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苏省如东县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江苏省如东县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部分60分。第Ⅰ卷学生自留,但填涂答案序号字母的答题卡需统一上缴批阅)一、选择题(本题共有40个小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选对得1.5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共60分)1.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指:A.恒星分布的宇宙空间B.直径为200亿光年的范围C.地月系和太阳系D.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组成的总星系2.关于太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系是由行星和恒星组成的B.太阳质量巨大,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C.太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D.水星距太阳最近,海王星距太阳最远3.下列天体中距地球最近的是:A.水星B.金星C.月球D.太阳4.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A.“磁暴”现象B.耀斑爆发C.黑子数目增多时D.黑子数目减少时5.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放出的能量中到达地球的很多,成为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B.煤、石油、水能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C.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动力D.太阳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6.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1月初速度最慢B.7月初速度最慢C.近日点速度最慢D.远日点速度最快7.关于纬度相同的地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午太阳高度相同B.昼夜长短相同C.自转线速度相同D.地方时相同8.极夜现象的变化规律是:A.春分到夏至,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B.夏至到秋分,从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C.秋分到冬至,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D.冬至到春分,从南极点缩小到南极圈9.关于地球公转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赤道在同一平面上B.与地轴垂直C.是一个接近正圆的椭圆D.太阳位于轨道的中心10.下列地理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正确的是:A.太阳表面耀斑爆发——全球电报通讯同时突然中断B.地球是不发光的球体——赤道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C.地球不停地自转——长江北岸冲刷明显,南岸淤塞严重D.太阳辐射时空分布不均——我国北方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景观差异11.有关大气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流层高度在全球均匀分布B.平流层气温上冷下热C.云雨雪雾等天气现象大量发生在平流层D.高层大气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12.关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由氮、氧、二氧化碳和臭氧四部分组成B.平流层顶部存在着大量臭氧,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C.大气中水汽和固体杂质含量虽少,但却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D.氮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1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因为:A.大气对太阳辐射几乎全部吸收B.大气把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截留在大气中C.大气对地面辐射几乎全部吸收D.大气通过逆辐射的方式把热量全部还给地面14.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台风和洪涝B.地震是最重要的地质灾害,震级越高,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C.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山区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和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泥石流和滑坡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15.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天气,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治大面积冻害,主要原因是: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C.浓烟可阻挡冷锋前进,防治大面积作物冻害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16.有关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的B.某地受热,使该地高空形成低气压C.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引起空气水平运动D.地面受热少,空气变冷收缩上升17.有关大气运动的力,正确的叙述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垂直,由低压指向高压B.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左偏C.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它使风速减小D.风向在高空偏转角度比低层要小18.赤道地区不能形成气旋和反气旋的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B.空气对流显著C.没有地转偏向力D.水平面上的气压梯度小19.锋面影响下的天气:A.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受暖锋影响而形成的B.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C.台风是冷锋影响下形成的恶劣天气D.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暖锋20.利用气候资源最为广泛的生产部门是:A.农业、工业、能源、建筑B.农业、旅游、建筑、交通C.农业、工业、能源、商业D.农业、工业、能源、医疗21.以下地表形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黄土高原B.长白山天池C.路南石林D.天山冰川谷22.下图的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按纬度分布规律的是A.