提出了“规范管理抓机制,抢占市场抓营销”的新思路,成立了“客货营销中心”,开始了深化经营机构和经营机制的新一轮改革。该分局“规范管理抓机制”①体现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②是价值规律激励作用的体现③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④有利于搞好宏观调控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13、上题中“抢占市场抓营销”:①能提高运输商品的价值量②体现出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市场经济③是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④反映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性特征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4、企业经营成功就能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反之,就会遭淘汰。检验企业经营管理的试金石是A.市场B、上缴利税多少C、竞争D、企业规模15、某企业属于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在全部资产中国家股份50%,集体股份25%,外资股份10%,其它股份15%。那么,这一企业的性质属于A.国有企业B公有企业C混合所有制企业D私有制企业16、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行的双层经营体制所要的坚持的前提是A、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B.集体统一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C、土地、农田水利建设等基本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D、实行相对集中的适度规模经营1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这是因为A、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B.市场经济通过价格信号和市场竞争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C、市场经济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D、市场能反映出供需的长期变化趋势18、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健全国民经济宏观管理。但国家运用的行政手段应A、成为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的手段B、与经济手段具有同等重要性C.是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D、表现为间接干预的形式19、恩格斯指出:“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数量。”这句话主要是说明A、产品数量的多少决定分配方式的性质B.产品的数量越多,分配所得就越多C、产品的数量越多,分配就越合理D、生产力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条件20、商品经济与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为①哪里有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②市场的作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加强③市场就是指消费资料市场④商品交换要通过市场去实现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1、近几年,我国经济稳步发展,避免了有些国家搞市场经济造成的大起大落局面。这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比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运转得更好,这主要是由于A、我国的市场经济是有国家计划指导的8.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C、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D、我国的市场经济没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22、近年来,种子质量投诉一直居高不下。尽管我国加快了立法的步伐。然而种子管理守法却远远不能适应形势需要。尽快出台一部完善健全又具较强操作性的《种子法》迫在眉睫。这一材料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A.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任何人不得利用强制手段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C、为维护平等竞争,必须有严肃、健全的法制做保证D、国内市场必须同国际市场联在一起23、近年来,随着联合收割机跨地区作业迅速兴起,我国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农机跨区作用,使不同区域、不同家庭的农机资源得到重新组合,不仅提高了农机利用效率。而且充分满足了农户对税收服务的要求。这件事表明。A、农机跨区作业是适应农机服务市场化的必要举措B、市场经济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C、提高农机利用效率是农机跨区作业的必然要求D、农机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24、江泽民同志指出:“要逐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逐步缩小中两部地区同东部地区的差距。通过相互扩大开放和密切合作,促使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可见A、消除地区差距。是当前国家的主要任务B、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C、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D、地区之间相互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该题不得分;少选且正确的,给三分。每小题3分,共27分。25、价值是商品的A.自然属性民特有属性C、本质属性D、社会属性26、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A.单位时间内产品数量增加,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使用价值之间成正比例B.单位时间内产品数量减少,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使用价值之间成反比例C、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增加,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之间成正比例D、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减少,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之间成反比例27、货币的职能与货币的本质的关系是A、货币的本质是货币职能的基础B、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表现C、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所起的作用D、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货物28、.马克思说:“货币当作价值尺度,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尺度及劳动时间的必然现象形态。”由此表明A.货币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尺度B、货币产生后许多商品共同表现一种商品的价值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D、货币产生后,商品的价值都是由货币来表现的29、当前,我国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报酬要引人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合理拉开差距,这是A、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B、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体现C、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D、符合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的政策30、据统计,我国工业企业5000余家股份制企业基本上都引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模式,平均资产负债率由以前的对%左右降到了面临合理水平,资金利税率为16几大大高于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8.8%,经营效果普遍较好。这是因为股份制A、是适应现代社会化生产力水平的资本组织形式B、有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现政企分开C、有利于积累社会资金,提高企业和资本运作效率D、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五、江泽民指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并努力掌握主动权。必须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江泽民总书记上述要求A、指出了市场经济具有强烈的竞争性B.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要求C、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需要D、表明我们要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2、某县为保护本地的啤酒生产,自行决定在公路上设卡。对外地运到本县销售的啤酒每瓶收费0、5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此做法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对社会发展不利B、此做法实际上排斥竞争者,保护落后者C、此做法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最终会被社会所淘汰D、此做法不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最终对地方经济发展不利33、《半月谈》1998年第7期《权威人士论坛》要求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并指出农业的产业化除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形成商品化生产等内容外,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龙头企业要与农民生产相结合,公司通过分别同农民和客户签订购销合同,引导和组织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农民进入市场”A、是因为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的B、表明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C、说明社会主义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D、表明农民搞生产也要跟着市场走第二卷三、简答题34、90年代,我国的民族工业面临着内忧外患,国内许多消费品供过于求,国外世界500强企业有260家进入中国市场,我国民族工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创出中国品牌,先后经过了服务战、质量战、价格战,目前,我国许多民族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而且到国际市场中竞争。请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企业为什么要重视服务、质量和价格?35、我国企业经历了“不找市场找市长”到“不找市长找市场”再到“找了市场找市长”的变化过程。试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对其加以说明。四、辨析题36、“物以稀为贵”供过于求,商品的价格就小,供不应求,商品的价格就大。这说明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37、按劳分配体现公平原则,其他分配方式则体现效率原则。因此,必须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五、论述题38、根据下述图示说明:价值价格(1)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与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的关系?(2)价值规律与市场的关系?(3)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为什么有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高一政治参考答案一、二选择题(共对分)IC2c3B4B5A6A7C8A9A10CllA12C13B14C15c16c17B18D19D20D21B22C23B24C25BCD26AD27AB28cD29ABCD30ABD31ABC32BCD33ABCD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34、(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不能离开使用价值而独立存在。(2分)(2)作为消费者购买商品要从质量和价格两个方面来考虑,在价格相同时,更重视质量,在质量相同时,更注重价格。(3分)(3)作为生产厂家既要从价值上减少生产商品的劳动消耗,降低价格,又要从使用价值上保证商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商品来,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4分)35、(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该面向市场自主经营,求得生存和发展。(3分)(2)单纯的市场调节存
本文标题:高一政治上学期段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52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