①B.②C.③D.④23.世界上目前未开采,但未来利用潜力最大的矿产资源是A.有色金属B.石油C.天然气D.锰结核24.下列场所中,既是海洋运输船舶停泊、中转和装卸货物的场所,也是人们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的是A.海上机场B.水产基地C.海上工厂D.沿海港口25.下列人类活动会造成海洋生态破坏的是A.合理发展海水养殖事业B.经过科学规划和论证的海岸工程C.过度捕捞浅海渔业资源D.适度、科学地围海造陆26.在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填海造陆比重最大的是A.澳门B.天津C.香港D.台湾27.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A.水平方向上海水的密度差异B.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C.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D.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28.在海洋资源的四种类型中,属不可再生资源的是A.化学资源B.矿产资源C.生物资源D.海洋资源29.“二战”后成为“欧洲联盟的大门”的是A.马赛B.伦敦C.鹿特丹D.里斯本30.1953~1970年日本九州岛水俣湾发生的污染事件是A.港口工程建设不当所致B.工厂排出含有汞的废物污染了海洋所致C.施入农田的杀虫剂随雨水流进海洋所致D.居民向海洋中大量倾倒垃圾所致31.下列能源中既属于新能源,又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的是A.生物能和水能B.天然气和海洋能C.风能和太阳能D.核能和潮汐能32.下列有关地壳和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有A.页岩受热变质形成大理岩B.变质岩中可以找到化石C.地壳中含量最高的是硅D.沉积岩是记录地球历史的“文字”“书页”33.目前人类可以影响下列自然界水循环的环节是A.海水蒸发B.地表径流C.水汽输送D.下渗34.下列地理现象中主要由水分差异引起的是A.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方水果树种差异B.我国从东北到新疆,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规律C.山地阳坡与阴坡树种的差异D.非洲北部的自然带的分布35.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重点是动态水资源B.水资源就是地球上所有的水体C.冰川是地球上水的主体D.海洋水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体2002年由巴西和德国两支足球队参与的世界杯足球决赛于日本东京时间6月30日19:00在横滨体育场举行。36.按五带划分,横滨位于A.热带B.北温带C.北寒带D.南温带37.一德国球迷要到横滨去观看比赛。自柏林(东一区)到横滨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5小时。在以下柏林——横滨的航班起飞时间中,这位球迷选择哪一个时间较为合适?A.6月29日20时B.6月30日11时C.6月29日17时D.6月30日0时38.该场足球赛比赛过程中,下列地点中一直是黑夜的有A.40°E,80°SB.40°E,30°NC.80°E,30°SD.10°W,60°N读下面的植物带分布图,选择:39.图中景观从③→①→荒漠的变化,其主要形成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起伏D.洋流40.图中序号反映的植物带对应土壤为灰化土的是A.①B.②C.③D.④江苏省如东县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卷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共40分。第Ⅱ卷装订上缴,统一阅卷)题号4142434445总分结分人核分人得分阅卷人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读亚洲部分地区图,分析回答:(每空1分,共8分)⑴图中A处夏季盛行风,其形成原因是。⑵图中B处的气候类型是,夏季具有的特点。⑶图中C处的海水盐度季低,主要是由于的影响。⑷图中D处有著名的渔场,其成因是42.读我国年平均降水PH值等值线分布图,分析回答:(每空1分,共8分)⑴我国部的大部分成为酸雨区,特别在还出现了重酸雨区。⑵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燃烧等不断向大气中排放和等酸性气体所致。⑶我国是一个以为主要能源的国家,所以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型酸雨。⑷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43.读“世界洋流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⑴受西风影响形成的洋流是(用图中数字表示),受东北信风影响形成的洋流是。⑵如果是在太平洋中,④所代表洋流名称是,⑦所代表的洋流名称是。⑶关于中低纬度环流系统:北半球的环流是时针方向,南半球的是时针方向,该环流系统,大洋东部为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作用。44.读光合作用示意图,回答:(每空1分,共7分)⑴填注:①,②,③,④。⑵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被称为。⑶在长江中上游地区营造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4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每空1分,共9分)⑴写出图中位置的节气:ABCD⑵判断下列现象是否可信?①当地球公转到A处时,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高温多雨。()②当地球公转到B处时,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③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北半球的热带草原草木枯萎。()④当地球公转到A处时,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⑤当地球由C公转到D时,北半球的白昼逐渐加长。()江苏省如东县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Ι卷选择题部分(共60分)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BCBDBDCCDDCBBD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CCBBBBDDCADBCB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CDBBABCABB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每空1分,共8分)⑴西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成⑵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⑶夏季长江水量大对海水有稀释作用⑷北海道处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42.(每空1分,共8分)⑴东南南方⑵煤、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硫氧化氮⑶煤硫酸⑷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43.(每空1分,共8分)⑴①⑧,③⑵日本暖流秘鲁寒流⑶顺逆寒降温减湿44.(每空1分,共7分)⑴阳光二氧化碳氧气水汽⑵生物循环⑶涵养水分,保持水土45.(每空1分,共9分)⑴冬至春分夏至秋分⑵不可信不可信不可信可信不可信
本文标题:江苏省如东县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5402 .html